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請從今日始”應該成為我們的行動格言,應該用智慧開掘今天的寶藏,用汗水開發今天的生活。“努力請從今日始”不僅是人才的成功之道,而且是任何有作為的人在不同的領域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
著名作家兼戰地記者西華?萊德講敘說:
“當我推掉其他工作,開始寫一本書時,心一直定不下,我差點放棄一直引以為榮的教授尊嚴,也就是說幾乎不想幹了,最後我強迫自己隻去想下一個段落怎麼寫,而非下一頁,當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個月的時間,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寫以外,什麼事情也沒做,結果居然寫成了。”
“幾年以後,我接了一件每天寫一個廣播劇本的差事,到目前為止一共寫了2000個劇本。如果當時簽一張‘寫作2000個劇本’的合同,我一定會被這個龐大的數目嚇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隻是寫一個劇本,接著又寫另外一個,就這樣日積月累真地寫出這麼多了。”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從不去想未來,因為它來得太快了。”聰明的人,不會太多地停留在昨天,也不會太多地幻想明天,而是牢牢地把握住今天。因為他懂得時間不因為回憶而增加長度,時間也不因為人的幻想而增加厚度。時間是公平的,富人、窮人,在時間的麵前都是平等的。所以,對於來去匆匆的人生,自己要有一個堅實的信念。
努力請從今日始,不要想著明天再彌補。許多人也知道時間珍貴,可總是抓不住,這是什麼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往往隻寄希望於“明天”。他們幹一番事業的願望總在設想階段。好像一粒種子,在手裏老是掂來掂去,總沒有機會播到泥土裏讓它生根、開花、結果,最後種子壞了,再也種不下去了。皮魯克斯說:“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時候即投人工作。”
1871年的春天,英國醫學院的學生威廉斯勒不明白應該怎麼處理遠大的理想和具體的身邊小事,一個人應該有怎麼樣的做事態度才能成功。他的老師的一句話讓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最具體的事情。”他這才恍然大悟:是啊,不論多麼遠大的理想,都需要一步步實現啊;不論多麼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壘起來啊。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威廉斯勒開始埋頭讀書,兩年以後,威廉斯勒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來到一家醫院做醫生。他認真對待每一個患者,對每一次出診都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了當地的名醫。幾年以後,他創辦了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態度貫徹到每一個細節裏。許多專家學者慕名來到他的醫學院工作,使他的學院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醫學院。威廉斯勒總是告訴他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把你手邊的事情做好,這就足夠了。
如果我們有夢想,就該腳踏實地做我們該做的事情。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把想做的都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行動構築成功的基石,沒有行動的計劃永遠都隻是空談。隻有把握今天,才是人生的絕對哲理!往日的遺憾可以用今天的成績來彌補,明日的風景可以用今天的匠心去栽培。
我們還在等待什麼?讓今天的事今天就做完,現在要做的事馬上就動手,成功屬於立即行動的人。比爾?蓋茨說:“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當‘立刻去做’從潛意識中浮現時,立即付諸行動。”隻有行動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才能登上成功的列車。
沒有資曆沒關係,有業績就可以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在於我們現在的地位是多麼卑微,不在於我們手頭的工作多麼微不足道,隻要不甘心平淡,那麼我們終有揚眉吐氣的那一天。
很多年輕人在擇業時都非常盲目,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無非就是“年薪多少”、“工作時間長不長”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95%的人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從這個工作中你獲得提升的因素有哪些”。你的追求不要隻局限於滿足生計,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千萬別這樣對自己說,工作就是為了掙錢。你要看到比薪水更高的目標。
剛剛步人社會,我們的起點也不高,也許正在做一個不起眼的工作,地位低,收入少,被人看輕,不受尊重。但是,重要的並不在於我們現在的地位是多麼卑微,不在於我們手頭的工作多麼微不足道,隻要不甘心平淡,隻要心中有想法,隻要不想局限於這狹小的圈子,隻要渴望著有朝一日突破這一現狀,那麼我們終會有揚眉吐氣的那一天。
世界青年成功學會副會長吳甘霖給一家傳媒機構的員工做了“如何成為最能給單位創造效益的員工——金牌員工7項訓練”的培訓,最打動大家的理念之一是“新敬業精神與績效思維”。他提出,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敬業不單是如老黃牛兢兢業業,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創造績效,這樣才會贏得個人價值與企業績效的“雙贏”。“隻有你為企業創造最大的財富,企業才會給你最大的機會”。
青年人要隨時隨地注意本行業的門道,而且一定要研究得十分透徹。在這一方麵,千萬不能疏忽大意、不求甚解。有些事情看來微不足道,但也要仔細觀察,有些事情雖然有困難險阻,但也要努力去探究清楚。如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清除事業發展道路中的一切障礙。無論目前職位多麼低微,汲取新的、有價值的知識,將對你的事業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