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關羽的死,也是對劉備的考驗。你們結義的時候不是說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嗎,現在就等你兌現諾言了。就算劉備不肯死,食言而生,沒有了關羽,也是獨力難支。
人們把曹操稱為奸雄,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個不會算賬的人,怎麼有資格成為奸雄呢?
曹操點兵十五萬,分成三隊而行。曹操親率五萬人趕到白馬,一看,有點傻眼。
平川曠野之地,顏良精兵十萬,列陣示威。河北第一猛將,果然名不虛傳。曹操回頭看了看,先弄個人上去試試吧。宋憲不幸,被他瞥到了。宋憲曾經是呂布的部下,呂布戰敗被曹操絞殺於白門樓,但他的家底被曹操照單全收了。
宋憲這樣的人死了,曹操是不心疼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宋憲也是一種資源,是一種可以用來試探敵人火力的資源。
宋憲出馬,顏良大喝一聲,縱馬來戰。不出三合,顏良手起刀落,將宋憲斬於馬下。曹操點了點頭:“果然是勇將啊。”魏續大叫一聲:“殺我兄弟,我去報仇!”
魏續和宋憲同是呂布的前部下,故有此一說。同樣的資源,曹操本不想一次用掉兩個,但魏續一聲喊,總不能不讓他報仇吧,隻好同意他去。
人就怕過度自信。魏續的水平和宋憲也就半斤八兩,結果當然也是如出一轍。顏良隻一回合,就將魏續斬於馬下。
曹操回頭又看了看,用不著試了,該上厲害的了。於是,徐晃出馬。
徐晃和顏良打了二十回合,敗回本陣。雙方收兵罷戰。徐晃算得上目前曹營中數一數二的猛將了。徐晃打不過顏良,其他人也差不多。
曹操有點鬱悶。程昱跑了過來,說:“我推薦一個人,可以敵過顏良。”曹操心裏明鏡似的,但還是問:“是誰啊?”程昱說:“非關羽不可。”曹操說:“不是你們說他一立功就走人的嗎?”說著,看了看荀彧。雖然自己上次的主意被程昱否決了,但荀彧這次沒說話,保持沉默。程昱繼續說:“丞相您又喜歡他,又擔心他,何不讓他來,和顏良兩強相鬥。如果關羽贏了就重用,輸了說明他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程昱這段話其實牛頭不對馬嘴,曹操不是不想重用關羽啊,哪怕他不立功也想重用。當初勸降他的時候,多少在戰鬥中出力的人都沒有領到皇帝麵前受封,就關羽這個敗軍之將被封為偏將軍。而且,關羽一旦贏了顏良,立了功是肯定是要走的,更不會接受曹操的重用了。這正是曹操最擔心的事。按照常理,程昱這番話是要挨罵的。但曹操感覺到了苗頭不對。他手下那麼多勇將,隻出了一個徐晃,剩下的全不吱聲了,沒有一個主動站出來拚命效力。這非常反常。荀彧保持沉默更加重了他的這種感覺。
實際上,這是一種由妒忌引發的消極抗命!丞相既然這麼重視優待關羽,那還要我們幹什麼呢?就讓關羽來出力吧。程昱哪裏是在出主意,隻不過是代表大家來請個願罷了。
荀彧們不傻,也是算過賬的。關羽實際上早已成了曹營文武的眼中釘了。當然,這是曹操過度合理化培育澆灌的結果,和關羽本人沒多大關係。讓關羽來戰顏良,有兩種結果。如果顏良殺了關羽,那麼萬事大吉。
如果關羽殺了顏良,那麼他就走人了,也是萬事大吉。對曹操來說,關羽固然重要,但卻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的。那就是手下原來的這幫文武官員不要有意見。這才是曹操的起家之本,如果因身在曹營為得到了關羽而失去了起家之本,曹操當然是不幹的。
情勢所逼,曹操覺得,是該用關羽了。賬早算好了,不管怎麼樣,曹操都是不會吃虧的。
心理感悟:廢物和資源的最大區別來自於心理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