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太過認真的態度計較得失,人生才能有更多的風景呈現。
麵對得與失、順與逆、成與敗、榮與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過程,對結果要順其自然,不必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否則隻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吃虧在當下,受益在未來
如果明知是一件吃虧的事情,你還還盡心盡力的去做麼?可能很多人會說,明知是吃虧的事情還去做,那不是傻子麼!須不知,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吃虧決不虧,惜福才有福!那些隻專注眼前利益,隻看到眼前得失,不肯吃虧的人,反而失去的更多。
其實,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人生一世,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徒然給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當下生活的快樂。有的時候,一件看似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
浙江的商人這幾年能夠快速致富,在全國各個城市都打下了一片天地,是因為他們深深懂得吃虧中的利害關係,世界上沒有白吃的虧,有付出必然有回報。生活中有太多的這種事情,如果過於斤斤計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隻有放開肚量,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吃虧實際上就是一種商業投入,吃虧就是福呀!因此,在他們看來,以“吃虧”贏取聲譽不失為一種精明。
有一位溫州籍商人劉老板,他在陝西銅川開了家機電設備公司。
有一次,一個老客戶來買電器配件,遺憾的是,劉老板找遍了公司的庫存,就是沒有這個配件。但是,這位客戶著急得很,因為拿不到這個配件,他所在的企業就麵臨停工,而停工一天的損失將達5萬多元。
看到客戶如此著急,劉老板一邊安慰,一邊承諾一定在一天之內把貨搞到。
客戶剛走,劉老板便親自出馬打的直奔西安供貨方。誰知,西安也沒貨了。沒辦法,他隻好連夜乘飛機回杭州,然後再叫車趕往溫州老家。
回來折騰一番後已經是清晨四五點了。劉老板不顧饑餓與疲勞,又在溫州聯係相關的生產廠家,結果,在連續聯係了十幾個廠家後,終於讓他找到了這個電器配件。
拿到電器配件後,劉老板火速打車直奔溫州機場,連下車看望一下父母的時間都沒有。
第二天,當他把貨交到客戶手中時,客戶感動得無法言語。
但是,這次生意對於劉老板來說,卻是一樁賠本的生意。因為一個配件才300元,利潤也就30元,但是,劉老板卻付出了3 000多元的交通費。
當然,從表麵上來看,劉老板虧了好幾千元,但是,他卻得到了客戶的信任。第二天,客戶所在的企業就敲鑼打鼓地送來大匾,還帶上當地媒體來采訪劉老板,宣傳他這種一心想著客戶的事跡。就這樣,劉老板吃虧待客戶的消息在業內廣泛流傳,劉老板生意自然是越來越紅火,得到的財富自然比區區幾千元的損失要多得多。
是啊,這就是吃虧在當下,利益在未來的典型事例。華人首富李嘉誠說:“有時看似是一件很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是啊,吃虧也是一種福啊。如果隻顧一時的利益,失去的就會事長遠利益。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主動吃虧的人實在太少,這並不僅僅因為人性的弱點,很難拒絕擺在麵前本來就該你拿的那一份,也不僅僅因為大多數人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爭取長遠大利。還因為“吃虧”不光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睿智。
曾經重組國嘉實業達到借殼上市的北京和德集團,借殼之前是個傳統的進出口公司,從1994年開始,短短三四年間,資產從3個億發展到30個億,主要就是靠魚粉進出口生意。鼎盛時期的和德,是世界上公司進出口魚粉貿易量最大的企業,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5%的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