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菩薩匆忙救場 千裏之堤出蟻穴(1 / 2)

卻金頭揭諦駕祥雲,來到南海,然後按下佛光,直至落伽山紫竹林中,隻見四下枝葉滴翠,晨凝輕響,鬱鬱森森之氣,撲人眉宇,照在身上,若披了一件霞衣。

置身其中,若在瓊玉山中,瑤池寶壺。

清涼無汗,煩惱不生。

要在往日,金頭揭諦肯定要好好看一看,可現在有急事在身,所以顧不得賞景,拜見惠岸行者後,在惠岸行者的引導下,求見菩薩。

南海觀世音菩薩正坐在千葉法蓮上,異彩明光,倏躍驟寂,梵音佛唱,自生妙音,她捏著寶瓶之相,正運用無上法力窺視唐僧自出了大唐後走過的地界。

更為準確的講,是唐僧師徒經過的地界所牽引的諸般世界,這樣的世界依附在地仙界上,本質上比不上地仙界,可由於數量不少,人口和資源加在一起,也非常驚人。

在這個時候,佛芒已經漸漸滲入下去,氤氳成金燦燦的暈輪色彩,宏大的誦經聲若有所悟,甚至有舍利蓮花之相。

觀世音菩薩暗暗頷首,俏臉生光。

西遊之始,牽引佛門積蓄無數年的氣運橫浸到諸世界中,盡最大可能收攏諸世界中有氣運有慧根之人,任何大興,都是人才的輩出。

待西遊完成,將依附的諸世界全部納入佛門真正掌控,到時候,不知道會出多少光彩奪目的才之輩啊。

正高興時候,觀世音菩薩見到惠岸行者領金頭揭諦進來,不由得黛眉挑了挑,笑道:“可是唐僧在鷹愁澗丟了白馬,然後孫悟空那猴頭得知白馬是被我當年救下的玉龍所吞,所以就令你來南海了?”

觀世音菩薩攏著袖子,不緊不慢地話,道:“那鷹愁澗的玉龍本是西海敖閏之子。他為縱火燒令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庭上犯了死罪,是我親見玉帝,討他下來,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他怎麼反吃了唐僧的馬?正好,就讓他化身為龍馬,馱唐僧西取經去吧。”

觀世音菩薩早有安排,智珠在握。

她玉顏上掛著慈悲,從從容容。

金頭揭諦一直插不上話,現在聽到觀世音菩薩完,麵上露出猶豫之色。

“怎麼了?”

觀世音菩薩最近一直在關注諸世界之事,可見到金頭揭諦這個樣子,也知道發生了不對,立刻麵容冷下來,問道:“鷹愁澗發生了何事?”

“菩薩,”

金頭揭諦驚懼之下,聲音都變得磕磕絆絆的,好不容易才把發生在鷹愁澗中的事情了一遍。

“什麼?”

觀世音菩薩直接從蓮花寶座上站起來,她秀眉蹙起,美眸生寒,孫悟空快要把白龍打死了?這個猴頭什麼時候這麼暴躁了?

“當日沒有完全渡入佛門的原因?”

觀世音菩薩用手撥著念珠,眸子森然,或許正是這樣,才保留下本鎮壓前行凶無忌的戾氣和暴躁?

可即使這樣,猴子也不該如此啊。

到底怎麼回事?

即使以觀世音菩薩的大能,也不會知道其中的變化,孫悟空和白龍都有超出佛門掌握的趨勢,碰在一起,產生了想象不到的變化。

來不及多想,觀世音菩薩大袖一擺,足下生出蓮花,卷起新晴,頓時時空倒懸,已經離開南海珞珈山,來到鷹愁澗。

待來到鷹愁澗,觀世音菩薩展目看去,發現澗水上一片殷紅,大片大片的龍鱗浮在波間,被光一映,沒了往日的華麗,反而有一種蕭殺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