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行進在寫作的道路上(1 / 2)

從在《百花園》發表處女作《看破空城》以來,轉眼已有七八個年頭了。這些年,工作之餘,我堅持創作,已在各類報刊發表故事、小小說類作品300多篇,並有近百篇作品被《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特別關注》、《青年博覽》、《意林》、《雜文選刊》、《領導文萃》等報刊轉載,還有很多作品入選《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最具中學生人氣的名家小小說》、《最受中學生喜歡的故事全集》、《最受中學生喜愛的散文全集》、《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故事》、《感動孩子一生的感恩故事》、《中外經典微型小說大係》、《中國微型小說一千零一夜》等多種散文、故事與小小說精選本。

我寫小小說,也寫故事。我認為這兩種文體在很多方麵是相通的。歐·亨利認為短篇小說特點有三:一是立意深刻,二是結構嚴密,三是結尾新奇。這些特點同樣也適用於故事創作,因為小說與故事都有人物、情節、環境等因素。當然它們也有不同之處,那就是這二者對這些因素的處理方式稍有不同,假如把故事比作攝影的話,那麼,小說就是繪畫。當然,無論攝影還是繪畫,都離不開作者的創造,無非是創造的方式稍有不同罷了。

小小說擁有大量的讀者,中小學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讀者群。它能讓學生了解社會和人生,在最短時間內接受文學陶冶,從而提高文學素養,提升寫作水平。所以它承擔的社會責任就顯得十分重要。從很大程度上講,在文學日漸式微、閱讀日趨荒蕪的今天,小小說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小小說作者更需要對社會生活有深刻而獨到的體會。小小說作品更需要有精練的語言、積極向上的主題。因此,我對寫作非常慎重,每一篇作品在下筆之前,都要從諸多方麵慎重考慮。寫完初稿,總要進行多次修改,以期作品能夠完美一些,盡量讓讀者,尤其是學生讀後能夠有所思索,有所感悟,並能有更多的收獲。具體來說,在寫作小小說的過程中,我總是特別注意一下幾方麵的問題:

選材努力新穎一些。

新穎而獨特的題材,對讀者更有吸引力,也有利於寫作的成功。要想在選材上出新,作者就要深入生活,並力求把握住生活的本質。為了跟上時代脈搏,我特別注意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內外新聞,以期了解社會生活的最新趨勢,捕捉社會上的新鮮亮點,並進行深入思考和提煉,最終把這些素材變成一篇篇作品。也正是因為在這些方麵的努力,才使我產生了編寫《都市新職業》、《都市新人類》、《都市新趨勢》這三本書的念頭,經過努力,這三本書編成後,2011年初在一家省級出版社正式出版,並獲得一定影響。本書中,也有不少作品體現了都市生活的最新趨勢,也可以說是反應了社會生活的最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