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正是澄空明淨,纖雲不見。
日光激射下來,落在波間,漣漪晴好。
陽紆龍宮上空,靈光浮空,霞彩千百,五色毫光自下而上,冉冉綻放,若蓮花一樣,垂色琉璃,美輪美奐,在中央,龜丞相站在最前麵,蝦兵蝦將,守在後麵,呈現半扇形,正是出來送校
敖鸞騎乘在鬼車背上,裙裾搖擺,她回頭看了一眼,收回目光,纖纖玉手一揮,嬌喝道,“起程。”
叮咚,叮咚,叮咚,
十六個貝女,繞於敖鸞左右,腳踏荷葉,手中捧有編鍾,玉磬,鍾鼓,發出玄妙仙音。巡海夜叉,白鮊太尉,領鱔力士,等等等等,或踩舟,或騎虎鯨,或分水而行,守護戒備。
一行人正式出發,浩浩蕩蕩。
他們離開陽紆龍宮,先向東,然後折而向北,越去越遠,不見了蹤影。
轟隆隆,
李元豐鬼車之身沿海低飛,大翅拍水,驚濤湧起上百尺,層層向外推去,像潮汐一樣,聲勢驚人,他這一段時間來,將時間都放在神魂之道上,好久沒有動用鬼車真身,現在全力飛行,力量揮灑,很有一種酣暢淋漓。
最簡單直接的力量,沒有任何花哨,實實在在。
妖之道,在於此。
至於敖鸞,長腿盤起,穩穩當當,她眸光之中,不時有思索之色閃過,顯然趁著趕路的時候,還在思考問題,應對鈞元宮中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做到未雨綢繆。
要趕往鈞元宮的,還會有其他龍子龍孫,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肯定少不了明裏暗裏的爭鋒。
龍族子弟之間的爭鋒,四海聞名。
路上無話。
這一日,離鈞元宮不遠了。
隻見四下,赤井寶泉,上湧靈機,噴高而回落,串珠晶澈,絲絲縷縷,若瓔珞華蓋,更像玉樹霜堆,高者千尺,矮著寸許,或高或低,普照光明。
時不時有錦鱗,順泉湧躍出,在半空中優雅地舒展身子,光水色映照下,金燦燦的鱗片,如同黃金一般,璀璨奪目。
仔細看去,錦鱗口中,銜著各種各樣袖珍樂器,隨它們躍出,或落下,奏響仙樂,連綿到一起,或清脆,或高亢,或舒緩,別有情趣。
看在眼中,讓人心曠神怡。
最起碼,跟隨敖鸞來的貝女們,見到這一幕,大眼睛中都忍不住泛起星星,龍宮雖好,但水族崇尚華麗雍容富貴,在巧奪心的精致上下功夫不多。
“倒影。”
李元豐徐徐停下身子,一首低下,眸光陰綠,將景象盡收眼底,然後反饋到識海陰神中,立刻看出虛實。
鈞元宮應該不在簇,隻是不知用何手法投影過來,栩栩如生,恍若海市蜃樓一樣。
看來,鈞元宮真有東西。
敖鸞要是此刻知道李元豐所想,肯定大吃一驚,因為妖類基本不明機,執著力量與戰鬥力,對眼前寶蜃珠幻完全不懂,根本看不出真虛。
這也是李元豐不得不修道的原因之一,妖之法未大成前,不可能一力破萬法,打破所有劫數,隻憑蠻力,給人印象就是有勇無謀,除非氣運逆,不然真走不遠。
“鈞元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