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當日俞涉強攻不成,遂將兵馬聚攏,單騎上來搦戰。叫未幾聲,便見宛城北門大開,一將身披玄青錦袍,腳跨雪花驄飛馳而出,背上更背了七柄五尺鋼叉。
俞涉見狀,哈哈笑道:“怎得劉表恁的無人,竟打發個漁夫來糊弄本將!”話音剛落,身後那八千餘袁軍頓時也哄堂大笑,惹得城上眾士卒無不咬牙握拳,心中忿忿。誰知陳應卻是麵色不變,隻朗聲道:“今日便叫你知道,縱是荊州小小漁夫,斬你也是易如反掌!”此言一出,俞涉登時惱羞成怒,兩腳一夾胯下大馬,橫刀疾馳而上!
陳應見了亦是以槍輕點一點馬股,正麵迎上,但聽“當!”的一聲,馬頭一錯,刀槍相交,陳應小臂微微一麻,暗道聲:好個大力的漢子!手上卻不停歇,一勒韁繩,反手一槍橫掃回去。
須知陳應的雁翎槍不似其他長槍,隻以突、刺見長,此槍的槍尖兩側各打了一段兩寸餘的彎刃,有些類似水滸中徐寧所使的鉤鐮槍,故而也能以掃、鉤對敵。
俞涉乃是沙場老將,自然一眼便看出其中利害,當即往後一仰,貼在鞍上躲過一擊,不料陳應手法迅疾,當即以左手撥回馬頭,右手持槍連施數招,掃、鉤、刺……招招向著俞涉要害處而來,俞涉頓時不敵,忙左右抵擋,刀法大亂。
不過俞涉好歹縱橫沙場這許多年,經驗之豐富豈是陳應可比的?眼見得愈打愈落下風,便心生一計,防守間故意露出一絲破綻,陳應心急建功,一槍便往他肋下刺去,俞涉正小心候著,見狀當即閃身讓過,右手再順勢向下一夾,往自己這邊一扭,陳應把持不住,手中猛地一空,長槍便被劈手奪去!
這一下變故驚得陳應霎時冷汗直流,當下他再不戀戰,撥馬便走。俞涉得了便宜,豈肯這般容易就讓他走脫,忙拍馬趕上,嘴上喝道:“跳梁小醜之輩!且吃我一刀!”一言未畢,耳邊破空聲大作,便見一支鋼叉急速飛來!俞涉暗叫一聲不好,當即側身一閃,卻已是遲了,那鋼叉直紮入他右手數寸,鮮血如注噴湧而出,俞涉再把持不住,搖晃兩下跌落塵埃。
百步外的袁軍士卒初時見得俞涉奪下敵將兵器,無一不是歡欣鼓舞,隻道主將必勝,孰料不過片刻俞涉便被陳應飛叉擊中落馬,數千將士頓時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恰在此時,不知何人大喊一聲道:“快快救將軍回來!”眾人方才醒悟過來,忙一擁而上來搶俞涉,陳應本已持了一支鋼叉正要上來斬下俞涉首級,忽見袁軍殺來,忙拉過韁繩,後撤數步觀望。
再說城上劉琦、沈清等人看了多時,也是緊張萬分,最後見得俞涉落敗,袁軍大亂,劉琦方才長出一口氣道:“陳將軍果然非泛泛之輩!”一邊李嚴卻是喜道:“公子,請速速下令出兵!此時必有機可乘!”沈清見袁軍陣形已經散亂,也是讚同地點頭道:“正是,俞涉落敗,北軍軍心亦動,此時出兵正是正理!”劉琦見兩位軍師都一般說,便喚過傳令兵道:“速速命副將率城中八千人馬出城接應陳將軍,務必將俞涉所部擊退!”那傳令兵應聲而去。一邊沈清卻是暗道:陳應畢竟長於治軍,武藝上比之鮑隆差了不止一分,無怪會被趙雲寥寥幾招擊敗。
想不片刻,城下兩軍已是戰在一處了,袁軍傷了主將,早已士氣低落,甫一接戰便紛紛後撤。陳應正在陣前,見得有機可乘,當即暴喝一聲,當先突入亂軍中,連斬十數人,荊州軍頓時士氣大振,眾士卒無不奮勇殺上,打得袁軍一路潰敗,直撤出十數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