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是有很長的一大段時間是在河北邢台度過的,因為那是我祖父的家。
我的出生可能與許多人有些不同,不僅是因為當時為我媽主刀的是我老嬸,還有那一天邢台總醫院出生的都是女孩,隻有我一個例外。
祖父家的小樓是我們幾個孩子的天堂,說起來也奇怪,我們這一輩家裏竟是六個齊刷刷的禿小子,沒有一個女孩。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無數的‘慘劇’,家裏二哥和三哥是最仗義的,老大是典型的書生,而我是老四,個性也是比較偏向於老二老三。
祖父是一個比較嚴謹的人,他東西的擺放是非常規矩的那一種。無論是我爸或亦老叔姑姑們要是不小心碰亂了他的哪怕是一本書都要被他狠狠的訓斥一番。這還是我們長大之後從姑姑們的耳朵裏聽來的。
可在我們的印象中祖父是個性格溫和的小老頭,是不常訓斥人的,尤其是我們幾個搗蛋鬼。別說是亂動了他的東西,便是有時不小心弄壞了他珍藏多年的典籍也並未見其發火,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隔代親吧?
祖父家是由祖母‘垂簾聽政’的,據說祖母年輕的時候在十裏八鄉是出了名的美人,祖父當可是相貌相對平庸。
不過雖然如此,給我們這些小輩講述祖父年輕時候的光輝事跡是祖母的一大愛好。我們也經常從她口中聽到說:你爺爺是中國五十年代的交變電流專家,也是什麼全國十大勞模,曾經受到過周總理的親自接見雲雲。長大一點之後便喜歡翻起一些老照片,那時也便為祖父胸前掛滿的勳章讚歎。。。
祖父最寶貴的不是他的那些科學研究成果,而是一封周總理親筆為他所寫的那封邀請函。上麵的內容早已記不清了,因為那東西祖父實在是寶貝的緊,我也隻是幼年之時見過一次。
不知不覺已經有許多年沒有回去看望祖父了,可我依稀記得這個可愛的小老頭每天都會很規律的喝上一碗鮮牛奶,轉上一圈達活泉公園,再到郭守敬的碑前拜上一拜,然後就是一頭紮進那無窮無盡的書海之中。如此簡單而單調。
不知不覺間,祖父早已進入了耄耋之秋,我們本以為這個硬朗的老爺子會可以活的很久。但不經意間他卻已經悄然離開。鍵盤上我已碼不出更多的字,雖然我還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寫、想說。。。
2010年有許多人離開了我們,我的祖父隻是其中之一。或許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記得他的名字——宋少先,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這位老科學家早已把他的笑容刻在我的心底。
2010年的秋天,祖父,天堂上的你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