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3 / 3)

歸來卻更相思苦,悔不還遲幾日歸。

臘鼓聲聲,愁催永夜。葭灰寸寸,景逼殘冬。斯時餘姊亦歸去,家中惟母嫂二人,相與栗碌摒擋,為度此殘年之計。行蹤甫定,瑣事頻陳,餘至此亦不得不收拾書囊,屏除筆硯,與家人分頭料理。而餘之日記,遂無可記之事矣。

至今日得梨影詩劄,情意殷渥,不可不答。勉踵原韻以寄之。詩不能佳,姑錄之以誌深愛雲爾。

原作故園應有未開梅,心共年殘歸思催。

人事終難彌缺望,天公何苦妒奇才。

愁中歲月渾如夢,劫後情懷盡化灰。

春意漸回人意冷,眉心一寸鎖難開。

碧雲天際渺歸舟,此後新詩孰與酬。

心事茫茫成泡影,淚波汩汩抵江流。

更無餘筆翻棋局,剩有相思訴筆頭。

臘鼓聲中愁緒亂,迢迢書寄日盟鷗。

和作一枝寄到隴頭梅,暮景匆匆鼓早催。

淚到盡時猶有淚,才經恨後更無才。

一身渺渺肩還重,萬事悠悠心漸灰。

憶自歸來常閉戶,至今未放笑顏開。

天寒江上送離舟,要待明年再唱酬。

每為懷人愁月落,忍將恨事說風流。

感卿有誌為紅玉,恐我無緣到白頭。

莫忘西湖好煙水,早來蕩槳伴閑鷗。

餘之歸也,為十二月十三日。前夕曾與梨影話別,雖相對無歡,固未見其有病態。其後於十七日得彼詩劄,亦未言有病,今則殘年將盡,正是家家祀灶之時,而梨影一紙告病之函,忽焉遞到,又令餘一片驚魂,搖搖無主矣。錄其書曰:梨影病矣。病數日矣。此病亦無大苦,不過一時感冒耳。君聞此信,為梨影憐則可,為梨影愁則不可也。但孱軀弱質,已受磨於情魔,怎禁再受磨於病魔!

偶攖微疾,便自疑懼不死不休,即死奚惜!纏縛於情網而不知脫,沉沒於愛河而不知拔,是無異行於死柩之中而求生也。

以梨影平日之心情,固早知其必死。一病之餘,便覺泉台非遠,深恐旦暮間,溘朝露,離塵海,我餘未盡之情,君抱無涯之戚。況梨影生縱無所戀,死尚有難安。七旬衰老,六尺遺孤,扶持而愛護之,舍知已又將奚托?此梨影今生未了之事。

梨影若死,君其為我了之。然梨影固猶冀須臾緩死,不願即以此累君,但未卜天心何若耳。瞑眩之中,不忘深愛。伏枕草草,淚與墨並。霞郎霞郎,恐將與君長別矣。我歸天上,君駐人間。一枝木筆,銷恨足矣,又可惜梨花竟死。孽緣有盡,豔福無窮。伏維自愛。

己酉十二月十九日白梨影伏枕書上霞君文幾。

嗟乎梨影!病何其驟!又何其危篤至斯耶!餘茲身在家中,又何從飛入妝樓,一覘真狀?惟有默祝蒼天,留彼餘生,慰餘癡望而已。乃書二律,寄以慰之。

苦到心頭隻自知,病來莫誤是想思。

拋殘血淚難成夢,嘔盡心肝尚愛詩。

錦瑟年華悲暗換,米鹽瑣屑那支持。

知卿玉骨才盈把,猶自燈前起課兒。

江湖我亦鬢將絲,種種傷心強自支。

應是情多難恨少,不妨神合是形離。

琵琶亭下帆歸遠,燕子樓中月落遲。

一樣窗紗人暗泣,此生同少展眉時。

梨影之病,未卜若何。眼底殘年,垂垂欲盡。彼病即能速愈,而二詩和到,計時當在明年。餘與彼一年來酬和之作,即將以此詩作歸結。

情緣誤盡,此生何慕百年;心血嘔完,成績僅留一卷。翻閱數過,不勝自惜,爰仿浪仙故事,滴淚和酒,呼我詩魂而祭之。而此一冊無聊日記,亦隨此殘年而告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