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大雪荔挺出。亥時。
元帝風光下葬。
此時飄起了細碎的雪,紛紛揚揚灑下來。如同碎絮一般落在閣樓亭台上。大殿前的廣場上,文武百官如數整齊排列,處處是觸目的白色,連綿的白帛隨風飄揚,更襯得幾分蒼涼。
高台之上,劉煥一襲白袍身披孝服。負手迎風而立,深邃的雙眸比飛來的寒雪還要冰上幾分。原本素愛玄色的他,穿上白衣也顯得如此英挺,隻是那份淡漠變成了冰冷。
元帝駕崩之後,劉煥已經迅速控製了整個京師。現在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算劉昭已經接到消息,他也無法在此刻趕回來。他知道,要把握時機,讓一切成為定局。劉煥嘴邊噙著一絲淺笑,仰頭看著連綿幾日未曾停歇的雨。父王,您不能怪我,怪就怪您對我們母子的無情,怪您沒有慧眼,不知誰才是君臨天下。怪就怪您,在那日告訴我,你有意傳位於十一。
他俯視著文武百官,麵上哀容,哭嚎一片,就差躺在地上不起了。劉煥心裏一聲冷哼,幾人真心?他揮了揮手,一聲響炮直射天空。隨即所有人都不再發出聲音,看向了台上玉立的男子。
劉煥嘴角勾勒起若有若無的笑意,他負手而立衣袂翩翩,一派君臨天下的氣概。“如今先帝駕崩,一切軍事要政還需處理。不知各位大人如何看待?”
眾人三三兩兩密語起來,卻見莫齊言站出了行列,莫齊言環顧眾人朗聲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大熙局勢仍然不穩,不可沒有領袖啊。各位大人,你們說是不是?”他揚聲問,有眼色的大臣紛紛複合:“是是是,莫將軍所言極是。”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些政事還需要有人打理。”
“可不是嗎?先帝在時,最勤勉於朝政。這朝事萬萬不可耽誤了。”
不禁微微點頭:“罷了,罷了。眾位大人。且聽本王一言。現在先帝已去,萬事還需有人做主。需選出一任明君來打理國事。本王在這裏就自薦了,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王爺文韜武略,見多識廣。自然是最佳的人選。”莫齊言作揖道:“臣以為,王爺是最佳的人選。臣,鼎立支持您。”
劉煥微微頷首,看向眾人。眾人當然是不能讓這功勞被莫齊言一人給占了,連忙應和:“是是,王爺曾為大熙立下大功,自然是最佳的繼承人。”
“王爺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如果王爺登基,我們大熙一定是國泰民安呐。”
…….
劉煥含笑默默不語,瞧了瞧這說話的和不說話的,慷慨激昂的一言不發的。心裏描繪出了一張譜。他笑笑,揚聲說道:“既然各位如此說,那麼本王就……”
“慢!”劉煥話未說完就被人硬生生打斷。劉煥眼眸冰涼循聲望去,卻不由得愣住。他微微攏眉,五分惱三分不可置信兩分淡漠。他靜靜盯著這個緩緩走來的人,而這人亦是靜靜盯著他,冰與火的對峙。
眾人不由得讓開了道,卻不由得議論紛紛:“這不是頌王殿下嗎?大軍不是五日後才回京嗎?”
“太好了!頌王回來了!”
“天啊,這下子可怎麼辦啊。”
劉昭連續奔波了五天五夜,不眠不休。此刻白色衣衫有些淩亂,染了些塵埃,可他那脫塵於世的氣態悠然自得,不見狼狽神色。他此刻登上了高台,與劉煥對視良久,終是抿唇一笑:“八哥,這麼重要的場合。也不知會十一一聲。”
劉煥亦笑了:“十一的速度真是快,遠遠超過了本王的預想。”
劉昭微微側身,看向場中央的靈幡在風中飄揚,眼中是點點難盡的哀傷,喃喃道:“父王,兒臣來遲了。兒臣……沒有見上您最後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