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之巔(上)(2 / 2)

行軍至臨潁一帶時,徐常所部卻突然與金兀術的大軍遭遇。原來金兀術解了應府之圍後,與韓常合兵一處,東線又沒了張俊、劉錡等人的壓力,便決定集中兵力,先解決嶽家軍。當探子回報嶽飛帶兵就駐紮在郾城,兵馬不多,金兀術就用一萬五千騎兵直撲郾城,企圖一舉消滅嶽家軍的指揮中樞!不料卻在臨潁以北與來投奔嶽飛的徐常所部遭遇,徐常見此情形,率軍就撲了上去,要纏住金兵,給郾城的嶽家軍爭取時間,同時又派人快馬飛奔去給嶽飛報信。

這一戰,從午後一直戰至傍晚,徐常所部盡數戰死,徐常本人身披數十創,背部、腰上也中了好幾隻箭,雁翎金甲和白雪驥都染成了血紅色,鉤鐮槍也為之折斷,奄奄一息,在僅餘的幾位部將的掩護下,白雪驥帶著徐常衝出重圍,來到了郾城,可惜徐常傷勢太重,當晚便去了

也正是因為徐常所部的拚死阻擊,才給了郾城的嶽家軍準備的時間,使得金兵的突襲沒有得逞。可惜包括徐常在內的千餘人馬,除了前來報信的那個,無一生還,全都戰死了。嶽飛得到消息後,不禁為之動容,親自為徐常抬棺,送出郾城,命人將徐常的屍身送回鄂州城。李瑤此時已經是九個月的身孕了,見到徐常的屍之後,當即就暈了過去,等她再醒過來的時候,因為傷心過度,導致早產,生下了一個尚不足月的子,也就是如今她懷中抱著的這個。

誰能想到,徐常與李瑤的這一別,竟然是人永隔,再無相見之日!哭過痛過之後,李瑤看著徐常的屍身,又看了看懷中剛剛出生的嬰孩,決定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將孩子撫養成人。於是她做出了一個決定:要離開鄂州,前往秀州。那裏是徐寧戰死的地方,也是他的埋骨之處,徐常南返之後,也曾親自趕去秀州,將母親的遺骨葬在父親身邊。李瑤也打算帶著徐常的屍骨到秀州,將他埋在父母的身旁。

所以李瑤帶著父親給自己留下的仆役家將,雇了車馬,辭別了留守鄂州城的李道楊欽等人,又給嶽飛寫了一封書信,便帶著徐常的棺材,向南而去。若不是獨孤劍看到了白雪驥,或許兩人就要這麼錯過了。獨孤劍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離他而去,傷心之餘,也更增添了他的決心,要幫助嶽飛盡早北伐成功,結束這個亂世!

見到獨孤劍一個人,李瑤也有些奇怪,就問起張琳心的下落,獨孤劍便將女孩被打落懸崖,屍骨無存的消息跟李瑤了,李瑤也是倍感難過。兩人此時都是失去摯愛,同為涯淪落人,如何能夠不傷心難過?李瑤尚還好一些,還有這麼一個孩子,可以轉移注意,稍慰悲痛之心,可獨孤劍呢?他連續失去張琳心和楊瑛,此時又得知徐常戰死,心中的難過,遠遠要比常人更大更多。

兩人又訴了一會兒,李瑤將那孩子遞給獨孤劍看。獨孤劍看這孩子麵目英俊,眉眼之間與徐常十分相像,又想起與徐常的結義之情,心中更是難過異常。李瑤垂淚道:“獨孤大哥,如今常哥戰死,也沒能留下隻言片語,我爹爹和哥哥又都去了海外,隻剩下我一個人,還請你幫忙給這孩子取個名字吧。”

獨孤劍想了一會兒,答道:“我與二弟義結金蘭,本想著能夠一起盡忠報國,卻沒想到二弟先我一步而去,實在是我生平一大遺憾。但盼這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像他父親那樣,赤膽忠心,報效國家。我給他取個名字叫徐繼,字承誌,要他可以繼承父誌,你好不好?”李瑤拜謝道:“多謝獨孤大哥了,隻是希望這孩子將來忠心報國之時,也能夠多福多壽。”

又過了一會兒,色已然不早,兩個人就各自拜別,獨孤劍乘馬向北,和盧青等人一起繼續趕往泰山。李瑤則上了馬車,扶著徐常的棺材,往秀州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