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年·忙年·年事(1 / 3)

《紅樓夢》第十八回寫元春省親前的準備工作雲:

本上之日,奉旨:“於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貴妃省親。”賈府奉了此旨,一發日夜不閑,連年也不能好生過了。

最後一句,加重說明了賈府的忙碌,也特別可以看出對過年的重視。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現在雖然過舊曆年已改稱“過春節”,內容簡單多了,但仍然要買些年貨,最起碼江南人家還要吃頓年夜飯;北方人家,還要吃頓煮餑餑,通稱包餃子。可見這古老的風俗,影響到民間,多麼悠久而深廣了。

“年”字,按古文的寫法,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腳向四麵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據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爬蟲,一歲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度過了,因此燒一堆篝火,弄一些好東西大家好好吃一頓,以資慶祝,這就叫做“過年”。先民故事,代代流傳,漸漸大概這種爬蟲沒有了,而這天吃好東西以示慶祝的故事依然存在,這些變成純粹的歡樂慶祝,又和歲首聯係起來,春王正月第一天,元旦,這種歡慶吃喝的事,就不是慶祝沒有遇到可怕的爬蟲,而是歡慶除舊迎新的歲首,這就變成後來的“新年”和“過年”了。

《紅樓夢》各回書中,寫到過年的很多,而著重描繪,專寫過年的則是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第五十三回雲:

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和鳳姐兒治辦年事。

第五十五回開頭雲:

且說榮府中剛將年事忙過,鳳姐兒因年內年外操勞太過,一時不及檢點,便小月了。

前者是“治辦年事”,後者是“將年事忙過”,在這兩句話中間,夾著洋洋灑灑,將近兩萬字的花團錦繡的好文章,不唯將榮、寧兩府過年的情況寫的如火如荼,躍然紙上。而且也生動地記錄了二百多年前過年的生活細節,是研究風俗史的好材料。

前引兩句話,中間隔著一個半月多的時間,開頭是臘月初,結束是正月十八,而尚有“親友來請,或來赴席的,賈母一概不會……”可見正月十八之後,新春飯宴,請吃春酒,尚時有舉行者。這是“過年”的餘波,一直拖拖拉拉,到二月二“龍抬頭”那天為止。可見昔時所說“過年”,差不多年前、年後,陸陸續續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從氣氛上講,過年大概要表現在忙亂、歡樂、哀愁三個方麵。《紅樓夢》中說“治辦年事”,“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賈珍說:“真真是別叫過年了”,“不和你們要,找誰去”,以及榮府家宴所敘,“當下人雖不全,在家庭小宴,也算熱鬧的”等等,都從文字表麵,從文字背麵,充分表現了這三種過年的氣氛。忙亂是事情多。在經濟方麵,欠人家的要準備償還,人欠的要準備索取,商號、人家一年的收支要結算,過年的費用要籌措;在家庭方麵,要買年貨,要做新衣,要辦年菜,要準備敬神祭祖,要安排送禮拜年請客,等等;在社會上各種娛樂活動,都在積極籌備,各寺廟也都在準備各種敬神活動。總之,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都圍繞著年事忙亂,所以賈府中“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歡樂的氣氛自然表現在整個社會上,表現在萬象皆新上,表現在家庭團圓飲宴上,表現在種種娛樂活動上,而更多的則表現在兒童身上、青少年身上,似乎古今同出一轍,《紅樓夢》中自然也是如此。

哀愁方麵那就多種多樣了,“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團聚之家歡樂是普遍的,“萬裏未歸人”之家的哀愁就是孤獨的。有錢還賬,有錢過年的人家是歡樂的;那無錢還賬,急著發愁過不去年的便是無限憂傷的。大人發愁過不了年,而孩子不懂,天真地企戀於過年的歡樂,這就更是無限淒涼的情景了。這樣在過年歡樂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在不同程度地焦急著、憂慮著、甚至哀傷哭泣著……比如烏進孝作為寧國府的莊頭向賈珍交租時,賈珍說他繳納的少,說他打擂台,說“這夠做什麼的”等等,這是在賈府字麵上的文章。如果想的遠一些,烏進孝在莊子上挨家挨戶逼迫收租時,有多少寒門小戶、孤兒寡婦因為交不出三五鬥租米、一兩八錢銀子,被逼得走投無路,小則節衣縮食,大則借債典當來湊錢交租子呢?從幾十家、幾百家人家聚斂來的這些錢、糧食、山珍海味,送到寧國府,賈珍嗔怪烏進孝,嫌少,說是“真真是別叫過年了”;那麼,那些被逼迫交租金、租米、山珍海味的小戶莊稼人,又如何過年呢?這就是前麵所說過年期中濃厚的哀愁氣氛。舊時代過年時,普遍又有“急景凋年”的說法,可見過年之不易了。

《紅樓夢》所寫過年,大體說是那時北京過年的風俗反映。比如說過年忙碌吧,似乎就與現在大不相同。《日下舊聞》引明人《帝京歲時紀勝》雲:

臘月,諸物價昂,蓋年景豐裕,人工忙促,故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諺。高年人於歲逼時,訓飭後輩,謹慎出入,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平抓”之諺。

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風誌》雲:

凡年終應用之物,入臘,漸次街市設攤結棚,謂之躥年……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也許有人問,過年隻是正月初一一天,頂多包括除夕、除日,以及前一天晚間,即江南所說的大年夜、小年夜,以及正月初二、初三,最長也不過三五日,如前所說拖拉一兩個月,都做些什麼呢?首先在這年前、年後一個半月甚至兩個月中間,還有好多零星節日,來湊這一時期的熱鬧,不妨按日程略加細說。

這些日程在《紅樓夢》中也都有反映。一進臘月,初八日是臘八,要吃臘八粥,饋送親友,即第十九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寶玉說林子洞故事所說的。這故事早在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就有明確記載:“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此風一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延續著,可見其源遠流長了。京師舊俗,臘八日還要以蒜浸醋,至元日蘸煮餑餑(水餃)食之,謂之臘八醋、臘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