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
孔雀王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裏,住著一群孔雀。那位孔雀王本來有五百位妻子,但它愛戀上了一隻青孔雀,把那五百位孔雀妻子都拋棄了。
青孔雀喜歡吃甘露和一種美味的果子。每天清晨,孔雀王都要踏著露水,去森林裏,為青孔雀吸取甘露,並尋找那種果子。
有一天,這個國家的王後患了重病,她夢到一隻孔雀對她說:“王後啊,您的病,隻有用孔雀的肉才可以醫治。”王後醒來後,把這個夢告訴了國王。國王立刻命令所有的獵人都去森林裏捕捉孔雀,並許諾說:“誰能捉到活孔雀,我就賞他一百斤黃金,並把小女兒許配給他。”
於是,獵人們紛紛出去搜尋孔雀。有一個獵人發現了孔雀王和青孔雀。這個獵人設計,捉住了孔雀王。
孔雀王見自己無法逃脫,就對獵人說:“我知道有一座金山,隻要你放了我,我就把這個地方告訴你。”
獵人不信,說:“我不信你的話。隻要我把你獻給國王,他就給我一百斤黃金,還把女兒嫁給我。”獵人說完,就把孔雀王捆起來,帶回去獻給了國王。
孔雀王又對國王說:“大王啊,隻要你給我一點水,我對著它念一句咒語,喝下去就能治百病。要是沒有效,你再殺我也不遲。”國王想了想,便同意了;王後喝了孔雀王念過咒語的水,立刻恢複了健康,而且變得更加年輕、豔麗。國王又把水分給皇宮裏其他人喝,結果個個都變得年輕漂亮、神采奕奕。孔雀王又說:“大王啊!在你的宮外,還有很多百姓,受著疾病的折磨。我要對附近的湖施加法術,這樣,湖裏的水就可以治病了。若不靈驗,你可以打斷我的腳。”國王答應了,孔雀王來到湖邊,跳進湖裏,念了一遍咒語。老百姓喝了湖水後,聾子能聽見聲音、瞎子能看見東西、啞巴開始說話,人間的一切疑難病症都消滅幹淨了。老百姓們個個歡天喜地,他們得了孔雀王這麼大的好處,心裏都非常感激。
見殺身之禍已經過去,孔雀王便拍拍翅膀,騰空而去。李冰除江神
秦惠王吞並蜀國後不久便死去了,把王位傳給秦昭王。秦昭王時,蜀地派來了一個名叫李冰的郡守,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是平治了洪水的災患,利用江水灌溉了萬頃農田,使世世代代的人民,都蒙受李冰治水的福利。
那時候,蜀地常常遭受洪水的災患,人民生活過得極其痛苦。洪水是怎樣發生的呢?原來江水的水神,也像那好色貪歡的河伯一樣,每年逼迫人民選送兩個年輕姑娘做他的新娘,稍不如意,就要湧起漫天的波濤來為害人民。誰也不敢得罪江神,隻得每年照例犧牲兩位姑娘。
李冰到蜀郡做郡守以後,知道江神作怪,便向當地人說:“今年不用再叫大家出錢出人了,我自有女兒給江神送去。”
到了嫁女的那天,李冰果然把他的兩個女兒裝飾打扮起來,準備沉到江裏去送給江神。
江邊神壇上設有江神的神座,陳列著香花燈燭、酒果供品之類,壇下一群穿著彩色衣服的樂人,正在那裏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李冰端著一滿杯酒,一直走到神壇上去,向江神敬酒道:
“江君大神,我很榮幸能夠攀附九族,請顯露尊顏,讓我奉敬一杯!”
神座上寂然,沒有動靜。李冰略沉吟了一下,說:
“好吧,那麼請幹杯!”
說完,他舉起酒來,一飲而盡,可是供在神座前的幾杯酒,仍然清清亮亮,不少一滴。
李冰怒不可遏,厲聲說道:
“江君既然瞧不起人,那麼隻好和你拚個死活了!”
說罷,就從腰間拔出劍來,一轉身就不見了。刹時間樂鼓停奏,看熱鬧的人都驚愕不止。
過了一會,隻見江心波濤洶湧,一條蒼灰色的牛和一條蛟龍在拚死搏鬥,鬥了一兩個時辰,牛和蛟龍忽然一齊消失了蹤影。
人們隻見李冰臉上流著汗,氣喘籲籲地跑回來,向他的隨從們說:
“我戰鬥得太疲倦了,得幫一下忙才行。”
於是,他選了幾個勇敢善戰的士兵,每人手裏拿了強弓利箭,一字排開,站在高岸上,叫隨從們指揮著,並和他約定道:
“剛才我變成牛和江神戰鬥,如今江神怕我算計他,一定也要變成牛和我戰鬥。我拿大白練拴在身上做標記,你們朝那沒有標記的牛身上射。”
說罷,李冰便喊著叫著,又奮身躍進江裏。
一會兒,雷聲震響,大風號呼,天和地混成一團灰黑色。風雷稍定,隻見兩條蒼灰色的牛猛烈地廝打在水麵上,其中一條牛的腰間拴著白而長的綬帶。於是手拿弓箭的武士們,一齊把箭向那沒有綬帶的牛射去,作惡的江神當時就被射傷了。
射傷的牛,在江心蹦了幾蹦,鮮血從傷口裏一陣陣湧出來,染紅了大片江水。它支持不住,仍舊變還蛟龍的原形,半沉半浮,隨著江水順流而下,勉強掙紮了十來裏路,終於被緊追上去的李冰生擒活捉。
李冰怕它還要興妖作怪,就把它用大鐵鏈拴住,鎖在後來李冰治水鑿成的離碓下麵。離碓下麵有個極深的潭,終年四季都不幹涸。由於蛟龍鎖在潭裏,這潭就叫“伏龍潭”。
李冰替人民除了大害,又領導人民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從此蜀郡的人民過上安樂而幸福的生活,人們從內心裏都非常感謝李冰。老漢與山雞太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孤苦伶仃的老夫妻,他們的生活很艱苦,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天,老兩口到樹林裏去拾樹枝,看見一隻被老鷹抓傷的山雞,躺在草叢裏哀鳴。老兩口看著心疼,便把山雞抱回家去,精心地給它治傷喂食。
山雞傷好了以後,很感激老倆口的照顧,竟開口說話了:“老伯伯,老媽媽,我是山雞國的太子,明日請老伯伯到我們國裏做客。”
第二天,老漢跟著山雞太子來到一片山清水秀的大森林裏。遠遠就有成千上萬的山雞來迎接太子,並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殷勤招待老漢。住了幾天,老漢懷念家鄉,山雞太子留不住,便送了老漢一匹小馬駒說:“這匹小馬駒你老人家騎回去吧!以後如果需要金銀使用,隻要向馬駒說:‘小馬駒,快拉出金銀來吧!’它一會幫助你的。”
老漢辭別了山雞太子,騎了小馬駒往家裏走。路上住到一家小店裏,晚上臨睡前,老漢把店主人叫來吩咐道:“店家,請你好好看管小馬駒,但千萬不要在他跟前說‘小馬駒,快拉出金銀來吧!’。”說罷,老漢就睡了。
店主人是個財迷,睡到半夜,偷偷地走到小馬駒跟前,照著老漢告訴他不要說的話說了一遍,果然小馬駒拉出許多金銀來。店主人見財眼紅,就把小馬駒暗暗換了。第二天,老漢騎上小馬駒回到家裏,興高采烈地把山雞太子如何厚待自己向老婆說了一遍。說到小馬駒會拉金銀的事,老婆不大相信。老漢說:“你不信咱們當麵試驗吧!”於是,老漢對馬駒親切地說:“可愛的小馬駒啊!請你拉出金銀來吧!”說罷,老倆口靜靜地等著。等了半天,不見小馬駒拉東西。老漢著了急,拿起鞭子就打。打著打著,小馬駒拉了——拉出的不是金銀,卻是馬糞。老漢又急又惱,便騎了小馬駒去見山雞太子。山雞太子笑道:“老伯伯!你上了壞人的當了。”接著又說:“好吧,我再送你一副小籠籠,你想吃什麼菜,隻要說一聲‘小蒸籠,請開口吧!’你需要的美味酒菜,就會準備齊全。不過,這次路上要小心,不要再受壞人的欺騙啦。”
老漢謝過山雞太子往回走。天黑了,又住在那家店裏。狡猾的店主人見老漢帶來一別小巧的蒸籠,心想這又是一件寶,臨睡前便跑到老漢的床前,假裝殷勤地問:“老伯伯,您沒有吩咐的話嗎?”老漢明白上次的馬是店主人偷去的,所以隻搖了搖頭。店主人等了一陣,又來說:“老伯伯,你這副小蒸籠不知怕什麼,得告訴我呀,不然對它可能說錯了話。”老漢已經疲乏極了,就沒防備地答道:“隻要你不對它說‘我的小蒸籠,請開口吧!’就行了。”
夜裏,店主人又悄悄地來到小蒸籠跟前說:“我的小蒸籠,請開口吧!”小蒸籠開口了,隻見裏麵裝滿了各種好酒好菜。店主人又把小蒸籠偷偷地換了。
第二天清早,老漢帶上小蒸籠,回到家裏,便試驗起來,結果又落了場空!老漢氣極了,第三次來見山雞太子。山雞太子聽了,便對老漢說:“老伯伯!那家店主人是非常貪財的家夥,我送你的兩次寶物,都叫他偷換了。這一次我送你一根鐵棒。山雞太子對著老漢的耳朵,又低聲說了一些話,老漢高高興興,拿著鐵棒又住在那家店裏。晚上,店主人又來問他:“老伯伯!你拿來的這根鐵棒有什麼用呀!”老漢答道:“隻有人對它說‘鐵棒,狠狠地打呀!’就會打出許多元寶來。”財迷心竅的店主人又偷偷到鐵棒跟前,說了老漢告訴他的那句話。隻見那根鐵棒“忽”地跳了起來,照著店主人沒頭沒腦地亂打,打得他哇哇直叫喚,跑到老漢麵前求饒。老漢說:“誰叫你不安好心,把我兩次的寶貝都偷換了!該打!該打!”店主人被打得忍不住,隻得向老漢磕頭苦苦哀求,情願送還小馬駒和小蒸籠。老漢聽了,向鐵棒大喝一聲:“住了!”那根鐵棒果然不動了。
老漢騎上小馬駒,拿上小鐵棒,挑起小蒸籠,平安地回到了家裏。他用金錢接濟窮人,用飯菜招待鄉親,如果有惡人來搶他的寶貝,就被那一根鐵棒打跑了。從此,這裏的百姓過上了太平的日子。
王靈化鶴
在唐朝時,在福建出了一位神童名叫王靈,他從小聰明伶俐,出口成章。他的父親是閩府的大將,喜歡收藏書籍,善下圍棋,當時的很多人都願意和他結交。王靈五歲的時候,父親帶他去訪客,大家吟詩飲酒十分高興,有人笑著說:“小孩子能作詩嗎?”王靈即賦詩一首,令人驚異不止。
第二年,王靈將自己的詩稿獻給中丞唐扶,唐扶看後非常欣賞,將他以自家子弟的名義送入官府學堂讀書。這年七月初七日,婦女們在堂前穿針引線,唐扶考試王靈作詩。王靈拿起筆寫道:
七月初七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氣巧望秋月,
穿盡紅線幾萬條。
唐扶驚奇地說:“真是神童啊。”附近的人們都來觀看,把大門和胡同都堵滿了。
王靈還善彈琴,下棋和書法全都是天生就會,沒有受到任何老師的指點,人們都認為有神靈暗中相助。
王靈到十七歲時,不再彈琴看書,熱衷出外遊玩。這年七月的一天,天氣晴朗,書房前忽然有一股奇異的清香彌漫開來,又聽到響亮的鳴叫聲。家裏人跑出去一看,有兩隻仙鶴鳴叫著從天而降。雪白的羽毛,朱紅的頭頂,在庭院中徘徊。王靈高興地放下筆,跑到庭院抱住了一隻。他的父親很驚訝,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叫他趕快放開。不一會兩隻仙鶴飛向天空不見了。親戚人聽到這個消息,都來向王靈的父親祝賀,說:“王家公子受神靈庇佑,福壽無量。”到了晚上,王靈突然得病,幾天後就死了。這時人們才知道,王靈是被貶到人間來的仙人,那天他的靈魂已經依附在仙鶴身上歸去了,不然怎麼會死得這麼快呢?
白娘子傳奇
西湖風景如畫,遊人絡繹不絕,有一天峨嵋兩條修煉千年的蛇精也來到這裏。她們幻化成女子形狀,一個叫小青,一個叫白素貞。她們被這裏的美景打動。隻覺得人間遠勝仙境,白素貞和小青再也不想回到那淒清冷寂的峨嵋山去了,想同凡人一樣,在杭州安居下來。
一天午後,她們正在西湖觀賞湖光山色,天不作美,忽然下起雨來。由於沒有帶雨具,白素貞和小青隻得暫時在一棵柳樹下避雨,但那雨越下越大,柳樹哪能遮擋!正當這時,來了一個撐著傘的青年男子。那青年見在樹下躲雨的兩個年輕女子身上已經淋濕,便上前說:“兩位娘子不知要去哪裏?”白素貞說:“我們去錢塘江。”那青年說:“如此,我們可以同一段路。”見這青年男子說話誠懇,斯文儒雅,白素貞便接受了他的好意。三人同路前行,小青打傘扶著白素貞,那青年跟在後麵,淋得落湯雞一般。要分手了,雨還沒有住。那青年不忍心讓兩位女子淋雨,就說:“前麵才到錢塘江,不如兩位娘子把傘打了去,我明日來取。白素貞很是感動,將地址告訴了青年,然後又向青年打聽說:“難得官人好心,不知官人尊姓大名,作何生計?”青年說:“我叫許仙,在一家藥鋪裏當夥計。”說完,便告別了。
第二天,許仙按地址找到白素貞討傘。白素貞以傘被一個親戚轉借去為借口,借故將許仙請了進來,不知不覺間,許仙就進了屋。白素貞命小青整治菜肴款待許仙,不一會兒,一桌豐盛的酒席就擺上來了。小青在一旁照料,白素貞與許仙對飲,喝了幾杯酒,許仙有了醉意,看那白素貞兩頰微紅,麵目姣好,十分嫵媚可愛,不覺生了愛慕之心。這天直到天晚仍不見有人來送傘,白素貞便說:“官人不如過幾天再來取。”許仙巴不得這樣,便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