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很能幹(2 / 2)

“怎麼?有情緒?”老黎說。

“不錯,是有情緒……你這些天為什麼一直保持沉默?連句安慰話也不和我說?”我說。

“我看你才是小孩子脾氣。”老黎說:“這麼大的人了,還是男子漢,你就那麼需要我的安慰嗎?”

我沒吭聲。

“這些天,我是故意不搭理你的。”老黎說。

“為什麼?”我說。

“就因為我不想讓你對我形成依賴心理,早晚我會死的,我死的時候你還會活的很好,你應該要學會獨自支撐局麵,學會自我調節心理,學會獨自忍受寂寞和痛苦,學會自己寬慰自己……我不想等我死的時候你有塌天的感覺,我希望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對你是可有可無的。”老黎說。

“這不可能,任何時候你對我都是無比重要的,即使我處理事情不依靠你了,即使我做事對你沒有依賴感,但是在個人情感上,我無法接受你離我而去。”我說。

“願望是良好的,但自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老黎從容地笑了下:“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轉的規律,誰都會有那一天,我也不例外,這是很正常的事,要以淡定的心態來看待。”

我沒有說話,心裏突然很難受。

“我知道你這些天心情很糟糕,精神有些狂躁煩躁,我故意不搭理你,就是要讓你學會冷靜,學會淡定,一個人的心態,最關鍵是要靠自己來調節,隻有早就一個強大的心靈,才會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才會有一個強大的主管世界。”

老黎接著說:“人這一輩子,誰都不可能沒有災難和挫折,災難是成就一個強人的機遇,挫折是造就一個能人的途徑,在災難和挫折麵前,發瘋是沒有用的,狂躁更沒用,衝動是魔鬼,狂躁之下的衝動隻能毀了你自己……要想讓自己任何時候都學會保持冷靜和淡定,就必須要修心……修心,是一門你必須要學會的人生課程……隻有修心,才能養性。”

我看著老黎。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虛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能觀天下之理,定其心能應天下之變。  放寬心胸,容納天下事物;謙虛謹慎,接受天下仁善;平心靜氣,分析天下事情;潛心鑽研,縱觀天下事理;堅定信念,應付天下變化。”

老黎看著大海緩緩地說:“人的一生都會有順有逆,有高有落,有精彩有暗淡。在苦樂人生的旅途中難免不跌倒,但要學會在逆境中前進;難免不失敗,但要懂得接納;難免不被人誤解,但要懂得釋懷。當你把失意委屈憤怒難受放下時,你在丟棄的那一刹那,便會得到一種新的感悟,一種放鬆後的快意。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寬容與平直,達觀與仁慈的心懷去麵對他人,麵對生活,那麼,我們便會擁有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無論在何種境況下都能相安無事,笑傲江湖。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

“你的意思是讓我學會忍了,即使別人騎在我脖子上拉屎我也要忍了?”我不滿地說。

“你這話說明你沒有真正理解透徹我剛才說的意思……人生之中,該忍的一定要忍,當然,無須忍時,則不必忍……何時該忍,何時不該忍,這是個度的問題,修心養性的奧妙之處在於,當你真正掌握了修心養性的真諦,你會知道何時何事可以忍,何時何事不需要忍。”老黎說。

老黎的話讓我有些似懂非懂,我說:“你說,一個人該如何修心養性?”

老黎說:“要想知道如何修心養性,首先你要拋開目前自己的心魔,拋開目前你麵對的煩憂,不要被仇恨蒙蔽了眼睛,要學會用開闊的視野和寬廣的胸懷來看待目前的得與失……要站在整個人生的視野來對待這個事情。”

我不由點了點頭。

“如此……不要老是憂慮明天的事,也不要總是記恨昨天發生的事,而把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幹什麼上。因為憤怒仇恨遺憾悔恨內疚和難過並不能改變過去,隻會使目前的事情難以進行下去……我們對明天發生的事無能為力,想也沒有用;杞人憂天,徒勞無益;惶惶不安,對於事情毫無幫助。記住自己就是生活在今天,而不是遙遠的不可預知的明天。”

老黎繼續說:“還有,要停止猜想,麵向實際。很多心理上的糾紛和障礙,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實際根據的想當然所造成的。你甚至可以暫停思考,多去感受。作為思考基礎的感受,比起思考本身更為重要。沒有感受就無從思考,感受可以調整豐富你的思考。

“要學會接受不快樂的情感,快樂和不快樂是相對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要有接受不快樂情緒的思想準備。如果一個人成年累月總是快樂興奮,那反而是不正常現象。”

我凝神聽著老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