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望娘灘的來曆
望娘灘位於四川省灌縣南麵的岷江裏。
望娘灘有二十四個灘這二十四個灘,為什麼叫做望娘灘呢?據說在灌縣有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灌縣鄉下有一片大瓦房,裏頭住著一個大地主,姓許,人家叫他黑虎神。他的田可多啦,多得一眼看不到邊。一家人吃的是雞、鴨、魚、肉;穿的是綾、羅、綢、緞,日子過得真夠舒服的。
在他家附近,住著十幾戶人家。這十幾戶人家自己沒有田,隻好租黑虎神的田種。
大瓦房旁邊有一戶人家姓溫,隻有母子二人。兒子叫溫朋,他爹叫地主給逼死了。溫朋隻有十來歲,幹不動田裏活,天天到河沿去捉點魚蝦,到城裏換點錢來,勉勉強強過日子。
這天一大早,溫朋照例出去釣魚。
溫朋在河邊釣了差不多一個上午,也沒有一條魚兒上鉤。他正在著急,忽然釣絲一動。他趕緊把釣竿往上抬,哪裏曉得,這根釣竿,就像在水裏生了根一樣,他怎樣使勁抬也抬不動。
他想,一定是釣著了一條大魚。溫朋站起來,用兩隻手把釣竿拚命往岸上拖。終於,一條大魚被拖上來了。
這條大魚真好看:金黃的魚鱗金黃的嘴,金黃的魚翅金黃的尾。
溫朋高興得蹦起來了。他抱住大魚,把釣鉤從魚嘴裏拔出來。
大魚忽然說了人話。它說:“溫朋,溫朋!你放掉我,我給你一個好寶貝。”
溫朋說:“你先給我,我才放你。”
魚一開口,吐出了一顆白光四射的大明珠。溫朋友用手接住了明珠,就把魚扔到了水裏。
魚露出頭來說:“你拿回去吧,往後你要什麼就有什麼。”說完,水裏飛出一陣浪花,大魚不見了。
溫朋歡天喜地地回到家裏。他一進門就喊:“娘啊,娘啊,兒子帶回了一個好寶貝!”
娘看溫朋手裏拿著一顆大明珠,歎了口氣,說:“兒啊,兒啊,我們窮人家要這東西幹什麼?拿到城裏去賣掉吧。”
溫朋沒聽娘,他把明珠藏在米缸裏了。
過了一會,娘要煮飯了。她打開缸蓋一看:哎呀,滿滿的一缸白大米!
娘立刻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她把明珠朝錢袋裏一丟,銅錢馬上填滿了錢袋。娘笑了,溫朋也笑了。
從此以後,母子二人的日子好過了,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溫朋是個勤勞的孩子,不肯偷懶。他天天照舊早出晚歸打魚摸蝦,進城去賣。
這天,溫朋照例出去了。
娘獨自在家悶得慌,走出了家門。正好黑虎神的老婆也在門口。兩個人就拉起話來了。
黑虎神的老婆問:“溫家的,你偷了我家什麼東西吧?”
溫朋的娘嚇了一跳,說:“你說的是哪裏的話呀!我們老實本分,向來不偷不摸。”
黑虎神的老婆把賊眼珠骨碌碌一轉,想出了鬼主意。她一聲冷笑,說:“哼,不要裝傻吧。我家的一千金元寶不見了,你家就過了好日子。告訴你吧,我們當家的就要到官裏去告你了!”
哎呀,窮人可吃不得官司,不管有理沒理,走進衙門先挨幾十大板。溫朋的娘心裏一急,說了實話。
黑虎神的老婆得到實話,揚揚得意地回身出去了。
晚上,溫朋回來了。娘把白天的事告訴了他。
溫朋聽了跺腳說:“壞了,壞了,要出事!”
話沒說完,外麵有人敲門了。溫朋的娘出去把門開開,衝進來的是黑虎神,後頭跟著個狗腿子。
黑虎神說:“裝什麼傻!你的寶貝在哪裏?”
她沒有回答,黑虎神伸手“啪”的一聲,給她一個大嘴巴,回身對狗腿子說:“搜,進去搜!”
狗腿子到屋子裏,東找西翻。屋子裏有什麼呢?桌子、板凳、床、米缸、火爐、破木箱,打開箱子看,裏頭有幾件新衣裳。
黑虎神一看新衣裳,眼睛紅了,狗腿子的眼睛也紅了。狗腿子回頭看見溫朋站在床旁邊,他問:“明珠到底在哪裏?”
溫朋不答話。
狗腿子一把抓住溫朋的脖子,問:“快說出來,到底在哪裏?”
溫朋死也不開口,原來明珠含在他的小嘴裏。狗腿子用力把他一推,“骨碌”一聲,明珠滾進了溫朋的肚裏。
黑虎神罵:“好!明天我去告官,活活打死你們兩個窮骨頭!”
說完把手一揮,帶著狗腿子走了。
黑虎神走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娘看見溫朋的臉色變了,就說:“兒啊,兒啊!你的臉怎麼這樣可怕喲?”
溫朋說:“娘啊,娘啊!一顆明珠落了肚,兒的眼睛亮了,兒的心橫了。”
娘看溫朋的臉越變越可怕,就問:“兒要幹什麼喲?”
溫朋不答話,抱起一大碗水,“咕都咕都”喝了下去。
娘說:“兒啊!你口渴,外頭水缸裏還有水。”
溫朋還是一聲不響,跑到屋門外,伏在水缸邊上,一口氣把滿缸的水都喝幹了。
溫朋喝完水,頭也不回,三步並成兩步往外跑。娘急了,一麵追趕一麵喊:“兒啊,兒啊!你到哪裏去啊?”
溫朋一直跑到岷江邊,娘也追到岷江邊。
溫朋伏在地上,“呼、呼、呼”幾口氣,把江水吸掉了一大半。
天上來了烏雲,地上刮起了狂風。溫朋變了,半身變成了龍身。娘用力抓住溫朋的左腳,一麵哭一麵喊。
溫朋全身都變了,隻剩下一隻左腳,還是人的腳。
娘說:“兒啊!你要走了嗎?”
龍說話了:“娘啊!兒舍不得娘,娘也舍不得兒。可是兒到如今不能不走了。”
一陣狂風吹起,龍騰到天空遊走了。
娘舍不得兒,喊了一聲:“兒啊!”龍回頭看娘一眼,江裏凸起了一個灘。
娘又喊了一聲:“兒啊!”龍又回頭看娘一眼,江裏又凸起了一個灘。
娘喊了二十四聲“兒啊”,龍一路回了二十四次頭,江裏就一連凸起了二十四個灘。這二十四個灘後來就被叫做“望娘灘”。
這夜,刮了一夜的大風。
第二天早晨,天色早該亮了,可是沒有亮,四周是漆黑的一片。這不是因為太陽沒有出山,而是因為太陽被厚厚的黑雲遮住了,地上看不到一絲陽光。
忽然間,天空打閃了,白光照得人睜不開眼;雷聲響了,震得人從地上彈起來;狂風吹著怕人的哨子。不一會,暴雨來了。說是雨,不像雨,像整塊的水從天上往下砸,“轟轟轟”的,簡直把人的耳朵都震聾了。
大雨整整下了三個時辰。
雨停了,雲散了。一條龍在天空盤旋了一陣,走了。住在山上的人說,那條龍長了一隻人腳。
烏雲散去,天空中又出現了金光四射的太陽。
地麵早成了汪洋大海。黑虎神和他的老婆,還有狗腿子,都被大水淹死了。
文殊台的來曆
在黃山文殊院前麵,有一個懸崖,名叫“文殊台”,上麵有一塊石頭凹下去,像把椅子一樣,叫做“文殊座”。文殊座是觀賞黃山雲海最理想的地方。
相傳,在遠古時候,蓬萊仙島住著一個文殊菩薩,他聽說黃山風景很好,就邀了天尊、地藏兩個菩薩,升起蓮花座,駕著五彩祥雲來到黃山春遊。
他們沿途看見春風吹拂,楊柳輕搖,青山連綿,流水不斷,都連聲稱讚江南真是一派好風光。三個菩薩一路上興致勃勃,不知不覺就到了黃山。
天尊和地藏正要按下雲頭,在黃山落腳,文殊忙說道:“二位仙弟,我等以神相駕雲遊山,多有不便,不如變作幾個凡人,二位意下如何?”
“仙兄之話有理,待我變來。”天尊說著把仙人帚一拂,就變成了一個秀才,手搖紙扇,誦讀起詩文來。
“哈哈,好一個秀才!”文殊與地藏一齊滿意地笑道。笑聲裏,文殊變成了老員外,地藏變作書童。三人談笑風生,拾階而上,漫步遊山。
他們不知不覺走過渡仙橋,穿過一線天,來到了玉屏峰上。隻見玉屏峰昂首挺立,左有“古獅”俯臥,“迎客鬆”喜迎遊客;右有“白象”侍立,“送客鬆”歡送行人。再遠一些,背後有光明頂,左右是天都峰和蓮花峰,四周聳立著的大大小小山峰,更是數也數不清。正當他們在觀賞大好風光的時候,腳下雲湧如海,無邊無際,壯麗的玉屏峰顯得更加神奇多彩。三人都暗暗稱讚,心裏還盤算著:要是能在這絕妙的洞天福地立個寺廟,享受萬家香火,該有多好!
文殊在一旁暗想:我要是不用計謀,怎麼能把他們騙走,讓自己單獨留在這裏?於是假心假意地說:“二位仙弟,我看這黃山也很平常。時間不早了,我們不如回到蓬萊去吧。”天尊、地藏也是各人在肚子裏打主意,便都假意說:“仙兄言之有理,黃山也不過如此,還是走吧!”於是,三個菩薩各自升起蓮花寶座,駕著五彩祥雲往蓬萊飄蕩而去。
一路上,天尊在暗地裏謀劃:玉屏峰真是個好地方,我一回到仙島,打點了行李,就瞞著他們趕回來建造寺院。想著想著,不禁高興得暗自發笑。地藏也暗地裏盤算:玉屏峰真是個好地方,我一回到仙島,打點了行李,就瞞著他們趕回來修造寺院。想著想著,也不禁高興得暗笑起來。文殊早已看透了二人的心思,便想道:“我何不先下手為強,占了玉屏峰?”於是,暗暗地隱去真身,將衣服靴帽仍舊化作自己的模樣,和天尊、地藏兩個菩薩一道飄蕩到蓬萊去。
文殊躲在一旁看見天尊、地藏去得無影了,就掉轉雲頭,飛奔黃山而來,隨即占了玉屏峰,建造寺院。
再說天尊、地藏與假文殊一起回到蓬萊,講了幾句客氣話,便各自回府去了。那天尊連家門也沒進,看看四下沒人,又駕起祥雲樂滋滋地趕回黃山去。那地藏匆匆收拾一下行李,看看四下沒人,也駕起祥雲樂滋滋地趕回黃山去。他們心想,這下總算把別人都瞞過了!沿途也沒心思觀看景色,隻顧了急匆匆地趕路。不久,天尊來到了玉屏峰,他剛剛站定,隻見地藏也乘著祥雲趕到,心裏很不高興,就衝著他說:“你怎麼也來了?”地藏一看天尊搶在自己前麵,更不高興,也衝著他說:“你怎麼先來了?”
這時,隻聽得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哈哈,二位仙弟來遲了。”天尊、地藏一看,原來是文殊剛收拾好玉屏峰前的懸崖,正站在上麵觀賞雲海呢。他們見文殊已經在此占山建寺,都氣得火冒三丈,把剛才相互之間的埋怨和爭執丟到一邊,一齊責罵文殊不講交情,欺騙了他們,吵著也要在玉屏峰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