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肯尼迪家族的家訓(1 / 2)

愛爾蘭島是英國西部的一個海島,占這個海島大部分麵積的就是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共和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但現在已獲獨立。大約在一百多年以前,愛爾蘭地區流行一種不知名的植物病,這種病傳染性極強,馬鈴薯無論是長在田裏還是貯藏在倉庫中,都有可能被感染到,而且蔓延的速度很快。馬鈴薯隻要感染這種病,立刻就會腐爛,導致馬鈴薯歉收。當時,馬鈴薯是愛爾蘭人民的主食,為了逃避饑荒,許多愛爾蘭人就橫渡大西洋,到美國東部去謀生。

當時,愛爾蘭人麵臨饑荒,不幸的是又流行傷寒,死亡的人數實在多得驚人。愛爾蘭人是一個很有耐心、工作認真的民族,但是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天災卻束手無策。人們紛紛離開這個被上天詛咒過的地方,到別的國家求生。為了出外謀生,他們賣掉了祖傳的田產,帶著一些現鈔,買了橫渡大西洋的船票。“到了美國之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這群懷抱著夢想與不安的愛爾蘭移民中,有一個就是約翰·肯尼迪的曾祖父。

1963年6月,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前往愛爾蘭共和國進行訪問。肯尼迪訪問愛爾蘭共和國並不是國事訪問,而是私人關係的訪問,因為愛爾蘭島曾是肯尼迪祖先的故鄉。

終於,人們期盼的這一天到來了。肯尼迪總統如願以償光臨了這個小城鎮。為了歡迎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紐羅斯鎮起了很大的騷動。穿著白禮服的孩子們興奮得漲紅了臉,排出整齊的“歡迎”字形,歡迎的隊伍中舉著大大小小的旗幟,有的旗幟上寫著“歡迎回家”,還有的人竟然歇斯底裏地唱起肯尼迪總統最喜歡的《愛爾蘭之歌》,不一會兒,就有許多人大聲唱道:

我們是威克斯福德的好男兒,

切斷令人憎恨的鎖鏈,

為了解救祖國,

讓我們心連心手牽手共同奮鬥!

對於這種發自心底的、毫不矯揉造作的大合唱,肯尼迪總統聽得入了神,當歌聲結束時,這位年輕的總統還意猶未盡地說:“對了,還有一首叫做《由威克斯福德來的人》的歌,我也很喜歡,可是歌詞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這時站在人群中的一個小孩聽了總統的話,立刻從口袋中掏出一張寫著那首歌詞的紙片,怯生生地遞給總統。總統高興地接過紙片,然後跟孩子們一同唱起這首歌。這一刻,無論是總統還是村子裏的人,都無比感動,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肯尼迪總統還在村民麵前作了一次簡短的演說,他說:“我非常高興能來這裏訪問,回想起來,自從我們家搬離這個地方到今天已經有115年,經曆了三代人了,兩地相距6000英裏。我的曾祖父離開家鄉後,越過大洋在彼岸的波士頓開了一家桶店。當時他老人家除了虔誠的宗教信仰對自由的信心之外,一無所有。我們有幸成為他的子孫,現在我可以驕傲地告訴各位,對於曾祖父的遺產,我們將視為最珍貴的東西繼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