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蕭三闖京城(1 / 2)

自古以來窮文富武,這武考的報名方式也與文試不同。文考講究由鄉試、省試一級級的往上考,進京科考之後還要再參加一輪殿試,這科舉的全過程才算走上了一遍。而這武考便有許多不同,首先沒有那麼繁瑣的過程,整個科考便從進京那日算起也不過半月的時間。再者能參加的大部分都要經過推舉,少數參加的白丁也大半是曾經的世家子弟,或者是沒落的貴族。這武考雖然是打著‘英雄不問出身低’的旗號,可真相以白丁的身份考中那難度可要大的多,畢竟武考考校的並不單單隻有武功,兵法常識也占到了很大的一個環節,畢竟科考的目的還是給國家篩選將才,而一個孔武有力但腦子不轉軸的人便是到了戰場也隻能做對方砧板上的一道菜,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

從金陵出發,取道徐州轉濟寧最後抵京。四人雖是跑的官道又陪上了大宛馬,也足跑了十日。

遠眺京城,建築錯落有致,往來車馬雖不甚多,卻少有平民出入。北京城蕭三在前世來了無數次,不過大周的建築格局卻於現代北京繼承明代的風格有所不同,除了城牆依舊高額之外,仍有大批軍營住宅,眾多的敵樓登台讓人感覺這京城沒有許多京城的景象,反而更像是一個軍事基地。京城雖不如金陵來的繁華,不過或許是所謂的太子之氣,給人感覺平增了幾分肅穆。

城門下盤查的到不似外表看起來的這般嚴,除了不準繼續騎馬到也沒其它什麼。進城之後那熟悉的北地強調聽在蕭三耳中顯得格外親切。度過了森羅棋布的軍事區,到達內城,那叫買叫賣的聲音才漸漸開始多了起來。

“這才有京城的樣子嘛!牆麵那個哪裏像國都簡直就是打一好的軍營!”蕭三撇嘴說的道。

“突厥為禍三朝,當初大周建都於此的目的就在於立誌對北用兵,而本朝曆代君主也少有安於享樂之人,大多都勵精圖治,不忘北伐!隻是其中一些過於窮兵黷武了!”沈縝說道這裏不由扼腕歎息。

“那也比前朝那些軟弱無能皇帝強!竟然以銀資敵,對突厥納起歲幣來了,若不是那些狗皇帝把突厥養的這麼肥,以大周今日之勢未必不能一掃六合!”薛青氣鼓鼓的說道。

蕭三心道:那也是未知之數,縱天之大秦,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六國可也沒能將匈奴怎麼樣!強如漢唐對於少數民族也是未沾得太多便宜,或許便應了那句話‘戰爭成本低,戰鬥欲望強的民族不可戰勝!’

“我看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打胡人用了一千年,雖屢屢能勝卻無法全殲之。而突厥的崛起僅短短的十年的時間便滅了胡人。而後世武功並未衰減,便如前朝莫不是一幹名將久伐突厥無功反而屢屢損兵折將,我想皇帝便是再昏庸也做不出喪權辱國的歲幣之事!”辛棄疾說著輕搖著頭,似對薛青的觀點並不讚成。

“我還是讚成那句話,上兵伐謀!”蕭三說道這裏不由略略的沉吟了一下。

“哦?老三莫非你又有什麼良策了?”沈縝很熟悉他的這個神態,故而有幾分期盼的問道。

“良策說不上,我隻是有了一點自己的看法。自古蠻夷戎狄近於中國則中國之,這是一條曆史不便的鐵律!說起快馬彎刀我們比不上他們,可是一旦這些少數民族開始接近我們,嚐試我們的生活方式,曆史上還沒有一個民族在與我們通商、通婚、通俗之後一百年還能不淹沒在我們之中的!”蕭三玩弄著手指漫不經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