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1 / 3)

章節5

種瓜外交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座們也都在各自的地界裏種了西瓜。梁亭的亭座勤勞,瓜身長勢極好,而楚亭的亭座懶惰,瓜身又瘦又弱,與對麵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覺得失了麵子,有一天夜裏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這個縣的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宋就說,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麼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梁亭的人聽了宋就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照辦了。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裏悄悄為他們澆的,便將此事報告楚國邊縣的縣令。縣令聽後感到十分的慚愧又十分的敬佩,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既以示自責,亦以示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的鄰邦。晏子論罪

齊景公是個打獵迷,將獵兔的老鷹當成掌上明珠,叫燭鄒好好飼養。一天,燭鄒不小心讓老鷹飛走了。齊景公暴跳如雷,立即命手下推他出去斬首。

晏子見了,對齊景公說:“燭鄒有三大罪狀,怎能輕易就殺了他?等我公開宣布他的罪狀,然後再殺他,讓他死而無怨吧!”齊景公連連點頭,同意他的做法。

於是,晏子指著燭鄒的鼻子,數落他說:“燭鄒,你知罪嗎?大王叫你養鳥,你卻讓大王的鳥逃掉了,這是你第一條罪狀;大王為了一隻鳥而殺人,是你引起的,這是你第二條罪狀;天下諸侯得知你被殺,笑大王重鳥不重官員,也是你造成的,這是你第三條罪狀。”

晏子數完,請齊景公將燭鄒處死。齊景公紅著臉說:“你說的我明白了,寡人決定放了他。”

下士殺人

孔子帶學生子路登山,因為口渴,便叫子路找些水來。子路來到山澗,一隻猛虎突然向他撲去。子路手無寸鐵,慌忙中抓到了老虎的尾巴。他一拉,虎尾竟連根拔了下來。老虎疼痛難忍,大吼一聲,逃得無影無蹤。子路取水回來,得意地將虎尾舉起,向孔子講述打虎的經過,問上士是怎樣殺虎的。

孔子答道:“上士殺虎按虎頭。”“中士呢?”“中士殺虎揪虎耳。”子路又問:“那下士呢?”孔子瞅了他一眼,說:“隻能拉住虎尾巴呀!”

子路恨恨地將虎尾扔掉,他想不開,以為老師叫他找水,是想讓老虎將他吃掉。想著想著,便偷偷找塊石頭揣在懷裏,轉身找孔子尋仇。他惡狠狠地問孔子,上士怎樣殺人的。

孔子答道:“上士殺人用筆端。“中士呢?”“中士殺人用舌尖。”子路又問:“下士呢?”孔子瞅了他一眼,說:“隻好懷裏揣塊石頭啦!”

自此,子路心悅誠服地敬佩孔子,一生牢記他的教誨。

認字賞飯

孔子來到鄭國,身上連一個小錢也沒有。師徒三人餓得冷汗直冒,忽然看見路旁有間飯店,便打發顏回和子路去給掌櫃的講幾句好話,讓他們白吃一頓。來到飯店,掌櫃的寫了個“真”字叫他們認,說:“念得出,送頓飯你們吃;讀不出,別怪我無情呀!”兩人高興萬分,搶著回答:“是認真的真字!”掌櫃的操起擀麵杖,把他們趕跑。

孔子聽了他們的申訴,笑道:“你們整整衣冠跟我去,這頓算吃定啦!”兩人隻好硬著頭皮跟著。來到飯店,孔子向掌櫃的賠禮道歉,然後請他寫個字認。掌櫃的寫的又是個“真”字,孔子說:“這字是念做‘直八’吧?”掌櫃的連忙跪拜在地,說:“先生果是聖人!”跟著,他立即命廚師、夥計,好生招待。酒足飯飽之後,又贈賜銀兩送孔子師徒上路。

顏回和子路想不通,路上請教孔子。孔子說:“‘真’字連小孩子也會寫,還叫你們認什麼?你們說它是認真的真字,既然你們講認真,就不該白吃人家的飯;掌櫃的講認真,沒錢吃飯,就得打跑,掌櫃的是在做文字遊戲,考我們讀書人哩!”

沒良心

魯班有兩個徒弟,一出師就瞧不起師傅,甚至連師傅也不認。兩個替一戶人家幹活,恰好魯班路過那裏,就走到他們的跟前。兩人假裝沒看見,毫不理睬他。魯班不動聲色,回家用木頭做了兩個小人,放在門口。

這天,兩個徒弟經過魯班的門前,見兩個小木人在哧啦哧啦地拉鋸開料,非常奇怪。他們見四周無人,便偷偷地上前量了尺寸。回去之後,兩人立即照尺寸仿造小木人。誰知小木人做出來,卻不聽他們的使喚,一動也不動。沒辦法,兩人隻好去找師傅請教。

魯班問:“你們量過尺寸沒有?”兩人說:“各個部位的尺寸一點也不差,小木人做得一模一樣哩!”魯班又問:“你們量過心沒有?”“沒有!”魯班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沒有量(良)心,是不能成事的呀!”

兩人聽了很慚愧,請求師傅原諒他們。

淳於髡請救兵

齊威王八年,楚國大舉進犯齊國。威王慌忙叫淳於髡帶黃金百斤、車馬十輛,前去趙國請救兵。淳於髡一聽,仰天大笑,笑得連帽帶也繃斷開來。威王問:“你笑我禮物太少嗎?”淳於髡答道:“我怎敢笑大王呀?”

威王追問他笑什麼,他說:“今朝上朝,我看見有個農夫跪在田邊祭土地神,他拿起一隻小豬蹄,舉起一盅水酒,祈告說:‘土地爺啊,求您保佑我五穀豐登,季季裝滿車子,年年塞滿屋子!’我見他祭品這麼微薄,要求又如此豐厚,我想起了他,不禁大笑起來呀!”

威王聽了,慚愧地說:“你說得很有道理,寡人再加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輛,你快到趙國請救兵吧!”

淳於髡來到趙國,獻上重禮物,趙王果然立即撥出精兵十萬,戰車千輛前來救齊。楚王知道,連忙下令星夜撤軍。

車裂計

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聯合抗秦,被六國封為宰相。一天晚上,蘇秦獨自在後花園賞月,突然花叢中竄出一名刺客,刺中他的要害。

齊王下令捉拿凶手,一連幾天也毫無結果。蘇秦臨死前,請求齊王將他屍體車裂。車裂也叫“五馬分屍”,是古代一種酷刑,齊王自然不肯。蘇秦說:“大王將臣五馬分屍,說我是燕國派來的奸細,宣布我的‘罪狀’,刺客知道,定然來邀功請賞。這樣,我的大仇就可以報了。大王怕影響我的聲譽,事後便把真相披露出來吧!”

蘇秦一死,齊王真的當眾宣布蘇秦的“罪狀”,在鬧市將他的屍體車裂示眾。那刺客混在人群中見了,連忙擠到齊王的麵前,得意忘形地說:“小人早就看透蘇秦是個壞蛋,要刺死他啦!”齊王故意說:“你好大膽子,敢來冒功請賞?”那人急了,便將那晚行刺的經過說了出來。

齊王喝令拿下刺客,將真相披露之後,馬上砍下他的腦袋來祭蘇秦。刺客的腦袋搬了家,齊王感到很後悔。唉,他竟忘記追查收買刺客行刺的人是誰了!

葫蘆歸罐罐歸缸

有兩個人合夥做賣油生意,因為一點小事鬧翻了,鬧著要散夥。他們的油缸還剩10斤油,半路上又沒有秤稱,隻有一個能盛3斤油的葫蘆和一個能盛7斤油的瓦罐,無法把10斤油分成兩份,便越吵越凶。

那時候,西漢名將韓信的年紀還很小,但人卻很聰明。他問明情況後,便笑道:“連這樣簡單的數也不會計,還做什麼買賣?”兩人見他是個小孩子,生氣地趕他。韓信偏偏不走,又說:“葫蘆歸罐罐歸缸,你們照我的辦法分吧!”兩人你看我,我望你,誰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