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黃巾張角(1 / 3)

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之後,一直為治理國家守衛疆土發愁。

一日,劉邦召集群臣協商對策,他問道:“眾位兄弟,我們好不容易推翻暴秦,打敗項羽,奪得這錦繡一般河山。請各位兄弟為我獻策,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避免我大漢王朝重走前人失敗老路。”

樊噲心直口快,他搶先說道:“尚武呀,隻有崇尚武力,武功蓋世,何愁天下有人敢造反!”

韓信接著說道:“尚兵,軍事優先,打造一支無敵之師,何愁天下不平?”

陳平在一旁補充道:“尚文,文士治國,自古王朝都是如此呀。”

劉邦聽了三人之言後說道;“文士治國,武士守疆,本來崇尚文武之道就可以安邦定國了,但是,文人愛吵鬧,武人愛打架。我實在受不了他們整天吵鬧打架,是否有更好辦法呢?”劉邦環視群臣,最後把目光停在軍師張良的臉上,希望這個牛鼻子老道能象過去一樣給自己想出個妙策。

“文人吵鬧,聽者煩見者惱,傷害彼此和諧關係,危害深遠;武人打架,害人傷己,兩敗俱傷,危害家國安穩。臣冒昧地猜測,陛下已有治國守疆之策,隻是缺解決人與人爭端的有效辦法。”張良一邊輕捋自己的短須,一邊緩緩說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劉邦大喜道。

“尚弈。”張良回答道。

“啥?下棋?這咋治理天下?”眾人象被點燃的一堆炮仗,瞬間就爆炸了。

“妙呀,妙呀。”劉邦自言自語道:“文人武人誰不服誰,大家都棋盤上解決爭端,勝者王敗者寇,簡單明了。”

劉邦正式下聖旨,大漢王朝國策更改,宣布崇尚‘文武弈’三藝,提拔人才依據三藝考核。並且,大漢國法明文規定,無論民與民,官與民,還是官與官,雙方有矛盾都可以爭棋解決爭端,若有不服氣拒絕執行爭棋結果之人,朝廷便要依法重罰。同時為避免無故爭棋,還規定爭棋必設賭彩。願賭就要服輸,不賭就不要起爭端。

從此,大漢朝堂再也沒吵鬧打架事件發生,天下也呈現出前所未有和諧繁榮景象。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昏庸無能,寵信宦官,朝政紊亂,上下失常;黃河流域連年水患瘟疫,西北持續旱災饑荒,致使天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隨後,中原大地各種匪患暴亂此起彼伏,尤其以河南黃巾軍張角最為聲勢浩大,影響最為深遠。

張角本是一鄉間讀書人,自幼聰慧弈的一手好棋,因為家境貧寒,無錢財通融地方官員,不曾被推舉為地方人才而為官府錄用,隻得依靠粗通醫術,上山挖草藥勉強養家糊口,年方三十歲尚未成家。另外,他家裏還有一個老母親和兩個弟弟,一個叫張梁和一個叫張寶,都混跡於鄉村,為當地富戶人家打短工維持生計。

有一天,張角象往常一樣入山采挖草藥。平坦之地藥草容易被人挖走,所以,他常常不得不攀岩登崖,去往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尋找能賣好價錢的珍貴草藥。張角獨自一人進入終南山深處,遠遠在一處懸崖峭壁上發現了幾枚神草靈芝,他喜出望外,借助從山頂放下的繩索,慢慢地下降到半空中去尋找著采摘。

當他成功手握靈芝草,在懸崖上一處平台休息時候,忽然,耳朵裏傳進棋子落在棋盤上的聲音。張角是個癡迷弈道之人,在家裏無事時候常常手不離開棋子和棋譜,他對棋子落在棋盤上的撞擊聲太熟悉了。但是,這裏是荒郊野外,大白天連個鬼影子都沒地方,何來棋子聲?

張角腰間係著繩索,他身體勉強站在懸崖平台,再次仔細聆聽一陣子,那棋子聲又再次傳來。他天生膽子比較大,大聲高呼道:“何處高人在下棋,可否與我張角對弈一盤?”張角不出聲還罷了,一出聲高喊,就聽見“嘎---嘎---嘎---”幾聲悶響,仿佛有人推開了沉重的大門。他在懸崖平台上左顧右盼,沒有發現有啥人出現,心裏不禁有些後怕和疑惑。

“年輕人,進來吧。讓老夫見識一下你的棋力。”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張角身後的石壁裏麵傳出。

張角急忙回頭,自己身後的石壁竟然出現一扇和自己身體高度差不多一樣高一樣寬的石門,此刻已經打開了。也是機緣巧合,張角心裏竟然沒一絲恐懼之感,他解開自己腰間繩索,背著采藥竹筐走了進去。

石門背後是一條兩三丈長的通道,不過越往裏麵走越寬暢。等張角走完通道,進入裏麵洞穴時候,卻發現裏麵空間非常寬敞,長寬高都有數十丈,牆壁上有數個鑿出孔洞放置油燈照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洞穴中央有一張石桌,兩張石凳,一副棋盤和兩罐棋子都擺在石桌上,而靠裏麵的石凳上已有一個奇怪的老人,碧發綠須出家道士打扮,正端坐在棋盤前,年紀不知是否有一百多少歲了。張角放下自己的采藥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快步走上前對老道士深深一禮,就大大咧咧坐下去,口裏輕聲說“得罪了”,伸手就去拿白棋罐子。

張角一坐在棋盤前,儼然變成了一個高雅棋士,不再象個為生計奔波的鄉下人,隻見他神情嚴峻,雙目死死盯著棋子,對坐在自己對麵的神秘對手更是沒有看過第二眼,他的心裏隻剩下棋了。一來一往,那個碧發綠須的神秘老道士和年輕後生張角在三尺棋盤上殺伐攻防,互不退讓。

張角在四裏八鄉也是棋藝出眾的名手,鮮有敗績。雖然沒有憑借自己的棋力被州縣官府錄取,他自認為江湖上也能算一流好手,所以他是充滿自信去迎接對手的每一次出招。他與老道士布局階段交手七八個回合後,漸漸發現老道士的棋路非常詭異,招法異常精奇,算路之深遠,似乎對自己的招法目的都了然於胸一樣,實在是非常難對付的角色。不過,似乎老道士並不急著進攻,而是處處防守為先,封死自己的進攻後續手段。等大約四五十手後張角才明白過來,原來人家隻是在試探自己的棋力,並沒有使出全部力量。

對於和陌生對手交手,張角有自己的一套戰術,那就是開局把棋走虛,不肯輕易定型每個局部,而是憑借自己全盤的掌控能力,先保持雙方地勢均衡。在地和勢的爭奪上,努力爭先手把握主動權,等待對方漏洞出現後,才發力出擊。但是,與老道士交手,張角發覺難發揮自己的戰術,勉強和對手保持局麵均衡,要想反攻很難,因為對手實力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