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逆向思考 公正的砝碼
有一天,上帝想研製一種能衡量人世間公平的東西,他費盡心思,終於研製出了一種叫天平的東西,他想借此來衡量人世間的公平,並絞盡腦汁地想尋找一種最標準最公正的砝碼。
上帝想了好久好久,始終想不出用什麼做他的砝碼,他隨手撿了幾粒石子放在天平盤上,可是,放上去的石子忽輕忽重,每一個石子自身的“不公平”導致了“公平”的難以衡量。再找其他的物體,仍然不行。
但這樣並阻礙不了上帝尋找砝碼的恒心,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尋找下去,終於,他發現了克拉是一種奇妙的植物種子,它自身均勻、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不少。於是,上帝毫不猶豫地選定克拉作為天平的砝碼,用以衡量公平。後來,鑽石誠心誠意地向上帝申請,讓克拉做它的單位。
鑽石非常聰明,它知道,如果沒有什麼來衡量自身的重量,就算再珍貴又有什麼價值呢?而公平的價值與意義又遠遠超過鑽石本身。
克拉自身是公平的,是絕對的,它隻有0.2克的重量,克拉雖小,可卻是永遠都不能忽視的珍貴。
成長感言:這個世界沒有永遠成功的幸運兒,與其期盼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不如在心間播種一粒克拉,長出公平的種子。
鳥窩的啟示
有兩隻鳥,以前,他們的關係特別要好,可是有一天,他們發生了一點矛盾分開了,有一隻住在山上,有一隻住在山下,有一天,他們在山腳下相遇。山上的鳥說:“我的窩剛搭好,參觀參觀吧。”山下的鳥跟著去了,一看:什麼鳥窩?不就是光禿禿的石縫裏放著幾根幹草嗎?
山下的鳥說:“你這算什麼鳥窩,跟我看看我的鳥窩去。”山下的鳥帶著山上的鳥來到一家富人的花園。
“這就是我的窩,美不美啊?”山下的鳥說,山上的鳥望了望,哪裏看起來真的很美,很舒服。一隻精致的木製鳥窩懸掛在紫荊樹梢,那窩左右有窗,門麵南而開,裏麵鋪著厚厚的棉絮。
山下的鳥很自滿的說:“我的窩之所以這麼漂亮,是因為我有美麗的聲音和漂亮的羽毛,找個靠山是非常容易的。假如你願意,以後我給你說說,搬這兒來住。”
山上的鳥一直沒有作聲,抬起頭,煽動者翅膀飛向了高山上。永遠都沒有飛回來過。
幾個月後的一天,山上的鳥正在石縫的窩裏睡覺,聽到門口有叫聲,伸頭一看,是山下的鳥正狼狽地站在那兒。它身上的羽毛已不周全,哭喪著臉對山上的鳥說:“富翁死了。他的兒子繼承了花園,把我的窩給拆了。”
人生在世,沒有比依附別人更令人氣短的了。當今社會你誠然不能完全脫離社會和他人而生活,但你不能一味地攀援在社會或他人身上。山下的鳥依附於富翁家的花園和花園中的紫荊樹,依附於富翁的垂愛,然而它敵不上石縫中的幾根幹草。
人隻有在人格上獨立自主,隻有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紮根,才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綠蔭,才會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才能完成自我生存的價值。
成長感言:依附是一種自我埋沒,在人生的過程中,它是一場削價行動。
讓意外變成美好的開端
在古老的埃及,有一天,一位富翁要宴請賓客,這當然是廚師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然而就是這樣異常重要的場合,一位廚師竟然不慎將一盆油灑在炭灰裏。他一邊深深自責,一邊將沾滿油脂的炭灰捧出去。當他洗手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平時最令他頭疼的油汙,這一次竟然清洗得又快又幹淨。聰明的廚師沒有讓這個機會溜走,他馬上叫來其他廚師也用這種炭灰洗手,結果自然洗得又快又幹淨。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肥皂竟在“失誤”中出現了。
這也許隻是個美麗的失誤,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很少見的,那麼我們不妨來看另外一個故事吧。
在美國的一個酒吧裏,有一個專門為客人倒酒的夥計叫芬迪,他的工作就是把供酒商送來的酒,按品種倒入相應的大缸裏,再賣給客人。他做得很認真很小心,因為這個工作是他和他臥病在床的母親的唯一經濟來源。但是不幸還是出現了。有一次,他實在太疲憊了,迷迷糊糊中竟把酒倒錯了缸子,兩種酒混在了一起。他醒悟過來後臉色煞白。他非常清楚這種名貴酒的價值,他也清楚現在等待他的隻有被炒魷魚和罰款。
就在這時,他的對班正好來接班,可是正巧有客人要酒。因此,那位不知情的夥計就把弄混了的酒舀了一杯給他。奇跡就這樣出現了。顧客喝了這種弄混了的酒後竟然讚不絕口。“為什麼不能把不同的酒混在一起,調成另一種別有風味的酒呢?”喬治突然靈光一閃。隨後他不斷地試驗和調製,一種口感獨特,顏色瑰麗的酒——雞尾酒,麵世了。它一出現,就成為顧客們的新寵,喬治也因此成為讓人羨慕的富翁。
成長感言:
失誤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失誤導致的事實我們不應該逃避,也不是懊悔,更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勇敢地正視它,從中找到通往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