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的時間,當初放進去的小魚苗已經長大了,順著水流,遊到了排水口附近。
於是,眾村民個個目瞪口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些活蹦『亂』跳的魚。
很快的,人群裏便炸開了鍋,激動得交談起來。
“哇,還真的有魚!”
“你們看,它們都不會去咬稻子。”
“看那邊,那邊還有好多小魚兒。”
“.…..”
大家越看越歡喜,眼睛裏都冒出了綠光,魚啊,那可是肉,他們好久沒吃過了!
蘇末本人也很高興,這些魚雖然體型不大,但勝在生長周期短,而且,刺少肉多,骨軟細嫩。
見火候差不多了,她咳嗽了兩下,說道:“鄉親們,這就是我們在田裏養了三個月的魚,叫稻花魚。”
接下來,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稻田養魚的原理講述了一番,確保大家都能理解。
有人豁然開朗:“蕭家小娘子說得好有道理。”
有人蠢蠢欲動:“下次『插』秧,我也要在稻田裏養魚。”
然,也有人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蕭家小娘子,有這樣好的事兒,為什麼要特意告訴我們呢?”
言下之意,她圖的是什麼?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們可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一個沒有關係的外人,會這般好心為他們著想。
聞言,蘇末也不惱,嘴角噙笑,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這位大嬸問得好,非親非故,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第一,因為我也算是上河村的人了,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如何,我都看在眼裏,希望能盡綿薄之力,幫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第二,我並非無條件提供這個技術,各位若是願意養魚,那麼,養出來的魚,至少有一半要歸我,當然,我會按市價來收購,不是白要的。”
“隻有同意這個條件,我才會把這項技術教給各位。換言之,我們是合作關係,至於彼此的權利和義務,由我們的村長進行監督。”
也就是說,誰都要按規矩行事,不要想著占對方的便宜。
不然,村長會讓你混不下去。
在一旁靜靜當著吃瓜群眾的王伯,突然被點到了名字,先是一怔,隨後,搖搖頭,有些好笑。
這個小丫頭真是不客氣啊,把自己利用得夠徹底,招呼也不提前打一個……
蘇末的語氣柔中帶剛,不卑不亢,待她說完,眾村民都陷入了沉思中。
過了三分鍾,就有一隻手高高舉了起來。
“小末,我同意,你教我怎麼養魚吧。”
劉嬸笑眯眯地瞅著她,對這個才打過幾次交道的小娘子,她有種莫名的信任。
聰慧,又有魄力,是個有本事的。
再者,這是明明白白的好事兒,既能增產又能掙錢,傻子才會不同意。
“我也同意。”
“還有我,我也同意。”
人群中,又有人陸陸續續舉起手來,怎麼算,他們也不會吃虧,不妨試試看。
蘇末心裏已經笑開了花,但麵上還是盡力克製著,讓自己不要表現得太興奮。
“很好,同意的,可以去村長那裏報名,來年開春,大家一起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