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雖然李華在培訓業務領域中沒有經營管理方麵的經驗,但是,如果在其他方麵(例如在資金、客戶資源或者資源整合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彌補其在經營管理上的不足。但是,這要求企業在治理結構上必須要合理,即有效地對出資者和經營者的權利與責任進行設計。
實際上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講整合資源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998年,學激光製導的高雲峰創業了“大族激光”,專門生產激光雕刻機。其殺手鐧是自己開發的控製軟件,這是國內唯一可根據客戶要求量身定做的產品,而對手的軟件都是進口的,對國外技術依賴很大。高雲峰把自己的房子、車子都算進了公司,注冊資本隻有100萬,資金不足成為困擾其發展的重要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高雲峰通過整合資源的能力建措投資者進行合作,在接觸4個月後,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動心了,438.6萬元流進“大族”饑渴的口中,這筆資金成為公司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柱。
吃最易入嘴的奶酪
不同的行業特點對於創業者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樣,選擇創業領域就必須考慮到行業特點。在培訓行業中,很多培訓機構的高級領導者不是培訓師,他們的重點在於管理和營銷,在於組織、利用資源的能力而不是自己的業務能力。培訓領域的管理和營銷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仍然具有很多共性的因素,對於李華而言,這與其現有的管理、營銷經驗之間具有一定的共享性。選擇進入該領域,李華應該有能力比較迅速地獲得行來的基本經驗和技能。但是在某些領域中,如果市場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技術複雜性比較強或者行業經驗比較特殊而且很難積累,例如投資研發某項具有較高風險的新技術產品,則要求創業者對該業務本身具有很深入的了解,否則最好不進入該領域。
至此我們大略可總結出一條思路:在其他條件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應該首選自己熟悉的領域創業,但是多數情況下,選擇業務領域的標準不是自己是否熟悉,關鍵在於該市場的前景和人們在該領域的相對優勢,這種相對優勢包括我們的經驗但是決不僅限於豐富經驗,那麼必須充分分析該行業的市場潛力,在市場具有足夠吸引力的情況下決定進入。具體到李華的選擇,從行業潛力來看教育培訓業前景光明,而食品加工及相關行業也存在著眾多細分的市場機會,雙方打成平手。盡管李華有豐富的食品加工業經驗,但該行業有經驗的大有人在,李華耒必具有管理、營銷經驗可以嫁接到培訓業裏。因此,李華進入教育培訓業也許會更有作為。
我們要去哪裏,關鍵不是看我們對哪裏理熟悉,而是要看哪裏有更多的蛋糕而且我們可以獲得更大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