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為何要迷茫?”
“為什麼要迷茫?總覺得我們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應,泥牛入海。總覺得我們離成功的殿堂很遠很遠,沒有過盡千帆的翅膀,所以隻得倉皇逃離。因為迷茫而混沌,因為混沌而徘徊,當痛苦全方位的降臨,語言也變成了一種累贅。於是我們沉默,我們孤獨,我們落寞。寂靜地離開繁華,帶走所有的痛,一個人疼。小心翼翼地僵固著各種神情,生怕一不經意就會泄露了心底的秘密,漸漸的,將快樂和自己一並掉落得越來越遠。不是不想得到,而是看不到得到的契機。於是我們又對自己說:算了吧,下次再努力就是了……”
我點點頭,懂了秋桐的意思。心中虛無,拿捏不定,消極頹廢,就是迷茫。因為迷茫,所以滯留。因為迷茫,所以錯過。因為迷茫,所以失去。最後的最後,待到一種迷茫式的姿態嵌入我們的生活了的時候,究竟是我們糟蹋了生活,還是生活蹂躪了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我們在迷茫……星移鬥轉,世事更替,命運卻為何總在相似的軌跡中輪回?我們開始無力的惶惑:是不是已經無法走出這片迷茫的沼澤了?那就任其沉淪吧……
秋桐接著說:“其實,我覺得,迷茫隻是人生的一個借口。”
“為何這麼說?”我困惑地看著秋桐。
“生活,需要一種安慰來撫摸傷口。一句簡單的問候,一聲簡潔的鼓勵,也許就能夠讓傷口快速愈合。受傷了,找不到出路了,習慣性的等待外界的救贖,等候曙光的出現。在漫長的過程裏,沉澱了所有的耐性之後,就隻剩下了迷茫,並且還信誓旦旦地稱之為順其自然。但是,很多時候,迷茫隻是一種逃避的借口!你,意識到了嗎?答案,從來都不會不請自來。生活,也沒有那麼多的無可奈何。通過索求才得到的慰藉於自己而言是否已經變質為一種憐憫?如果是,那麼對於已經存在的傷口根本就無濟於事,反而雪上加霜。那麼,你是願意在借口裏苟且,還是在匍匐中前進?”
我沉思片刻,說:“或許,在曾經需要抉擇的路口,別人眼裏的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是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卻沒有。仿佛每個方向都阻隔著一股無形的牆,剛想用力衝過去,卻又被彈回來,再換個方向依舊如此。鬱悶,山也重了水也複了,怎麼還不見柳暗花明的那一村?或許,這根本就是老天的捉弄和命運的刻意挖苦。”
秋桐搖搖頭:“錯!其實盲目的思緒才是我們真正的“牆”,執迷於某種盲目,會顛覆了原有的邏輯和蒙蔽了自己的冷靜。尋遍了方向依然沒有方向,捫心自問,每一個方向是否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選擇?如果是隨興而作的決定,那不是選擇,而是敷衍,會碰壁會沮喪是理所當然。這時候的迷茫,就是變相地承認和妥協失敗。正確的做法是,不要過分執迷於失敗的陰影裏,用心去辨別,多聽取周圍的意見。藏巧於拙,用悔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所謂知恥近乎勇,不要讓迷茫湮沒了我們的勇氣。”
我睜大眼睛看著秋桐,半天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