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完成了在本書一開始時就提出的內容大要。我們已經說明清楚,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的閱讀。閱讀時越主動,就讀得越好。
所謂主動的閱讀,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我們也指出在閱讀任何一本書時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不同種類的書必須怎樣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也區分並討論了閱讀的四種層次,並說明這四個層次是累積漸進的,前麵或較低層次的內容包含在後麵較高層次的閱讀裏。接著,我們刻意強調後麵較高層次的閱讀,而比較不強調前麵較低層次的閱讀。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因為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分析閱讀可能是最不熟悉的一種閱讀方式,我們特別花了很長的篇幅來討論,定出規則,並說明應用的方法。不過分析閱讀中的所有規則,隻要照最後一章所說的略加調整,就同樣適用於接下來的主題閱讀。
我們完成我們的工作了,但是你可能還沒有完成你的工作。我們用不著再提醒你,這是一本實用性的書,或是閱讀這種書的讀者有什麼特殊的義務。我們認為,如果讀者閱讀了一本實用的書,並接受作者的觀點,認同他的建議是適當又有效的,那麼讀者一定要照著這樣的建議行事。你可能不接受我們所支持的主要目標—也就是你應該有能力讀得更透徹—也不同意我們建議達到目標的方法—也就是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的規則。(但如果是這樣,你可能也讀不到這一頁了。)不過如果你接受這個目標,也同意這些方法是適當的,那你就一定要以自己以前可能從沒有經曆過的方式來努力閱讀了。
這就是你的工作與義務。我們能幫得上什麼忙嗎?
我們想應該可以。這個工作主要的責任在你—你要做這所有的事(同時也獲得所有的利益)。不過有幾件關於目標與手段的事情還沒談到。現在就讓我們先談談後者吧!
※ 好書能給我們什麼幫助
“手段"(means)這兩個字可以解釋成兩種意義。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將手段當作是閱讀的規則,也就是使你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的方法。但是手段也可以解釋為你所閱讀的東西。空有方法卻沒有可以運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卻沒有可以運用的方法一樣是毫無用處的。
以“手段”的後一種意思來說,未來提升你閱讀能力的手段其實是你將閱讀的那些書。我們說過,這套閱讀方法適用於任何一本,以及任何一種你所閱讀的書—無論是小說還是非小說,想像文學還是論說性作品,實用性還是理論性。但是事實上,起碼就我們在探討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過程中所顯示的這套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書。原因是有些書根本用不上這樣的閱讀。
我們在前麵已經提過這一點了,但我們想要再提一遍,因為這與你馬上要做的工作有關。.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如果你所讀的書都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你就沒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你必須能操縱超越你能力的書,或像我們所說的,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隻有那樣的書能幫助你的思想增長_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
因此,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你不隻要能讀得好,還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書能幫助你增進閱讀能力。一本消遣或娛樂性的書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時的歡愉,但是除了享樂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獲了。我們並不是反對娛樂性的作品,我們要強調的是這類書無法讓你增進閱讀的技巧。隻是報導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實,卻沒法讓你增進對這些事實的理解的書,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訊息而閱讀,就跟為了娛樂閱讀一樣,沒法幫助你心智的成長。也許看起來你會以為是有所成長,但那隻是因為你腦袋裏多了一些你沒讀這本書之前所沒有的訊息而已。然而,你的心智基本上跟過去沒什麼兩樣,隻是閱讀數量改變了,技巧卻毫無進步。
我們說過很多次,一個好的讀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讀者。他在閱讀時很主動,努力不懈。現在我們要談的是另外一些觀念。你想要用來練習閱讀技巧,尤其是分析閱讀技巧的書,一定要對你也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擔心真的如此,隻要你能運用我們所說的閱讀技巧,沒有一本書能逃開你的掌握。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變魔術一樣讓你達到目標。無論你多麼努力,總會有些書是跑在你前麵的。事實上,這些書就是你要找的書,因為它們能讓你變成一個更有技巧的讀者。
有些讀者會有錯誤的觀念,以為那些書—對讀者的閱讀技巧不斷提出挑戰的書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中的書。結果一般人都相信,對大多數讀者來說,隻有科學作品,或是哲學作品才是這種書。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已經說過,偉大的科學作品比一些非科學的書籍還要容易閱讀,因為這些科學作者很仔細地想要跟你達成共識,幫你找出關鍵主旨,同時還把論述說明清楚。在文學作品中,找不到這樣的幫助,所以長期來說,那些書才是要求最多,最難讀的書。譬如從許多方麵來說,荷馬的書就比牛頓的書難讀—盡管你在第一次讀的時候,可能對荷馬的體會較多。荷馬之所以難讀,是因為他所處理的主題是很難寫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