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快樂的人生(8)(3 / 3)

正是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一個年方18歲的寡婦幾乎身無分文,卻下定主意:任何艱難困苦都阻擋不住自己撫養兒子,並把他培養成將來在世界上有所建樹、留下印記的人。

多爾帶了她的嬰兒回到了孟菲斯市,遷往沃特金斯北街336號自己的母親處居住。在取得政府補助之前的那段日子裏,多爾別無選擇,隻有走出家門去工作,以養活自己和年幼的兒子。威爾遜後來回憶說:“我的母親找到了一份工作,給一位牙醫當助手,每周工資11美元。後來,她當上了一名簿記員。可是,她一個月的收入從來沒有超過125美元。此情此景,你能想象得出嗎?回首當年,那是何等艱難的歲月,真是度日如年啊!”

在這種困窘的生活環境下,凱蒙斯·威爾遜在年幼時就開始幹活掙錢了。經過艱辛的創業曆程,威爾遜經營過爆玉米花和彈球機,經營過電影院,幼年艱苦的生活使他成為孟菲斯市最堅定不移、蒸蒸日上的青年企業家之一,而立之年未過,便已創下龐大的事業。

縱觀那些世界知名企業家的成功曆程,我們會發現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從一無所有的困境中白手起家,依靠自己堅韌的品質和不懈的努力,創下了引以為傲的世界,由命運的棄兒變成眾人稱羨的天之驕子。因此,如果你覺得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請記住下麵一句話:

“苦難是金,不要認為自己一無所有。”

當太陽升起時再度充滿精神

突破困境,首先在於要肅清胸中快樂和成功的仇敵,其次在於要集中思想,堅定意誌。

一個身處逆境卻依舊能含著笑的人,要比一個陷入困境就立即崩潰的人獲益更多。處逆境而樂觀的人,才具有獲得成功的潛質,並且要比一般人更強;而有好多人往往一處逆境,便立刻會感到沮喪,因此達不到他們的目的。

我們生活於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人們以成功者及失敗者來衡量成就,並且強調每一個勝利都會產生對等的失敗。要是一個人贏了,理論上必定有人輸了。但事實上,你自己與自己的競爭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經得住失敗的考驗,決定了能否達到成功的目標。有的人因為失敗而徘徊不前,悲觀失望,他們往往會由於害怕失敗而遭受到更多的失敗,最終落於人後;有的人卻是微笑地麵對失敗,從哪裏跌倒再從哪裏爬起來,用信心和勇氣來戰勝失敗,他們往往都是踏上了成功巔峰的出類拔萃的人。

在我們的社會上,絕沒有鬱鬱不樂者、憂愁不堪者或陷於絕望者的地位。如果一個人在他人麵前總是表現出鬱鬱不樂,就沒有人願意同他在一起,人們都要避而遠之。

人類的天性是喜歡與和諧快樂的人相處。一個人不應該做情緒的奴隸,讓一切行動皆受製於自己的情緒,人應該反過來控製自己的情緒。無論你周圍的境況怎樣的不利,你也應當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當一個人有勇氣從黑暗中抬起頭來,麵向光明大道走去後,後麵便不會有陰影了。

許多人在疲累或沮喪的時候,會麵對自己日常的工作而感到困惑:“究竟我做的這一切有什麼用處?”

在這裏,我把自己一生所獲得的最切實的感受告訴大家:

“要樹立自己的信心,對於每一次的挫折與失敗,都要微笑地麵對,不要害怕,不要後退,因為畢竟你才是自己的主宰。”

心態會帶給你成功。當你在和失敗戰鬥時,就是你最需要積極心態的時候。當你處於逆境時,你必須花數倍的心力,去建立和維持自己的積極心態。同時也應動用你對自己的信心以及你的明確目標,將積極心態化為具體行動。

在經過對無數成功者成功秘訣的深入探討之後,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一點:“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正是在於他們不懼怕失敗,能在失敗之後重新鼓起奮鬥的勇氣。”

隻有在現實生活中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的人,才能深刻地領會“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1510年,帕裏斯出生在法國南部,他一直從事玻璃製造業,直到有一天看到一隻精美絕倫的意大利彩陶茶杯。這一下,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我也要造出這樣美麗的彩陶。”這是他當時唯一的信念。

他建起烤爐,買來陶罐,打成碎片,開始摸索著進行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