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桃花女龍
東海有個桃花島,桃花島上有龍洞。
龍洞深通東海洋,桃花女龍住洞中。
千呼萬喚難出來,但見年年桃花紅。
“女龍”本是漁家女,桃臉杏腮真俏麗,心靈手巧人勤勞,挑水織網又紡線。她白天紡的線,織網網不破;她夜裏織的網,捕魚魚最多;她旱天挑的水,擔擔蕩清波。
漁女從來不打扮,自幼愛梳兩條“衝天辮”。有一天,嫂嫂笑話她:
“小姑今年十四歲,再紮小辮子太難看。來,我給你梳一遍。”
可是梳來梳去梳不直,沒辦法,隻得照舊紮了兩條“衝天辮”。
漁女有個怪脾氣,一年四季不洗澡。有一次,阿娘笑罵她:
“這麼大的姑娘了,也不洗洗澡!人家不來笑話你,總怪我做娘的欠管教。”
漁女咯咯笑,撲在娘的懷裏撒了一陣子嬌,轉身又跑掉。
原來她並非親生女,是阿爹海邊拾來的。
那一天,風大浪高海咆哮,電閃雷鳴暴雨澆,潮水湧來一嬰兒,擱在海邊直哭叫,剛巧阿爹海邊過,趕忙把她抱回家,魚湯當奶汁撫養她長大。阿娘教她織漁網,阿爹為她雕貝花,阿哥逗她海邊玩,爬在地上當駿馬。
漁女乖,漁女美,漁女長到十八歲。十八姑娘籬外竹,媒人擠破屋。東村來作媒,十擔彩禮排成隊;西村來說親,十份聘金抬進門。這個說,少爺天天用功把書讀,定做高官好享福;那個講,東家年年打船造樓房,長穿綢緞喝參湯。
爹娘笑眯眯,悄悄問漁女:
“誰是如意郎,孩子你快講!”
漁女舒雙眉,臉似桃花微微醉:
“不願享福不貪財,捕魚阿祥我最愛!”
爹皺眉,娘噘嘴,哥嫂含笑羞妹妹。
阿爹說:“阿祥家裏窮,出門做漁工。”
漁女說:“漁工識潮水,女兒願婚配。”
阿娘說:“阿祥常斷餐,你去要餓飯。”
漁女說:“餓飯不要緊,魚湯賽人參。”
爹娘說:“父母為你好,女兒嫁西村!”
漁女說:“西村我不嫁,死也跟阿祥!”
爹娘沒辦法,婉言退聘金。漁霸財主不死心,又讓媒人強說親,出言惡狠狠:
“不做親家做冤家,日後做人要小心!”
爹娘膽量小,含淚收聘金;漁女更傷心,隻隻網眼淚淋淋……
漁女阿祥青梅竹馬一起長。海邊拾彩貝,礁叢捉迷藏;夜晚同賞月,清晨共歌唱。阿祥衣棠破,漁女線兒長;漁女想嚐鮮,阿祥把網張:阿祥斷了餐,漁女悄悄送米糧。
漁女心煩悶,阿祥喁喁情弦響。阿祥愛漁女,星星伴月亮,漁女愛阿祥,情深如海洋。
年初,阿祥給西村漁霸捕魚去,漁女送他出村莊。
情切切,意綿綿,山盟海誓訴衷腸。
漁女說:“哥是船桅我是帆,大風大浪不分散。”
阿祥說:“妹是大海我是船,天涯海角心相連。”
漁女送阿祥,不嫌路途長,送過望海橋,走出曬魚場,繞過聽潮石,來到盼郎牆。
眼看兩人要分手,漁女她羞羞答答把話講:
“等到年底回家來,漁女給你做新娘……”
船漏偏遇頂頭浪,漁霸就要強娶親,怎不叫漁女哭斷腸!
出嫁前一天,漁女更把阿祥想:阿祥啊!你出門捕魚在東海洋,可知我明天就要做新娘?我不愛綢緞愛粗布,不愛參湯愛魚湯;不愛漁鄉豪富家,愛你捕魚窮阿祥!我不愛東海龍宮珍珠寶,不愛瓊漿玉液金銀妝,隻願與你夫妻恩愛日月長!阿祥哥,世上不能和你長相伴,我變龍也要尋你到東海洋!
漁女越想越悲傷,一不洗梳,二不打扮,含淚飲泣織漁網。嫂嫂催了一趟又一趟,要她先洗澡,後試新衣裳。漁女淚汪汪,抽抽噎噎開了腔:
“不用急,不用忙,給我先挑清水十八缸;十八缸盛滿水,我去洗澡換新裝!”
嫂嫂嘻嘻笑:
“挑就挑:隻要你爽爽快快去洗澡,樂樂意意上花轎!”
嫂嫂去挑水,挑了一擔又一擔,滿了一缸又一缸。十八隻水缸都挑滿,月亮明晃晃。
嫂嫂坐在屋外乘風涼,聽到缸裏撲通撲通水聲響,心裏暗思量:這個小姑脾氣怪,要嘛十八年來不洗澡,一洗就要清水十八缸!
嫂嫂坐到三更天,缸裏的水聲更加響;嫂嫂等到四更天,那水聲越來越響亮。
嫂嫂又驚又奇又心焦,悄悄找個門縫往裏瞧。這一瞧嚇得嫂嫂魂飛掉,跑回屋裏哭叫:“不好了,不好了,小姑已被蛇吞掉!”
爹娘一聽,跌跌撞撞往前奔;阿哥一聽,拿來一條檀木棍。湊近門縫往裏看,啊!隻見裏麵那東西,條長長,亮晶晶,頭長玲瓏角,身披白玉鱗,口噴水珠萬點銀,尾濺蓮花浮彩雲,在十八隻水缸之間亂翻騰!
阿娘放聲哭:“女兒呀女兒,可憐你就要做新娘!”
阿爹上前講:“有角有鱗像條龍,莫非女兒是龍女變的大姑娘?”
天大亮,出太陽,親戚朋友鬧嚷嚷。花轎緩緩來,鼓樂陣陣響,急煞阿爹哭煞娘。
驚動了漁女變的龍,忽喇喇,撞破窗門掀倒牆,一頭撲進屋前河裏去……
河水清,河水長,此河通到東海洋。漁女變龍離家去,要到東海洋尋阿祥。
東海深,東海廣,東海處處多風浪。女龍呀!哪裏找情郎?
遊到東海東,浪濤更洶湧;尋到東海西,漁船已南去;趕到東海南不見阿祥麵;找到東海北,隻見海鷗飛。
從東到西找,從南到北尋,攪得東海龍宮不安寧。東海龍王氣洶洶叫來了巡海夜叉去查問。
巡海夜叉不敢瞞實情,詳詳細細說分明:
“一條小龍遊東海,滿腔怨恨激起浪千層。她正是龍公主的私生女你龍王爺的小龍孫!十八年前被你丟出龍宮外,人間養她十八春;如今變龍回東海,天涯海角尋情人。”
龍王一聽吃了驚,又怕來又是恨。怕隻怕,家醜外揚太難聽;恨隻恨,龍女不肯離俗塵。龍王氣得胡子筆直翹,給巡海夜叉下了一道令:捉拿龍女到龍宮,先剝鱗,再抽筋,然後打入海底十八層!
龍公主聽到此風聲,又羞恨,又心疼,難斷母女情,她不忍龍女受苦刑,暗派使女去報訊,催促龍女快逃生。
東海水悠悠,龍女含淚遊。東海水茫茫,龍女好淒涼。能和阿祥見一麵,受盡苦刑也甘心;不見阿祥麵,就是死了,魂魄也要滿海尋!
尋呀尋,晨迎太陽夜伴星;遊呀遊,遊得渾身筋骨疼。那天尋到桃花洋,總算找著了阿祥。她悄悄跳上那隻船,變成漁女舊模樣。
阿祥一見漁女麵,多少思念流出口:
“我拉篷想著你,力氣添了九百九;我拔網想著你,號子嘹亮唱不休。另盼年底快點到,回家辦喜酒,今天船上見到你,但願從此不分手,我捕魚,你織網,恩恩愛愛到白頭!”
不分手,要分手,漁女心裏如煎油,摸摸阿祥臉,拉拉阿祥手,斷腸話兒難出口!阿祥著了慌,連忙問短長:
“你什麼時候離家鄉?怎會躲在船艙裏?家中出了什麼事?你流眼淚為哪樁?”
阿祥一聲問,漁女淚往肚裏吞:
“阿祥哥,莫多問,再在這裏撒一網,趕快回家門。”
阿祥求老大,老大高喉嚨:
“女子坐在漁船中,怪不得今天捕魚網網空!還捕什麼魚,倒不如回家打瞌睡!”
漁女哭帶笑,開口求幫忙:
“阿祥是個苦命郎,求你老大捕一網,不管鮮魚多與少,算我漁女送阿祥。”
老大無辦法,隻得放漁網。
號子一陣響,拉上網一張,但見網袋底裏一捧魚,隻有米粒那麼大,頂多能燒一碗湯。老大氣得雙腳跳:
“大姑娘,勿要抬城隍!趁早回家去,我叫阿祥陪一趟。”
漁女掏出這捧魚,輕輕撒進艙裏廂。霎時間小魚變大魚,三個船艙滿得山一樣。從此後,米魚的來曆到處傳,桃花洋也改叫米魚洋。
老大看得發了呆:
“阿祥哎!莫非她是東海龍女上船來?”
老大話音落,海上起風浪。白花花的海水嘩嘩響,龍王派來兵和將。
漁女淚漣漣,拉著阿祥細細看,句句話兒淚水沾:
“我本是龍公主的私生女,被龍王丟棄在浪濤間。風吹浪顛整三天,潮水衝我到海邊。阿爹抱我回家去,阿娘養我十八年。有心同你結鴛鴦,甘願共嚐苦和甜。誰料到,漁霸財主強婚配,大紅花轎到門前。我隻得變龍尋到東海洋,為的是最後和你會一麵。人說道,龍入大海多喜歡;有誰知,我拋卻情愛苦難言。龍王要把我關到海底去,我死也不願離人間!對麵就是桃花島,我去那裏把身安;盼你捕魚常到米魚洋,好讓我在龍洞口邊將你看……”
漁女邊說邊流淚,潮水也漲了三寸三,她長歎一聲下海去,帶走多少情和怨!但隻見,米魚洋外浪花濺,桃花島上霧彌漫……
桃花島上桃花美,米魚洋裏米魚肥。阿祥捕魚不離米魚洋,心酸的漁歌逐浪飛。歌聲飄進龍洞裏,龍女聽了暗流淚。龍王心狠派來了蝦兵蟹將守洞口,不許他們再相會!
阿祥聲聲喚,千呼萬喚帶血淚。血染桃花瓣瓣紅,淚澆浪花朵朵翠。龍女呀!阿祥等你出洞來,萬裏東海長伴隨!
北宿成龍
傳說很久以前,舟山金塘島上有個孤兒,名叫北宿。雖說性情孤僻,不喜言語,卻勤勞能幹,待人忠厚老實,四鄰鄉親沒一個不稱讚的。
有一年,北宿在傍海的荒坡上栽了十八棵楊梅樹,又在附近挖了一眼淡水潭,每天早晚兩次擔水澆灌。不到三年工夫,這些楊梅樹都長得枝繁葉茂,煞是惹人喜愛。夏至楊梅滿樹紅,北宿像得了十八顆珍珠似的,高興極了!他在楊梅林中搭了一張高鋪,日夜精心看護著。
一天,附近的洋麵上騰起了一陣狂風,霎時間天昏地暗,狂濤怒卷,大有翻江倒海之勢。北宿不免暗暗吃驚,趕緊摘起熟透的楊梅來。摘呀摘呀,摘了一籮又一籮,卻不見風暴襲上岸來。正在納悶,不知從哪兒慌慌張張地跑過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隻見她口喘粗氣,臉淌汗珠,一邊跑一邊不斷回頭張望,跑到楊梅樹下剛想止步,不料被青苔滑了個趔趄。北宿一看,急忙上前扶住。
“你真好!”
姑娘驚魂未定地揩著汗珠,不勝感激地說,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直盯著北宿。羞得北宿滿麵通紅,慌忙埋下頭去。姑娘看他這副憨態不禁噗哧一笑,甜甜地叫了一聲北宿哥。北宿聽了,一顆心越發跳得厲害,捧著楊梅籮不知如何是好,心裏暗暗忖道:哪來的這麼個美女?她怎麼會認識我呢?
北宿哪裏曉得,這姑娘原來就是東海龍王的第三個女兒,叫三公主。因久居龍宮深感寂寞,時常悄悄出宮,到金塘洋麵閑遊消遣。這天,她正在那裏玩得高興,突然竄來了一條小孽龍,那孽龍作惡多端,經常興風作浪,翻船傷人。他見三公主如此美貌,遂生邪念,攔著她胡纏起來。三公主氣極啦!頓時就同他搏鬥起來。可是鬥來鬥去,終不是小孽龍的對手。眼看就要吃虧了,忽然靈機一動,趁小孽龍不備,抱著一隻白玉聖水瓶,呼地竄出水麵,隨即搖身一變,化作一個人間民女逃上岸來……此刻,她見北宿窘在那裏,便指著楊梅樹,笑著搭訕道:
“北宿哥,你的楊梅種得真好哇!肯讓我嚐嚐味道嗎?”
北宿這才醒過神來,忙從樹上摘了一大捧赤紫的楊梅遞了過去:
“你吃,你吃。”
三公主嫣然一笑,接過楊梅就往嘴裏送,一邊美滋滋地嚐著味道,這楊梅多甜啊!一直甜到她的心裏。三公主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索性坐到樹枝上,大大方方,邊摘邊吃起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卻不停地盯著北宿轉動。北宿慌忙拿了一隻楊梅籮,轉到另一棵樹上摘楊梅去了。
三公主見北宿如此溫厚、善良,又想到剛才那輕狂、凶殘的小孽龍,不禁暗歎道:“唉!誰知堂堂神龍還不如凡人好呢!”
於是輕輕跳下楊梅樹,走到北宿跟前,閃著那對水靈靈的大眼,含情脈脈地說:“北宿哥,我來幫你一起摘楊梅吧!”
北宿輕輕嗯了一聲,連頭也沒敢抬,隻管自己忙活。三公主嬌嗔地瞪了他一眼,隨手攬過一隻楊梅籮,挨著北宿輕快地摘起楊梅來。摘呀摘呀,不一會就摘了滿滿一大籮。北宿又驚又喜,憨笑著對三公主說:
“你的手真巧?”
“哪有你巧嗬!”三公主笑著回敬道:“我可沒本事種出那麼好的楊梅來。”說得北宿心跳耳熱,頓時沒詞了。
兩個人又默默地摘了一會兒,三公主看天色已晚,洋麵上被小孽龍攪起的風浪也早已平息,便向北宿告辭。北宿漲紅著臉,默默地摘了一大捧楊梅送她。
三公主回到龍宮,心裏像缺了什麼似的,煩悶極了!不吃不喝,成天沒精打采的,獨自躺在水晶床上歎氣。什麼瓊漿玉液,山珍海味,到了她唇邊都好像變了味,一張嘴巴總是淡得出奇,隻一味地想著北宿種的那嫣紅瑪瑙似的大楊梅。眼看著花容失色,玉體一天天消瘦,這可急壞了龍王、龍母,趕緊派人采來仙草調治,卻終不見好。
一天,三公主趁四周無人,便把自己的心事偷偷告訴了一個貼心宮女。宮女不禁嚇了一跳,但見公主花容憔悴,便壯大膽子,帶著三公主的聖水寶瓶,變作一個丫環模樣,偷偷地到楊梅林中來找北宿。誰知到了楊梅樹下,左顧右盼,卻不見北宿的蹤影。正在焦慮,忽見遠遠走來一個挑楊梅籮的小子,忙迎上去攔住問道:“這位大哥,你可叫北宿嗎?”
北宿茫然地點了點頭,心裏十分詫異,正想開口問,卻聽那宮女急切地說道:
“北宿哥,我家小姐病得厲害,你就設法救她一救吧!”
北宿吃了一驚,忙道:
“大姐休要取笑!我一不是神仙,二不是妙醫,怎救得你家小姐?”
宮女急了,一把扯住北宿的衣襟,嗔道:
“你這人真糊塗,我家公主的痛就是為了……”宮女心如火燎,差點說漏了嘴,虧得北宿是個老實人,沒聽出其中的味來,便急忙改口道:
“我家小姐的痛隻有你那楊梅能治哩!”
北宿聽了,心裏想道:聽老人講,“桃李能傷人,楊梅能醫病”這楊梅或許真能治她家小姐的痛呢!便給那個丫環摘了滿滿一籃楊梅。丫環隨即從懷中取出一串珍珠遞到北宿手中。北宿一愣,結結巴巴地說:
“你這是幹什麼?”
“給你的楊梅錢呀!”丫環笑道。
“誰要你的錢來!”北宿紅著臉,把珍珠塞還給她:“你就快點拿去給病人吃吧!”
丫環見他如此誠懇慷慨,心裏十分敬佩,又不便多說,就千恩萬謝地回去了。
說也奇怪,那三公主吃了楊梅,病情頓時好了大半,心裏更加思念起北宿。
第二天,她瞞過父母,帶著那隻白玉聖水瓶,偷偷溜出龍宮,來到楊梅林中……
北宿有個習慣,不管春夏秋冬,總是雞叫頭遍就起來忙碌。這天不知啥緣故,或許是人勞累了,太陽升起老高,竟還在床鋪上呼嚕呼嚕地睡覺。睡夢中,他看到幾天前來過的那位姑娘,又飄然來到眼前,提著籃子,一邊幫他采摘楊梅,一邊愉快地唱道:
“楊梅甜,楊梅紅,嚐一顆,醉三分;哥種楊梅多辛勤,顆顆牽動阿妹心……”
這歌多美嗬,北宿正聽得入神,忽聞耳邊響起咯咯一串笑聲。
北宿猛地驚醒過來,見身邊真的站著那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閃著大眼正對著他嬉笑,不禁吃了一驚,慌忙滾下床鋪,垂著頭一言不發。三公主溫柔她笑道:
“北宿哥,怪我不好,驚醒了你的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