第001降臨
"叮咚,學員鄭義成功降臨編號2918時空位麵。"
"叮咚,初始掃描完畢。”
“叮咚,2918時空位麵時間點已確認,為朱明王朝崇禎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叮咚,2918時空位麵方位點已確認,為大明帝國陝西布政司延安府米脂縣。"
"叮咚,重要提示:學員鄭義沿河岸向南走,即可抵達米脂縣城獲得補給。"
"叮咚,預祝學員鄭義取得圓滿成功。"
"咻--"
信號徹底切斷。
刺骨寒風肆虐,掠過臉頰如針刺,呼呼吹走四十五度憂鬱。
遮眉遠望,觸目皆是黃土高原式蒼茫,向西,丘陵樹林,零星枯葉,盡顯秋冬蕭殺;向東,萬裏冰封,河雪如緞帶。
明末小冰河氣候加成下,陝北冬季更加寒冷。
鄭義順風套上後帽扯緊羽絨服拉鏈,匆匆戴上加厚保暖手套,沿著土路向南,不多時看見一座三四人河而建高破舊城池。沿途丘陵山坡間也有無數層巒疊次陝北特色窯洞,可或許因為寒風肆虐,少見行人走動。鄭義不願貿然打攪山坡窯洞主人,徑自走向城池。城池北門緊閉隻得繞道向東,城東稍稍有些活氣,間或有裹成粽子般行人慢悠悠穿過巍巍城門。
城門兩側有守兵盤查,雖然查的漫不經心,類似鄭義這般奇裝異服來曆不明之人也絕難瞞過守兵耳目。好在東城門外另有一處無防禦驛站,驛站周邊因勢聚集諸多雜貨飲食商鋪,略似雜貨一條街。鄭義徒步半日走累了,信手推開一家飯店。飯店零星散坐三四人,沒有照明工具,光線昏暗約有幾分闖入冷廟偏廂的陰森感覺。
鄭義掀下後帽,褪去手套:“店家,來碗暖身子熱湯。”
店家是位四五十歲模樣男子,應聲自內間而出,上下打量一番鄭義,合掌致歉:“大師,對不住,小店隻有葷食。”
大師?
鄭義愣了愣,繼而摸著頭頂短寸反應過來神:“我不是和尚。”
店家遲疑問:“大師吃葷?”
鄭義不耐煩揮手:“說了,灑家不是和尚,豬肉、羊肉、牛肉、狗肉、雞肉,有什麼來什麼。”
原來是一個酒肉和尚,店家長籲口氣。
片刻之後,店家端來一盆羊肉泡饃,料足量多。可對於吃慣後世美食的鄭義來說,此店飯菜一概索然無味,畢竟後世許多常用調料晚明尚無或者質量較差。所以說,穿越這回事兒,對於美食家來說絕對是一場噩夢。幸在鄭義目的並非填飽肚子,而是調查搜集當地資料:“店家,咱米脂的糧價幾何?”
店家拉長聲音牢騷:“春旱秋澇,糧食一日一個價,如今一鬥米漲到五錢銀啦。”
俗話說穿越贈我金手指,鄭義也擁有一個名為位麵基地實為戰爭基地的金手指。位麵基地除了能夠像戰略遊戲那樣超速征募軍隊之外,更有戰爭物資超距離補給買賣的強大功能,糧食屬於不可缺乏的戰爭物資,自然任由鄭義超時空超距離買賣。位麵基地金錢核算係統隻認金、銀兩種金屬貨幣,且黃金白銀價格隨機無序波動震蕩,鄭義查詢貴金屬現價,發現1000g白銀能彙兌39.4銀圓,1000g黃金能彙兌2584.1銀圓,而位麵基地無限量供給的大米,則每100kg賣4.5銀圓。
一鬥米五錢銀,十鬥一石,則一石米五兩白銀。明時一兩白銀折合37.3g,一石米折合76.7kg,一石五兩銀等同76.7kg米賣186.5g白銀,折算為位麵基地7.3481銀圓。4.5銀圓自位麵基地購買100kg大米,轉手就賣七八銀圓,鄭義顯然大賺特賺。鄭義簡略算出結果,雙眸不由一亮:“一鬥米五錢銀你肯買?”
店家莫名其妙望向鄭義。
鄭義一字一句解釋說:“我有糧食,上等米穀,鬥米五錢你肯不肯買?”
店家聞聲愕然:“你有糧食?山西運來糧食啦?”
店內其他食客發覺異狀,轟然湧向鄭義:“大師你有糧食?多少錢賣,便宜賣俺點唄。”
眾所周知,明末陝北旱澇災害頻繁,糧食經年絕收導致陝北民變此伏彼起,最終與大明帝國同歸於盡。陝北自然災害有多厲害呢?早在萬曆年間(西曆1573-1620),陝西四十八年間有二十五年醒目災荒,到天啟、崇禎時代更是幾乎年年災荒,連綿不絕。萬曆年間,災年與災年間隙或許還能喘口氣,等天啟之後連年災荒時,想喘口氣也沒法喘了。如此連綿不絕的自然大災害,別說朝爭激烈、亂頭蒼蠅似的大明王朝,就是後世共和國撞上了,怕是也難安生熬過。
自天啟二年算起,陝北至今已經災荒七八年,昔日豐年儲糧積蓄早已耗盡,怎能不因糧食而瘋狂?然而盡管情緒幾近於癲狂,食客並沒有即時搶購,而是一遍遍懇求鄭義降價銷售:“俺家都快餓死人啦,大師你發發善心便宜賣俺一點糧食唄,救人一命勝過七級浮屠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