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紫奧城,在隆慶帝駕崩之後,染上了漫天的白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舒貴妃自請出家,留下獨子玄清由琳妃,如今的太後朱成碧撫養,封為清河王,先帝幼子玄汾繼續由莊和淑太妃和順陳太妃撫養,封為平陽王。
真·二十一世紀小老百姓周軒零、偽·乾元帝周玄淩,在意識到自己今後可以依靠的就隻有自己之後,暗自下定了一個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能把玄清和玄汾給教殘了,成為甄嬛的外掛!
當然,還有溫實初、齊月賓等人。
堅定了這一信念的周玄淩,當即就和太後商量著:“如今六弟和九弟年紀尚幼,兒子想著不如尋可靠之人,教他們詩書禮儀,至少九弟,兒子希望將來可以成為兒子的助力。”
太後朱成碧看著玄淩,欣慰的笑著,到底長大了,懂得為自己打算了。
“皇兒如今已是天子,想做便去做吧。”
玄淩羞澀的笑著,“兒子曉得了。”
朱成碧看玄淩似乎心情不錯,決定將選妃一事提上日程,“皇兒如今已經十三了,是個大人了,哀家私心裏想為皇兒選幾個可心的人伺候著,皇兒覺得呢?”
玄淩點點頭,“那就有勞母後為兒子挑選了。”
過了幾日,玄淩給太後請安,不出意外的看見了兩名妙齡少女——朱宜修和齊月賓。
“拜見陛下。”
朱成碧笑眯眯的對玄淩說道,“這是朱家的宜修,這是月賓,你們小的時候見過,淩兒可還記得?”
玄淩也笑了,“兒子當然記得,表姐,月賓,好久不見。”
等到朱宜修和齊月賓離開之後,朱成碧才悠悠的詢問,“皇兒覺得如何?”
“都很好。”
朱成碧點點頭,“那皇兒覺得該給個什麼位份呢?”
朱宜修雖然後來殺了玄淩不少的孩子,但是是周玄淩對不起朱宜修在前,若是朱宜修的孩子還在,皇後的位子不被奪走,朱宜修還會這麼做嗎?
剪秋曾經大喊,“娘娘精通歧黃之術,膝下又已有齊王殿下,絕了皇上子嗣從皇上龍體下手不是更加易如反掌?娘娘一次一次冒著風險對其他娘娘小主下手,這是為什麼,皇上您難道沒有想過嗎?”
何況朱宜修即便是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是不忍心傷害周玄淩的身體,也算得上是個真心愛著周玄淩的人了。
玄淩裝作猶豫半天的樣子,最後開口,“兒子,兒子想立宜修為後。”
朱成碧原本以為正二品妃就差不多了,此刻玄淩的話讓朱成碧驚訝之餘,卻也高興,皇帝願意抬舉自己的外家。
當下朱成碧就連連說好,“皇兒日後可要好好對宜修啊。”
突然又有些擔憂,“隻是宜修是庶女,皇兒……”
玄淩無所謂道:“兒子也不是嫡子,不照樣和母後成為了勝利者嗎,何況表姐已有婚約,兒子總不能奪臣之妻吧。”
“還是皇兒思慮周全啊,是母後糊塗了。”
玄淩親手給太後倒了一杯茶,遞上,“母後也是愛子心切,兒子曉得的。以前是兒子不懂事,倒是教母後吃了許多苦頭,如今兒子大了,以後啊,母後就可以坐享清福了。”
太後借著喝了一口兒子親手倒的茶水的功夫,斂去了紅紅的眼眶,心裏暖暖的,“對了,那月賓呢?”
“母後覺得昭儀的位份可好?”
“好,好極。”
這樣皆大歡喜的結局,讓母子二人愉快的一起用了午膳。
次日,玄淩下旨:
朱氏女宜修,進退有度,恪守禮儀,德貌雙備,特冊封為正宮皇後,於次年三月初三大婚,欽此。
齊氏女月賓,性情穩重,端莊冷靜,和靜秀麗,特冊封為昭儀,於次年六月十一入宮,欽此。
兩道旨意所掀起的風浪,已不在玄淩的考慮範圍之內了,反正現在有太後和攝政王周承菏在,至於周承菏嘛,將死之人,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乾元元年三月初三,帝後大婚。
六月十一,齊昭儀入主披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