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1 / 1)

六十三

字幕:乾隆二十八年(癸末)除夕。(一七六四年二月一日)

寒風凜烈,大雪紛飛的傍晚。除夕的煙花和爆竹聲斷斷續續,響徹了寂靜的北京山村。若隱若現的瑣呐聲中——一群穿新衣的小孩冒雪在屋前放鞭炮堆雪人打雪仗……整個山村到處充滿著節日的歡樂。

曹雪芹在臥室裏,在暗淡的燈光下,曹雪芹臉無血色,兩眼深陷,昏昏沉沉的睡在床上。此刻他的病情越發惡化了。嗽了一陣,喘了一陣。忽然“喔”的一聲,吐了一口血。守在身邊的方青急忙用盂接著,又用毛巾給他抹了。

曹雪芹吐了,心中悄覺舒服一些,閉眼養了一會兒,又微微睜開眼來,見方青坐在床邊傷心流淚,曹雪芹一手攥住方青的手,使著勁說道:“方青,我的病是沒有指望了,多虧你這幾年跟我同甘共苦,我原指望我的書寫成,不想我已,已無藥可救……舅舅,還有朋友他們,他們還不曉得,……”斷斷續續說到這裏,又喘作一處。

方青聽得,淚如雨下。半天隻見曹雪芹微弱的歎了一口氣,使了最後勁兒又說:“我,我是不行了,我拖累了你,是我不好,以後,以後你隻好獨自過活……”他說到“活”字,渾身冷汗,身子緊縮,抽了一下,把手一鬆,眼睛一翻閉上,便不作聲——曹雪芹與世長辭了。一顆燦爛的巨星殞落北京西山。

(悲戚的音樂緊奏)

急驟悲戚的音樂聲中夾著淒曆的哭聲。方青痛哭欲絕地向曹雪芹屍體撲去。來幫忙料裏後事的白大娘忙把她扯住,竭力勸道:“夫人,趕快把先生的衣服拿出來穿上,再遲了就了不得了,還有,等會兒還得派人進城告知先生的生前親朋好友那。”

第三天,是一個陰暗的早晨。悼紅軒門前那幾竿稀疏的細竹在寒風冷雨中搖曵,更顯得莦條淒清。從外麵就能聽到屋裏淒慘的哭聲。

屋裏,曹雪芹的靈位上插著一束香,香的青煙繚繞——這是將要發葬了。

方青此時悲痛過度,精神體力不支,躺在床上獨自吸泣流淚,白大娘見方青沒有給死者準備發葬時用的紙錢,她便走進悼紅軒中,在書案上隨意拿了一本封麵寫著:《悼紅軒詩稿》和一本沒有封麵,隻在第一頁上寫著:《石頭記》第九卷”的手稿,來到屋裏靈柩前麵,一頁一頁地撕下,當作紙錢在火盆裏焚燒了。

這位善良的老婦人,她不識字,並不曉得這些詩稿和書稿是曹雪芹先生傾注一生心血的結晶——其中的一部份。她認為應盡在生之人的善心,給死者燒紙錢,就能使死者到陰間之後不致受苦。

北風怒吼,烏雲疾飛。起伏的山巒,遍地裏衰草寒煙。整個天地更顯得灰暗淒涼。曹雪芹的靈柩從門口抬出來;白大娘用手攙著曹夫人走在前頭,後麵跟著送葬的是張宜泉,脂硯齋,鄂比和敦誠,還有於叔度之女小妞兒,及兩個以前學藝的弟子。其中有一人從城裏帶來冥紙,一路走一路拋向天空,隨風飛舞。送葬的隊伍默默地走過小石橋,沿著山邊那彎彎曲曲的崎嶇小路走去,逾走逾遠,最後便消失在這灰暗淒涼的天底下。

講白:曹雪芹,這位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就在這個歡樂的節日中貧病抱恨而死;他的一生,是為“新愁舊恨”所充滿的一生。他把一生的血和淚付於寫作《紅樓夢》上:他雖然過早地去世,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部熠熠生輝,千古不朽的偉大作品。

名貴的天鵝絨上,陳列著六種同書異名的手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紅樓夢》、《風月寶鑑》、《情僧錄》、《金陵十二釵》、《金玉緣》。

手抄本隱去;變成六種同書異名的線裝活字本。

線裝活字本隱去;變成現代印刷本的隻有《石頭記》燙金精裝本、《紅樓夢》精裝本。《紅樓夢》平裝本;還有一冊藍麵線裝本是《廢藝齋集稿》。

講白繼續:曹雪芹,這位傑出的文學藝術大師,永遠是我們學習和繼承的崇高榜樣。他在我國的文學史中,有著重要的位置,他為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燦爛輝煌的傑作。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張展文二oo九·三·七·廣州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