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 君前獻策(1 / 2)

奕像往常一樣來養心殿請安,剛走到門口,就聽見殿內一個聲音喊道:

“欺人太甚,得寸進尺,滾,都給朕滾!”

“一群飯桶,朕的江山都讓你們給毀了。”

一陣安靜,接著幾位大臣魚貫而出,奕認識,有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還有鑲黃旗蒙古都統僧格林沁。

幾位重臣臉色凝重的向奕施了一禮,轉身而去,穆彰阿走在最後。

機不可失,奕急忙問道:“穆大人,出什麼事了?皇阿瑪生這麼大的氣。”

穆彰阿環顧左右,小聲答道:“南邊又出事了,美利堅起草了一份合約,多了些不合理的要求,皇上正為這事生氣呢。”

穆彰阿,滿洲鑲藍旗人,曆任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大學士,道光十七年勝任軍機大臣,一時權傾內外。

穆彰阿專擅大權,對上奉承迎合,固寵權位;對下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是道光帝最寵信的近臣。喪權辱國的《江寧條約》(又稱《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為了邀寵,也為了排擠,把林則徐搞下台。他並不是反對禁止鴉片,隻是不支持過激的行為,主張“議和”。

說實話,奕從內心厭惡他的為人,但是不能當麵給他難堪,有時候人家的一句話,都比自己這個皇子管用。

奕歎道:“哎呀,今天來的不是時候,免得增加父皇的煩惱。”

穆彰阿對這位六阿哥並不感冒,特別是最近幾年,對自己頗為“孝敬”,也很對脾氣。

“六阿哥,還是去看看吧,盡盡孝道。”

奕明白他的意思,虔誠問道:“穆大人,萬一皇阿瑪問起這件事,我害怕答不上來,還是不進去了。”

穆彰阿小聲道:“簽約是遲早的事情,隻是需要一個過程,皇上發發脾氣而已,六阿哥最好什麼都不要說,順著皇上的意思就可以了。”

奕感激道:“多謝穆大人指點,真希望您老還是上書房的總師傅,也好讓我們多長些見識。”

穆彰阿笑道:“六阿哥過譽了,快進去吧,老臣告退。”

奕微微一笑,轉身走進殿內,道光帝正在屋裏走來走去,神情焦慮不安。

“皇阿瑪吉祥!”

“哦,奕呀,起來吧!”

奕急忙起身,扶著道光坐下,邊安撫邊道:“皇阿瑪,龍體為重,千萬別上火,王公公,快去端碗參湯來。”

“哎,一群廢物。”

道光看了看奕,很是欣慰,到目前為止,他隻有九位皇子,前三個都夭折了,剩下的幾個,最喜歡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特別是奕,少年多智,文武全才,人長的也氣派。

奕見道光的氣消了不少,大著膽子說道:“皇阿瑪,到底出什麼事情了,很棘手嗎?”

道光歎道:“廣東又出麻煩了,來了一個美利堅的代表,希望和英吉利一樣,簽訂條約,獲取同樣的通商條件,豈有此理,難道我泱泱大清國就這樣任人宰割嗎?”

道光帝是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力圖繼承嘉慶帝的遺誌,勤政圖治,克勤克儉。他也曾戡定西陲,嚴禁鴉片流毒,期待重現盛世的輝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慮猶豫、反複無常,在鴉片戰爭中,是戰是和,猶豫不定,喪失很多機會。再加上官吏腐敗成風,社會弊端積重難返,他的治國之舉成效甚微。

鴉片戰爭的失敗,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共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從而喪失海關等主權。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麵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不到一年,美利堅也來趁火打擊,要求最惠國待遇,享受和英國同樣的權利,接二連三的被這些小國欺負,道光帝實在心有不甘。但是人家炮利船堅,幾千的士兵輕易就能戰勝數萬清軍,僅憑這一點,自己也硬不起來。

道光道:“奕,說說你的看法。”

奕小心答道:“父皇,沒有辦法,隻能答應他們的要求。”

道光也知道隻能這麼辦,但是心裏不痛快,幾代帝王,恐怕隻有自己是最窩囊的。

“朕愧對列祖列宗,讓大清的社稷江山蒙辱,隻是這些洋鬼子欺人太甚。”

“父皇,都是下麵的人沒把事情做好,吃著朝廷的俸祿,不實心辦事,兒臣隻願父皇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沒有這些煩心的事,朕還能多活幾天,如果天天這樣,朕早晚會被他們氣死。”

“父皇,兒臣倒是有個想法,也許能改變這種狀況。”

“真的?快,快說說。”道光就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樣,興奮異常,精神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