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街頭人來人往,大家都趕著去祖印寺進香,聽說祖印寺今日來了得道高僧,如果能聽到他的佛法,哪怕隻是皮毛都能受益匪淺。
楓山是天朝有名的佛山,春有楊柳依依,夏有荷葉偏偏,秋有紅楓漫天,冬有白雪漫山,四季的景色都如畫一般的美,祖印寺中還有一口泉眼,常年滴水,煮出來的茶更有另外一番風味。
據說喝過此茶的隻有先皇和當朝丞相,雖然慕名前來的絡繹不絕,但是他們喝的茶並不是用真正的泉眼水煮出來的。
一頂轎子繞過眾多的人群向後山行去。
祖印寺的後門設在山崖之巔,一般人發現不了,不過按照轎子行進的速度,轎中的人算是常客。
轎子停下,旁邊的老媽子掀開轎簾,一位身穿青綠色綢緞長裙的女子走了出來,看看後門的牌匾,“清雅居”,她頑皮一笑。
門口兩個門童恭敬地打開朱紅色大門,“上官小姐請!”
她就是權傾朝野的丞相的女兒上官姬月。
姬月像在家裏一樣熟門熟路地經過紫竹林,來到一個小院落,此時已經有一個和尚在院中間的石桌邊煮茶,絲毫沒有因上官姬月的到來而分心半分,悠閑地將錦盒中的劍南春葉放入小茶杯裏,輕鬆地拿起裝了煮沸的泉眼水的紫砂壺將水倒入小茶杯,劍南春葉在沸水的浸泡下上下翻滾,頓時芳香四溢。
姬月忍不住多吸了幾口,讚賞地說:“方丈的茶藝進步很多!”
和尚抬起頭,依舊淡定。
拿起小茶杯,將裏麵的茶全都倒掉,茶水一點點滲入泥土。
姬月可惜地搖搖頭,“方丈,好東西是要大家分享,你這樣,世人又怎麼能知道這泉眼水泡的劍南春葉是這世間最香的茶?”
和尚閉目,仿佛在回憶什麼,又仿佛在決定什麼,睜開眼的時候,他提起紫砂壺,將泉眼水倒入小茶杯,幾片殘留的劍南春葉漂浮在上邊,他淡淡地說:“請!”
姬月有些發怔,她自小就在祖印寺待過一段日子,後來也是時常過來,可是方丈卻從來不讓她喝泉眼水泡的劍南春葉,今日怎麼破例了?
不過,她還是接過茶杯,劍南春葉已經沒有剛才的芳香四溢了,不過依舊有淡淡的清香,她聞著很舒服,朱唇湊過去,輕輕抿一小口,突然一陣涼涼的感覺沁入她的體內,怎麼回事?明明是剛泡的茶為什麼喝起來卻有種冰涼的感覺?
她疑惑地看看方丈。
方丈這才淡然一笑,“這就是泉眼水,你是繼先皇,你父親,第三個喝泉眼水泡的劍南春葉的人了。”
是嗎?她懷疑地看方丈,他天天泡這茶,難道就從來不沾一口?
方丈似是看出她的疑問,也不多加解釋,隻是望向山的另一端,“上官小姐,貧僧要去前院了,您自便!”
不等她反應過來,方丈已經離開了她的視線。
她也算是學了幾年功夫,可是竟連她也看不清方丈是怎麼離開的。怪不得當年父親一定要把自己交付方丈幾年,隻可惜自己天生不是學武的料,隻懂了點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