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之後,已是晚上九點多鍾,他們六人也喝的差不多,踉踉蹌蹌的回到宿舍。
回到宿舍大家都簡單的洗漱一下,便上床睡覺去了,不一會兒便都進入了夢鄉,除了薑俊哲。
薑俊哲兩手枕在頭下,眼睛呆呆的望著黑乎乎的天花板,和室友們吃飯時的聊天內容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家境,便久久不能入眠。
薑俊哲家裏共兩兄弟,有個比自己年長三歲的哥哥。那是流行農民外出務工,所以在薑俊哲不到三個月大的時候,父母迫於生計,雙雙外出打工,從此薑俊哲和哥哥便成了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二年,在薑俊哲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在外麵發生的車禍,而肇事司機又逃逸了,為了給母親治傷,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
後來母親的傷雖然好了,但父母兩人便沒再出去。一來家裏老人年紀也大了,需要照顧;二來母親傷好後留下了後遺症,幹不了重活,所以父親也就沒再出去。
那時全家隻靠種點田地和父親在附近做做零工維持生計,哥哥看到家裏實在困難,便在年滿十六歲的時候主動退學外出打工,以此來補貼家用。
也正是因為這事,薑俊哲父母總覺得虧欠他哥哥太多,而也是靠哥哥的打工收入,薑俊哲才能念完高中,順利考取大學。
轉眼薑俊哲已十八歲了,也讀到了高三,而他哥哥也二十一歲了。
在農村,沒讀書的男孩子,一般到了二十歲左右便要結婚成家了,不然越到後麵越難娶媳婦。
那時候農村的彩禮是十二萬八,他父母為了幫他哥哥成家,拿出了這幾年的所有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許多,總算幫他哥哥娶上了媳婦。
哥哥結婚的第二年,薑俊哲便考上了大學,可單學費卻就要六千多,加上生活費,書本費,保險費,住宿費……一年下來起碼也得兩萬多,而這筆錢對於他現在的家庭幾乎是天文數字。
薑俊哲清楚記得,在自己辦升學酒的那天夜裏,父親一個人坐在院子裏,一邊看著星空,一邊拚命的吸著煙。
到第二天,父親吃完早飯便要出門,薑俊哲知道父親又要出去借錢了。
薑俊哲知道父親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當時她母親出了車禍後,很多人都讓父親去村裏申請困難戶補助,而他父親當時卻拒絕這樣做。因為他父親的想法隻要是自己能幹能做,再苦再累也不要施舍。
“爸爸,你去哪?我陪你去吧!”薑俊哲趕忙說道。
“啊?”他父親先是感到奇怪,緊接著又說,“我出門是我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去幹嘛?給我老實待家裏!”
薑俊哲知道父親是出去借錢,怎麼可能還帶上自己的兒子,這不相當於父子出門乞討嗎?可薑俊哲依然堅持,“爸,我已經滿十八歲了,我長大了。”
聽到兒子這麼一句突然的話,父親先是一愣,之後也懂了兒子的用意,於是便答應了兒子與自己同行。
他們先是來到薑俊哲的大伯家,當說明了來意之後,大伯默不吭聲,而大娘馬上說道起來了“老二啊,不是我們不想幫你,你看你們兩口子好歹在外麵打了那麼些年工,都沒攢到小孩讀書的錢,那我和你大哥一直在家務農,就更沒有閑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