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後記(1 / 1)

一份喜悅,一份忐忑。

沉甸甸的書稿終於付梓,如釋重負,有一點喜悅;又有如家長,對孩子寄予莫大期望,但尚不知未來到底如何,未免忐忑。

回首六個多月的實踐,看到十餘名參加我們“九牛訓練營”的大學生在茁壯成長——他們的愛心、信心與責任心在增加,他們的綜合水平在提高,他們的行為模式在改變,而且他們正在對自己的微環境產生細微的影響,他們開始進入國家民族希望的境界。盡管歲月仍將錘煉他們、考驗他們,無人現在可以作出斷言,但他們已經展現的愛心與責任心讓年長的我們開始感到放心。其實,這才是喜悅真正的原因。

一本書,不應該寄托太多的期望。慚愧的是我們還未能完全做到——我們期望這本書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方向標,一個加油站,一個……為社會提供一點正能量。至於實際效果如何,有待時間的考驗。這大概是未免忐忑的根本原因。

這本書,由張弼君董事長發起,希望把他多年來為大學生義務講座與培訓實踐擴大與放大;這個願望與浙江萬裏學院副校長(時任校長助理兼商學院院長)閆國慶教授一拍即合。機緣巧合的是仲鴻生教授遠道而來,恰逢起步,於是共襄此舉。同時,張弼君董事長的助手徐捷副總經理與閆國慶教授的助手殷軍傑老師也一直參與組織、培訓與寫作、定稿。

一次次講座,一次次討論,一次次修改,一個個不眠與少眠之夜,沒有人覺得煩,沒有人叫苦叫累;參與其中的大學生親曆字斟句酌的過程,學到了嚴謹,看到了嘔心瀝血,也體悟到責任——今天的與明天的。

全書的架構多有調整,定稿時還多次忍痛割愛,刪除了許多可有可無的內容,以求精煉,也為讀者節省時間。陳俊、戴玲麗、金劉瓊、王張豐瑩、楊策翔、張軍濤等全程參與了講座錄音的整理、資料收集與寫作。前言與後記由仲鴻生撰寫。全書由張弼君、閆國慶、仲鴻生通稿。

衷心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編輯吳偉偉老師的辛勞,她為本書的寫作付出了極大的熱情,從本書書名與大綱的確定到內容的寫作,不知有多少個深夜,她在本書微信群中與作者傾心交流互動,耐心細致地提出寶貴意見。衰心感謝寧波關鍵點谘詢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江偉先生、《江廈財經》雜誌主編柴新仁先生、財經作家馮洪江先生,他們對全書的內容進行了嚴格的把關,對部分內容進行了深度的修改。衷心感謝王盼、葉丹妮、劉子文等,他們仔細地閱讀了本書的初稿,認真地提出修改意見。衷心感謝任飛飛、應該、陳智毅、劉佳祥、韓煜煒、袁一嘉、林曉、王培民、陳駒等,他們參加了我們“九牛訓練營”的講座的錄製以及課堂的討論。我們還要衷心感謝引用的書刊與網絡的作者與編者,我們盡可能將其列入參考文獻中,如有疏漏,敬請指出,我們當在再版或網絡版上彌補。

我們非常歡迎各位讀者,尤其是大學生讀者,批評本書,更歡迎提出再版的修訂意見與建議。凡是有價值的意見或建議,不論采納與否,本書再版時,一定按所附的地址寄送新書,以表謝忱。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