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盛,這就是單萬想的名字,至於意思……正常人應該都看得懂,相對來說康納爾就艱難多了,他畢竟不是華人,所以想了半天還是取了一個岱俞這種奇怪的名字,還是單萬隨便寫了一些字之後他根據讀音自己拚出來的,隻能看看,並沒有實際用途。
吳梟自然不知道自己隨便的一句話讓這兩個精神過敏的船長折騰了這麼半天,不過就算知道恐怕也不會在意,畢竟說到底,這些對吳梟來說都已經屬於小事了,島的名字問題暫時放到一邊,吳梟現在要解決的,是糧食問題,隨著人口的增多,雖然通過劫掠和各種勒索獲得了大量的糧食,本土也有大量的奴隸在田地裏勞作,但是畢竟人口增長的太快了,就算是奴隸,也還是要吃飯的,不然怎麼讓他們幹活?
糧食,一直都是現在全世界所有政權最頭疼的問題之一,也從來都是一個集團最主要的矛盾所在。
就比如現在的明朝,雖然正是最繁盛的時候,但是一旦一個地方發生了天災,假如政府救濟不及時的話,最終的結果就是農民起義,而海南島上漢族與黎民最大的衝突也是糧食問題。
種下去的莊稼有限,還都是準備拿來當種子的,至於這些莊稼是哪來的……除了空間之外,還能有什麼東西能夠提供叫做袁隆平雜交水稻啊,紅星小黑麥一號啊之類的玩意……
換出來的畢竟沒法解決糧食問題,種出來的來年還要在種下去,根本不會有剩下的,至於現在這麼多奴隸在幹什麼?修建農莊,開墾荒田,砍伐樹木,修建道路,製造生產材料……很多事情要做,農業的前期投入在這個時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更何況如今吳梟的部落的工具還是以石器為主——連軍隊都沒有完成換裝,還指望將不多的資源向民間傾斜?
在這方麵宋確實和軍國主義有著相似之處,當然,無論如何,宋目前的生產力發展明顯無法發展出軍國主義,甚至,如今的宋還算一個奴隸製社會……
吳梟雖然非常想將宋快速發展成封建社會,但是畢竟生產力嚴重製約了社會的製度發展,假如一個社會製度沒有相應的生產力作為後盾,那這個製度根本就不會有根基,更不用說長期存在了。
鐵器的發展是一個製約,冶煉技術是封建社會科技樹的根基,因此,吳梟想要發展,就逃不開這一項,這時候的吳梟非常無語,以前看小說裏麵想要發展什麼科技就和點科技樹一樣,說建這個就建這個,說建那個就建那個,如今自己發展的時候才明白,任何一個技術不是自己知道原理,知道怎麼發展就能發展出來的,就比如一個現在的科技高材生,到了古代,沒有電腦,沒有相應的材料,根本沒法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東西給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