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知道,平總進去後會咬出董事長,而董事長進去後,為了爭取寬大,勢必要立功,要咬出關雲飛,隻是可惜了,雷正的目標沒有實現,因為董事長在進去後,專案組給他的指令是隻準交代提問的問題,不準涉及其他事情,也不接受他的檢舉揭發,據說這是市委的指示,說此案隻能就案辦案,不準擴大化,不準往上延伸……
“我想這其中一定少不了關雲飛的緊急運作,他當然知道一旦董事長要檢舉立功會導致什麼後果……這樣看起來,雷正的目標似乎沒有達到,但是還是會讓關雲飛驚出一身冷汗……
“接下來,雷正進攻的步伐並沒有停止,既然不能借助董事長給關雲飛重重一擊,那麼就要在關雲飛的眼皮底下安插一個自己的耳目,這個耳目就是孫東凱……孫東凱一向和董事長不合,自然在關雲飛哪裏也不會有什麼好印象,他轉而投靠了雷正,在集團一把手的人選問題上,得到了雷正的大力支持。
“而關雲飛也不會善罷甘休坐視自己的領域被雷正占領,於是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大力舉薦市中區宣傳部長和市委宣傳部的一位副部長,這二位都是他的人,任何一個擔任集團一把手,他都不會失去自己的領地……
“因為集團屬於宣傳口,關雲飛作為宣傳部長的意見在市委常委裏還是有一定力度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段時間呼聲最高的人選不是孫東凱的原因,雷正似乎處於下風,孫東凱的努力似乎也要付諸東流……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孫東凱卻牢牢抓住了難得的機遇,在市委書記到集團視察一不小心滑倒的時候舍身用自己的腦袋墊住了市委書記的屁股……
“就這一個舉動,一下子扭轉了整個局勢,博弈的天平瞬時傾斜到了雷正和孫東凱這邊,孫東凱終於如願當上了集團的一把手,雷正也達到了在關雲飛管轄的領域安插自己的人的目的……
“這場博弈,到目前來看,雙方似乎都有得有失,雷正雖然沒有借助董事長的事情一舉扳倒關雲飛,卻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了關雲飛的眼皮底下,關雲飛雖然沒有能夠阻止孫東凱擔任集團一把手,卻也有驚無險過了一關。”
我聽得有些驚心動魄,長出了一口氣,聯想到前幾天關雲飛看孫東凱的眼神,明白了,原來關雲飛對孫東凱是有戒備的。
“這麼說,關雲飛和雷正之間的鬥爭還會繼續下去。”我說。
“是的,所以我說,到目前為止,孫東凱是勝利者,其實,他隻是作為一粒棋子的暫時勝利,今後,夾在高層人物的博弈中,還不知道他最後的結局會怎麼樣呢?別看總編輯最後的安排有些失意,說不定,孫東凱最後的結局還不如那位總編輯。”老李說。
“那麼,在雷正和關雲飛鬥爭的幕後,是不是還有什麼高人?會不會他們也是被利用的工具?”我說。
“這個……就不好說了……官場的關係盤根錯節,複雜得很。”老李意味深長地說。
我突然想到關雲飛對我和秋桐的態度,那麼,他是真的賞識我和秋桐呢,還是想把我和秋桐也作為他的一粒棋子?還是二者都有?
我又想到,老李對關雲飛和雷正之間的鬥爭分析地這麼透徹,那麼,對於李順和白老三之間的鬥爭,他有沒有想地更深更遠呢?在白老三的背後,是不是也有雷正的影子呢?要知道,老李是被雷正算計下來的,老李現在還沒徹底倒,雷正會不會就此放過老李呢?
或者,老李作為旁觀者,能看清關雲飛和雷正之間的鬥爭,而當自己身陷局中的時候,往往會當局者迷看不透想不清呢?
仿佛是驗證我的猜想,老李又說:“官場之間的廝殺,往往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一個人一旦身陷其中,甚至,有時候,即使你知道有暗箭,卻往往難以躲避,因為你不知道這支暗箭何時發射,甚至,你眼睜睜看到暗箭向你射來,卻躲不開,因為這支暗箭的速度和力量不是你能想到的。”
我說:“難道,就不能提早閃開,或者,給予回擊?”
老李苦笑一下,說:“人到了一定的地位,總是不舍得很多東西,放不下很多東西,看不開很多東西,總是會存在僥幸心理,希望對方會放過自己,希望那暗箭不會發射出來……至於回擊,那需要資本,當你失去了博弈的資本的時候,你是沒有足夠回擊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