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1974),是蘇軍曆史上偉大的軍事家。1896年12月出生於莫斯科西南部的一個村莊。1915年應征入伍,十月革命中參加革命,加入紅軍,在戰爭中多次立功。後入軍校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指揮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朱可夫擔任蘇軍總參謀長,受命指揮了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率領蘇聯軍隊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1945年,朱可夫指揮軍隊攻克柏林。二戰結束後,朱可夫元帥在曆次政治變動中三起三落,1974年去世。朱可夫元帥被蘇聯人民喻為“勝利的象征”。
從窮孩子到總參謀長
1896年11月19日,朱可夫出生在卡盧加省斯特烈爾科夫卡村。他的父親是一名皮匠,在莫斯科一家製鞋廠做工,父親長年不在家,家裏的農活就全部壓在了母親肩上。
1903年,朱可夫7歲了,這一年對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他和同村的五個小夥伴一起上學了。他們所去的學校是距村一裏半遠的一所教會小學。富有人家的孩子洋洋得意地背著父母替他們買的背囊式的書包。朱可夫家裏窮,隻能背著用粗麻布縫的布袋,但是朱可夫非常珍惜這可貴的學習機會,他的或績一直很好,老師也很喜歡他。
1906年,朱可夫在三年製的教會小學畢業後。他的成績一直很好,畢業時得到了一張獎狀。全家對他的學習成績都很滿意。為祝賀他小學畢業,母親給他做了一件襯衫,父親親手給他做了一雙皮靴。剛剛十歲的朱可夫多麼渴望繼續上學呀,可是,家裏實在無力供他了,這便是朱可夫一生中惟一正規上過的三年學。
1908年,年僅12歲的朱可夫,就不得不離開父母,到城裏去學手藝,掙錢支撐這個家了。
朱可夫想學印刷工,但他的父母沒有熟人可以介紹他進印刷廠,所以他的母親決定去找她的弟弟、朱可夫的舅舅皮得欣。皮得欣在莫斯科開了一家毛皮作坊,是一個精明強幹、善於招攬生意、年取暴利的毛皮匠兼皮貨商人。這層親情關係並沒能使他給朱可夫一點點的特殊照顧,他規定朱可夫也要和別人一樣,學四年半徒,這期間分文不取,然後才能當工人。
學徒工的生活真是太苦了。早晨六點必須起床,晚上七點師傅們收工後,還要收拾工作場地,準備好師傅們第二天工作所需要的一切,然後幫老板娘打掃房間,到11點鍾才能睡覺,隻能睡在作坊裏的地板上。如果有了一點點的過錯,或者趕上老板的心情不好,就躲不過要挨一頓毒打了。
四年的學徒終於熬過來了。經過四年的學習,朱可夫成了一個熟練的毛皮工匠。從此,16歲的他不但可以獨立謀生,而且能夠養活家人了。
僅讀過三年書的朱可夫,並沒有因繁重的勞動而放棄學習。他千方百計地擠出時間讀書,他的自學得到了老板的兒子亞曆山大的幫助。亞曆山大常常利用老板不在家的時候,星期日一起和朱可夫學習俄語、數學、地理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很好,亞曆山大的學習成績也有提高,因此,老板發現後,並沒有懲罰朱可夫或趕他走。
為了更好地自學,朱可夫上了相當於市立中學的文化夜校。白天要做幹不完的活計,朱可夫就利用夜晚別人睡覺時刻苦學習,學習的課堂就在廁所,因為廁所裏有一盞通宵亮著的電燈,有時困極了,他就在廁所門口睡著了。
夜校考試時,朱可夫參加了,考的是市立中學的全部課程,他的成績很好,拿到了畢業證。
就這樣,僅上過三年小學的朱可夫硬是憑刻苦的自學,學完了中學全部功課,跨入了當時的知識分子行列。可以想像,沒有當年頑強的自學,就沒有後來的偉大軍事家朱可夫。老板家廁所裏那盞燈,成了他人生裏程的一顆啟明星。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朱可夫於1915年8月7日離開學徒的作坊,在他的家鄉卡盧加省馬洛亞羅斯拉韋茨縣應征入伍,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他被選送到騎兵部隊。他為能夠當上一名騎兵,感到十分高興。他一向很喜愛這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兵種。他的朋友們都被分配當步兵,所以很多人十分羨慕他。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11月30日,朱可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之後,他回到家鄉住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他得了病,隻能在家體養。直到6個月後,他的身體徹底康複,才實現了他參加紅軍的願望。
1918年8月,朱可夫加入了紅軍,被編入莫斯科騎兵第1師第4團。他們的團長是後來的蘇軍元帥塞米揚·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師長則是後來的布瓊元帥。
1919年夏天,協約國把賭注壓在了南方的鄧尼金身上,向蘇維埃政權發起了武裝進攻。
為扭轉戰局,加強南方戰線,斯大林將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派往南方領導戰鬥。朱可夫所在部隊也隨同調往察裏津附近投入戰鬥。
朱可夫被派往獨立騎兵第14旅,參加肅清殘匪的戰鬥。朱可夫被分配到騎兵第1團,擔任了一名排長。
在到任的當天,朱可夫向士兵們發表講話:“同誌們,我被任命為你們的排長。究竟我這個排長是好是賴,你們這些戰士是好是賴,咱們將來看。現在,我首先要檢查一下你們的馬匹和裝備,和你們每個人認識一下。”
之後,朱可夫和每個戰士進行了接觸,溝通了感情。盡管如此,一些老兵對他這個學生官多少還是有點不信任。他能領著我們打勝仗嗎?一些人心裏想。
然而,大家的疑慮很快就消除了。
幾天後,在肅清濱海地區殘匪的戰鬥中,朱可夫身先士卒,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匪徒們被全部殲(jiān)滅,而朱可夫的排在戰鬥中卻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這一下,朱可夫真正在戰士們中樹立了威信,再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能力了。
很快,朱可夫又得到了提升,成為騎兵第1團第2連的連長。
不久,蘇維埃軍事委員會委派圖哈切夫斯基擔任部隊的司令官,指揮與安東諾夫匪軍作戰的軍隊。
1921年3月,最後殲滅安東諾夫匪幫的戰鬥打響了。朱可夫的連隊參加了在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的戰鬥。這一仗打得異常艱苦,朱可夫對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月5日清晨,偵察兵在距村子10公裏外的地方發現了大約3 000名敵騎兵。騎兵第14旅立刻出動,朱可夫所在第1團被部署在旅縱隊的左側,向前開進。走了不到5公裏,朱可夫連就同二百多名安諾夫騎兵相遇。短暫的交火之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
戰鬥正在進行中,朱可夫他們發現又一夥匪軍騎兵正在向他們側後迂(yū)回。麵對敵優我劣的不利形勢,第1團決定撤回村子裏,將敵人誘至對其不利的地形再行殲滅。朱可夫連擔任了掩護全團撤退的任務。
麵對敵人的猖狂進攻,朱可夫打得沉著冷靜。他且戰且退,很好地完成了掩護全團撤退的任務。最後,自己也撤回村子裏。
匪徒也逼了過來。在戰鬥中,朱可夫為了從匪徒手中奪回一挺機槍,縱馬衝進一夥敵軍中間。激戰中,朱可夫的馬又被子彈射中,朱可夫隻好下馬徒步戰鬥。
敵軍紛紛湧上前來,準備活捉朱可夫。這時,又是指導員諾切夫卡領著幾名戰士衝過來,把朱可夫救了出去。
匪徒們最終被消滅了,朱可夫的連隊也損失慘重。由於在這次戰鬥中的突出表現,朱可夫獲得了他在紅軍中第一個重要榮譽——一枚紅星勳章。
朱可夫自參加紅軍之日起,從一個普通士兵晉升為排連長,他始終信守一條準則,那就是以身作則,與士兵同甘共苦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零點起步,向更高的目標攀登。1922年6月至1923年3月,朱可夫先被調往騎兵第38團當連長,後來又被提升為薩馬拉騎兵第7師第40團團長。
1924年7月,朱可夫所在師的師長加伊召見了朱可夫。加伊對朱可夫在業餘時間刻苦自學給予了表揚,加伊決定推薦朱可夫去列寧格勒(即彼得堡)高等騎兵學校學習。
朱可夫第一次來到了革命的發源地列寧格勒。在那裏,他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遍了十月革命時作過戰的地方。在高等騎兵學校裏,朱可夫為了成為一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這個學習班裏,朱可夫同羅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揚等後來都成為了蘇軍元帥。
幾年之後,曆經種種考驗,朱可夫已經成為一名軍長。1939年春夏之際,日本關東軍進犯蒙古。根據蘇蒙之間的有關協定,蘇軍對日作戰。
這年秋季,朱可夫在蘇蒙邊界哈勒欣河大敗日本關東軍後,立刻接到莫斯科的命令,到人民委員部報到,重新分配工作。他到達莫斯科時,朱可夫被授予大將軍銜。
幾天以後,斯大林親自接見了朱可夫,這是朱可夫第一次見到斯大林,心情非常激動。接見時,房間中除了斯大林,還有加裏寧、莫洛托夫和其他政治局委員。
斯大林沉思片刻後又問:“庫利克、巴甫洛夫和沃羅諾夫是怎麼幫助你的?”
“沃羅諾夫在計劃炮兵火力和輸送彈藥方麵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至於庫利克,我看不出他做了什麼有益的工作。巴甫洛夫向我們的坦克手介紹了他在西班牙獲得的經驗,對我們很有幫助。”
朱可夫目不轉睛地望著斯大林,看到他很有興趣地傾聽他的講述,於是繼續說:“對於我們所有部隊、兵團指揮員、部隊指揮員和我本人,哈勒欣河的戰鬥都是一個學習戰鬥經驗的好機會。我認為,日本方麵也會通過這次戰役,對紅軍的作戰能力得出一個比較正確的結論。”
這時,加裏寧插話問朱可夫:“你認為,日本政府入侵蒙古,它追求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朱可夫不假思索,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近期目標是奪取哈勒欣河以西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然後沿哈勒欣河建立築壘地區,以掩護其籌劃修建的第二條戰略鐵路。這條鐵路將從中東鐵路的西麵伸向我外貝加爾邊界。”
斯大林聚精會神地聽取了他的報告。爾後,斯大林對他說:
“現在你已經有作戰經驗了。你到基輔軍區去,用自己的經驗訓練部隊吧。”
就這樣,朱可夫便於第二天走馬上任走馬上任:指官吏就職。,當上了基輔大軍區司令。到職後,呆的時間不長,約有幾個月時間,主要抓了一次大型戰役戰略演習。該演習的總導演是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和總參謀長梅列茨科夫。
演練的總題目為:以蘇聯遇到法西斯德國突然襲擊為背景,組織“紅”、“藍”兩軍的防禦和進攻的戰役戰略演習。蘇方為“紅軍”,德國為“藍軍”。西部特別軍區司令巴甫洛夫上將扮演“紅軍”,基輔軍區司令朱可夫扮演“藍軍”(即“德軍”)。雙方各自準備,進行大規模的戰役戰略演習,設想以此作為戰略情況基礎,如在蘇聯遇到德國突然進攻時西部邊界可能發生的情況。
斯大林十分重視這次演習,要求各軍區和各集團軍司令員、各軍區和各集團軍事委員會和參謀長、各軍事院校校長、教授和軍事科學博士、各兵種監察部部長、各總部和總參謀部領導幹部、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自始至終參加這次大規模演習。
根據斯大林的建議,此次演習的總講評將在克裏姆林宮裏進行。演習結束後,國防人民委員部和總參謀部的領導人、各軍區司令員及參謀長均被請到克裏姆林宮。除斯大林外,出席講評的還有政治局其他成員。
總參謀長梅列茨科夫大將報告了演習的經過。斯大林批評了“紅方”部隊司令巴甫洛夫,因為他在演習中輸給了“藍方”。
回憶起來,這次學習充滿著戲劇性情節。據朱可夫後來回憶,當時“紅”、“藍”軍在“戰場”上所發生的一切情況,很多方麵,與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到法西斯德國進攻後所發生的情況相仿,幾乎出現了驚人的一致。
在學習講評的第二天,斯大林召見朱可夫。一見麵斯大林就開門見山對朱可夫說:
“政治局決定解除梅列茨科夫總參謀長的職務,任命你接替他。”
這個決定完全出乎朱可夫意料之外,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一會兒,對斯大林說:
“斯大林同誌,我從沒有在司令部工作過。我一直在部隊裏,總參謀長我幹不了。”
“政治局決定任命你,”斯大林說,他把重音放在“決定”兩個字上,斬釘截鐵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口氣堅定。
當朱可夫明白了任何反對起無濟於事時,他對斯大林的信任表示了感謝,然後說:
好吧,如果發現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總參謀長時,我將請求再回部隊。”
打敗希特勒
朱可夫上任後深感形勢岌岌(jí)可危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險,快要傾覆和滅亡。眉睫(jié),於是便認真抓了戰前軍隊動員計劃和戰術戰略。其實,在他上任以前,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帥、梅列茨科夫大將和瓦杜丁中將領導下已經製定了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隻不過由於斯大林的錯誤估計形勢,選錯了德國軍隊的進攻方向,使蘇軍在戰爭初期造成重大損失。
斯大林在戰前,輕信了情報部門向他提供的假情報,並對真情報做了錯誤的分析。作為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和作為國防人民委員的鐵木辛哥並不了解那些情報。
明明知道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蘇波邊界、蘇德邊界大量集結軍隊,形勢每況愈下,朱可夫決定調動部隊,針鋒相對,下令進入一級戰鬥準備,斯大林仍猶豫不決,生怕觸犯了德國,影響兩國關係,給人以口實,受人以柄。
直到1941年6月20日晚上,德軍發起進攻的前一天深夜,基輔軍區參謀長普爾卡耶夫中將向朱可夫緊急報告,從一德軍投誠司務長口中得知,德軍已進入出發陣地,德軍將在6月22日淩晨全麵發動進攻。
獲悉如此重大情報後,朱可夫立刻向斯大林報告。他依然憂慮。
朱可夫主張立即命令邊境軍區進入一級戰鬥準備。斯大林不同意,他認為“現在下令為時尚早,也許問題可以和平解決”,還一再叮囑“邊境部隊不要受任何挑釁(xìn)影響,以免問題複雜化。”經過朱可夫的爭取,下了一個命令,但將斯大林的命令也寫進去。淩晨才將命令下去,使邊境部隊無所適從。過了三個半小時,德國法西斯軍隊就背信棄義背信棄義:不守信義,不講道義。,不宣而戰。
德軍發起總攻時,斯大林正在克裏姆林宮裏睡覺。朱可夫向他報告。他聽了朱可夫十萬火急的報告後,在電話裏沉默好長時間不表態。最後,讓他們和政治局委員立刻到克裏姆林宮來開會,說需要討論一下。
人員到齊後,斯大林還堅持說:
“應該立刻給德國使館打一個電話。”
不久後,德國大使主動找上門來,向外交部長莫洛托夫遞交了一份“宣戰書”。
斯大林頓時臉色蒼白,木然地坐在那裏。
朱可夫站起身來,建議立刻下令迎戰、還擊……
在整個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朱可夫曾以統帥部代表的名義深入前線組織、協調各方麵軍的作戰行動,就地指揮戰略性戰役,先後共有15次之多,而且不管深入到哪裏,都備受下邊方麵軍領導和全體指戰員的熱烈歡迎。而敵人情報機關一直在密切跟蹤他的行動,他們都把他看作“克星”,一提“朱可夫”的名字都膽戰心驚,恐懼萬分。
朱可夫是傑出的總參謀長,臨危不懼臨危不懼:麵臨生命的危險。,頭腦冷靜,思維敏捷,洞察深刻,判斷情況準確,是統帥最有力的助手。哪裏告急,斯大林就把他派往哪裏;幾度臨危受命,幾度扭轉敗局,他上受最高統帥的信任,下受全體指戰員的愛戴。他在人民心目中,是勝利的象征。
希特勒軍隊實施“閃擊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近逼莫斯科。蘇軍招架不住強大攻勢,節節敗退。
大敵壓境,兵臨莫斯科城下。為此,斯大林在克裏姆林宮裏,睡不成眠,食不甘味食不甘味:形容心裏有事,吃東西都不知道滋味。,憂心忡忡,在這緊要關頭,斯大林最後決定,請在列寧格勒前線的朱可夫立刻返回莫斯科,共商禦敵大計。
隨後,沙波什尼科夫向朱可夫將軍詳細介紹了莫斯科方向的情況。
到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莫斯科附近開始進攻的時候,其兵力超過了蘇聯三個方麵軍的總和,軍隊超過0.4倍,坦克超過0.7倍,各種火炮和迫擊炮超過0.8倍,飛機超過1倍。
德軍於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10月2日在維亞濟馬方向先後發起進攻。盡管蘇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仍然突破了防禦。可是由於科涅夫將軍指揮失誤,並未能阻止住德軍進攻。為了加強對軍隊的指揮,大本營於10月10日將西方麵軍和預備隊方麵軍的部隊合編為西方麵軍,由朱可夫大將負責指揮。複雜的形勢要求:下決心從莫斯科疏散大批政府機關和最重要的企業;留下的企業則生產軍用品;部隊和勞動人民在莫斯科近郊構築新的防禦地區;組建新的民兵師;全市做好巷戰準備,等等。為修築防禦工事動員了45萬首都居民,其中75%是婦女。10月20日,國防委員會在莫斯科及其毗鄰地區實行特別戒嚴。莫斯科的防空部隊同敵機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0月間,德軍對莫斯科進行了31次空襲,共有2 000架飛機參加,其中278架被擊落,隻有72架闖入莫斯科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