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態成就女人一生的幸福19(1 / 3)

對待生活的心態 女人命好不如心態好

現實生活中,假如一個女人不懂得心疼自己和善待自己,在某些時候會把自己搞得很被動或者是狼狽。這樣的女人不是一個好命的女人。

前不久,小雅在某座城市的圖書館的休息室喝咖啡時,偶爾看見一位女人,於是,小雅再也無法將視線移開了。她穿著一件鬆鬆垮垮的外套,真像是她爸爸的衣服,不知道是不是剛剛睡醒,頭發淩亂得像雞窩,鼻子上架著一副厚重的眼鏡。麵對這樣的一個女人,小雅大發感慨,在如今打扮時髦的女人中間,她不修邊幅的裝扮顯得格格不入,但真正抓住小雅視線的是她的行為。她正麵對牆壁站著,在吃一盒從家裏帶來的冷飯!當然,休息室裏還有很多空位置。也許,她是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吃盒飯的樣子吧!所以,才跑到人少的休息室裏,背對著別人吃飯。可能她是個除了自己的目標之外,對其他任何事都不關心的女人,也可能她連學校餐廳便宜的飯菜都買不起。但是,不管有多少種假設,小雅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

女人命好不命好,與自己的處境有關,但也會因為不好的待遇而改變自己的處境。如果周圍有很多人抬舉她,那麼她也會變得信心十足。但如果自己都不善待自己的話,她的命運不會好到哪裏去。

女人為了改善自己的命運,首要的任務就是獲得自主的經濟能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讓自己感到悲慘和狼狽。站在牆壁前盒飯便當的她,也許是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但是,狼狽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並不是說要像個流浪漢,才能讓她專心學習,也不是帶便當就會受到他人指指點點,為什麼不在溫暖的休息室裏,找一個座位舒服地吃一頓飯呢?就算她有吹著冷風吃飯的獨特愛好,那也用不著這樣自卑。把自己推到狼狽的境地,她也許這一生都會在坎坷和不安中度過。

有一些女人喜歡用年輕時的幼稚思維,將自己逼到極端的境況,從而體會快感。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的確有許多女人,讓自己身處悲慘的境遇,卻硬要說是在體驗人生的過程。有時,她們也會把這種行為稱作“體驗貧窮”。但是,這種“體驗貧窮”的女人,很容易一輩子都過著苦命的生活。其實,人生的能量,不能夠白白浪費,虛度光陰。女人一定把自己當作貴族,這和人們所厭惡的“公主病”不一樣。公主病帶著一種要求別人侍奉自己的自負感,而把自己當作貴族,是讓別人主動來侍奉自己。愛自己也要像愛戀人一樣,需要適當地“表達”出來。就像戀人為自己準備了一桌可口的飯菜,或者送上精美禮物時感到的幸福一樣,愛自己的心情也隻有用行動表現出來,這樣才能夠增強本身的自尊心,進而加強自信心。

麗麗是一家雜誌社的記者,雖然工作非常自由,她卻從不散漫懈怠,對待比自己年少的晚輩,也從來都是以禮相待。她積極地賺錢,時刻都在證明她是一個有錢的女人。因此,人們對她的態度自然不敢過於隨便、敷衍。更為神奇的是,雖然麗麗算不上美女,但人們愈看愈覺得她漂亮。麗麗從來沒有向別人炫耀過自己的外貌,但人們都像被催眠了一樣,沒有一個人不說她是個大美女。雖然麗麗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一個美麗且能力出眾的人,但是她深切地自信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以至於周圍的人也對她秉持肯定的態度。

雖然麗麗30多歲仍未結婚,但她並不在意公司同事的非議,最終嫁給了一個比自己更有錢的男人。現在,麗麗的事業和家庭都發展得不錯,生活得十分精彩。朋友們紛紛稱讚麗麗是一個好命的女人。

麗麗所獲得的一切並沒有超過她應得的,她努力工作,努力賺錢,隻不過是長期把自己當作貴族一樣努力生活著,最終得到了做真正貴族的機會而已。

人的心胸就像是個容器,它有多深有多寬,就能裝進多少東西。女人千萬不要被“生活要樸素”這類忠告所迷惑住。為什麼明明渴望名譽和財富兼得的人生,卻又把它們當作過分的欲望需求?這種雙重性格正是折磨女人的原因。如果你渴望成為一個有錢的女人,不要認為隻有好命的女人才能得到,而要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夠得到。隻要有運氣,每個女人都可以擁有金錢和王子。當然,前提是你要先把自己當作貴族來對待。同樣,女人除了在經濟讓自己成為貴族,在生活上也要讓自己成為貴族。從現在開始,試著偶爾為自己做些可口的佳肴,在辛苦賺錢之後,給自己買點禮物作為補償。不要模仿市井小人的行為,也不要胡亂穿著、打扮,總之,一個女人不要讓別人看低自己。這並不是教你傲慢到讓人討厭,而是教你怎樣善待自己,讓你成為一個瀟灑的、四處都受人尊重的人。

一個女人隻有相信自己是一個命好的女人,並把自己當做貴族來對待,她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最命好的女人。

樂觀的女人會過得更快樂

每一個女人都要學會做一個樂觀的人,在磨難麵前,不要膽怯,不要退縮。女人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勇敢去麵對,學會善待生活,細心去感受生活本身充滿的歡樂。一個樂觀的女人,不管在什麼條件下都能揚起希望的風帆,能將生活點綴得豐富多彩,都能成為一個萬事如意的好命女人。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樂觀的女人會過得更快樂、灑脫,她們在自己過得愉快的同時,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歡樂和陽光,這樣的女人會成為好命的女人。相反,悲觀的女人不僅自己過得不開心,也會影響周圍人們的情緒,她們的悲觀讓別人的歡樂也有了負擔。這樣的女人必然會一輩子苦命。樂觀的女人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夠應付自如;悲觀的女人卻總是碰釘子。然而,最值得關注的一點在於悲觀是她們自己願意的,或者說是她們自己選擇了悲觀的生活方式。

樂觀的女人在麵對生活的壓力時,會保持樂觀的心態。因為她們知道,這是一根堅強的支柱,上帝不會因自己的長籲短歎、憂心忡忡而產生憐憫。相反,保持樂觀的心態、頑強的意誌則會支持自己擺脫困境,度過難關。樂觀的女人在麵對事業的挫折時,她們的樂觀心態就是一股強勁的力量。

馬小燕自小聰慧過人,又因為家裏有經商的傳統,所以在商業上很早就展露出罕見的天賦。由於姑夫很喜歡她,在她9歲時就把她接到了深圳上學。在深圳,她的姑夫成功地經營著一個食品加工廠。

在深圳,除了正常的學習時間外,馬小燕常在放學後跑到姑夫開的工廠裏玩。她尤其喜歡看工人們烤製糕點和糕點師設計圖案。這段時光在馬小燕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了靈性的種子,為她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1年5月,姑夫給馬小燕買了一盒橡皮泥當玩具。她非常高興,但是她沒有捏些花花草草的東西,而是捏了一些糕點的圖案。這令姑夫感到非常驚訝,就詢問她是什麼時候學會的。她說就是在車間和設計部看會的,姑夫馬上意識到這其中的商業價值。第二天就把她的“作品”帶到了工廠,交給設計師,讓他們好好研究,因為他認為孩子更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設計師通過她的作品可以設計出孩子們更喜歡的糕點樣式。

馬小燕在食品方麵的突出表現使姑夫越來越覺得她是個可塑之才。因此,在她14歲的時候,在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後,姑夫把她送到了日本學習深造,因為日本是一個食品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在日本的一年時間裏,馬小燕不論在食品的專業技術方麵還是在管理方麵都受益匪淺。

1995年8月,馬小燕回國了,姑夫安排她做了設計部的經理,月薪為1500元。這時,她才15歲,但是她已然屬於令人羨慕的白領階層了。就這樣馬小燕輕鬆而愉快地幹了三年時間,在姑夫的廠子裏磨礪出了一身的膽識。盡管她的工資很高,姑夫對她也很好,但她還是準備自己創業。1998年5月,在馬小燕18歲的生日宴會上,她向姑夫“辭職”,說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想法。姑夫無法說服她,隻好順著她的意思。當然,他根本不信馬小燕有這個能力。因為開工廠千頭萬緒,不像一個設計部輕易就可以搞定的。不出所料,七八個月過去了,馬小燕的“單飛”行動依然沒有什麼聲響。

1999年3月,馬小燕去外地遊玩,那是一個深圳落後的小山村。在一個村莊裏,她發現了不少空置的廠房。她突然靈機一動,認為要是把食品加工廠建在這裏應該是可以的。於是她找到當地的村委會,說自己想租房開廠。村委會的人看著瘦小的馬小燕,讓她不要瞎胡鬧,不耐煩地叫她回去,喊大人來談。馬小燕很生氣,拿出自己的身份證給他們看,並且她說自己年滿18歲已經是大人,自己就是來創業的。對方看她確實不像在開玩笑,才和她認真地談了起來。最後馬小燕以1000元/月的租金租到了一間廠房。廠房雖然很小,但馬小燕認為已經夠用了。回到家後,馬小燕高興地將消息告訴姑父,姑父卻說那個地方他知道,一是太閉塞,銷路不容易打開;二是治安狀況很差,會影響生產,勸她不要去冒險。馬小燕說沒事的,您就別管了。姑父見她鐵了心,沒辦法,隻好借給她10萬元,聲明如果生意失敗,他就不要這錢了,算是給她做設計部經理時的獎金;如果生意好,再把這10萬元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