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會給我們開一些無法理解的玩笑。那就是在有意或者無意之間,有些人會故意與我們為敵,換句話說,就是找我們的麻煩,給我們帶來麻煩,讓我們沒完沒了的麻煩……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些人讓我們感到憤恨,而且有的時候甚至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其實,與其仇恨別人,倒不如原諒別人,因為在原諒別人的同時,也是在解救自己。當你學會放下仇恨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是在原諒別人,但實質上,同時也是對你自己的救贖。
對別人的仇恨,拋開是非觀念不論,先說這種情緒對於我們的危害。仇恨會讓我們心中形成長久堆積的壓抑。
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磨擦、不快和委屈,這是常有的事。當你用針尖對麥芒的時候,怨恨就像一隻氣球,越吹越大,最後會膨脹到無法控製的地步。麵對怨恨,最妥善的做法就是不念舊惡,不針對心怨,能寬容就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
事實上,正如姚明所講的一樣:“原諒是一種風格,寬容是一種風度,寬恕是一種風範。懂得寬容的人,能獲得別人的愛戴和尊重,能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而姚明就是這樣一個人。
姚明的寬容大度體現在生活中的很多個方麵。他不會小肚雞腸,更不會對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耿耿於懷。對於球場上的摩擦,他更是不會放在心上,頂多會一笑置之。他說:“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理解困難重重,特別是在像中美這樣的大國之間。因此加深對別國文化的了解非常重要。”
在球場上,有一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在全美直播火箭隊與灰熊隊的比賽時,前NBA球員、ABC電視網解說員斯蒂夫科爾在提到姚明時使用了“支那人(CHINAMAN)”一詞。大家都知道,“支那人”是一個侮辱性的稱呼,帶著舊有的殖民地主義的色彩。不過,科爾顯然不太清楚這一點,所以這位名主播才犯下了如此一個低級的錯誤。這件事激起了很多球迷的不滿,當天就有很多的人打電話到了電視台,對他進行了嚴厲的譴責。有的人還相信,姚明一定會站出來給自己討個說法的。畢竟科爾侮辱了他,而且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在知道自己使用的詞彙具有侮辱性後,科爾專程給姚明打了電話表示歉意。姚明很寬容地表示這件事情自己不會計較的。
幾天後,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起這件事,姚明笑了笑說:“其實事情已經過去了。科爾專門打電話給我,他道歉的態度幾乎可以用‘誠惶誠恐’來形容。他顯然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但他的態度說明他並不是故意的。在這個時候,我應該表示出自己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