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滅緣和尚(2 / 3)

行走之時二人雖然沒有交談,彼此卻對對方的實力進行著暗自估測,雙方氣息皆未外露,隻能根據行走時的步伐,呼吸的快慢等細節來判斷對方的修為,經過估測,莫問得出了大致的結果,這滅緣和尚修為與他在伯仲之間,雙方都是在末世期間達到天仙修為的,實力沒有太大的差距。

大殿東側有一片竹林,竹林之中有一條小徑,到得竹林中間,小徑出現了幾條岔路,滅緣和尚走向北側的那條小徑,穿過竹林,眼前是兩間木屋,滅緣和尚上前推開了房門,後退一步請莫問先入,莫問後退謙遜,滅緣和尚先行進門,將鬥笠掛於南牆,轉而放下了禪杖和包袱。

“真人請坐。”滅緣和尚指著窗邊的一處禪台,和尚的房間一般不設座位和床榻,隻有一處打坐的禪台,禪台很矮,既是打坐之處又是睡覺的所在。

“謝過。”莫問擺手說道,滅緣請他進寺是個非常聰明的舉動,常言道惡拳不打笑臉,對方以禮相待,他便不能隨意發難。

滅緣和尚見莫問並不坐下,也不強求,站立旁側等莫問道明來意。

莫問沒有急於說話,而是打量著禪房的事物,和尚將一切事物視為身外之物,故此僧房之中除了必要的誦經生活器皿,不會有多餘的東西,在窗台內側有一盞油燈,油燈裏的燈油已經幹枯,不問可知多年未曾使用過。

房中無有旁物,莫問便將視線轉移到了那柄禪杖上,禪杖是僧人的法器,也是兵器,不過它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在行腳時當做拐杖使用,滅緣和尚的這柄禪杖為黃銅熔鑄,末端多有禿卷,由此可見滅緣和尚曾經多次出山雲遊。

滅緣和尚在等莫問道明來意,莫問卻並不急於說話,看罷房中事物之後扭頭細看滅緣和尚,滅緣和尚年紀在四十歲上下,中等身材,五官柔和,雖然偏瘦卻仍然看得出年輕時很是清秀俊美。

每個人判斷美醜的標準都不一樣,但大體上都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五官柔和的比較順眼,五官生硬或者某一項超出或低於常人的則被視為醜陋,這滅緣和尚的五官就屬於非常柔和的一類,在世人眼裏是個不折不扣的俊美男子。不過也正因為此人的五官沒有明顯而獨特的特征,由此令得他不敢確定此人與他熟識的那個人是不是有血緣關係。

換做旁人,有人如此打量自己,定然會出言詢問,但滅緣和尚卻並沒有主動發問,也沒有主動移開眼神,而是看著莫問的人中耐心等他說話,此舉表明此人是個非常有度的人,若是直視他人眼睛則會被視為有敵意,若是看嘴唇以下就顯得自己無有自信,看口鼻之間的人中是最平和的眼神。

“大師祖籍何處?”莫問隨口問道。

“秦州。”滅緣和尚平靜的答道。

莫問聞言緩緩點頭,滅緣和尚沒有故作高深的說什麼出家人不提祖籍故鄉,此舉令他對滅緣和尚高看了一眼,此人不假。

“真人為何有此一問?”滅緣和尚反問。

“大師與貧道的一位親人口音相近。”莫問出言答道,滅緣和尚既然問了,他就必須回答,如若不然滅緣和尚就不會再回答他接下來的問題。

滅緣和尚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大師乃純陽之身修行?”莫問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