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大網站越來越多的出現有關“心理測試”的文章。與職場有關的心理測試更是深受讀者朋友們喜愛。對於下麵的標題,你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吧。“選衣服測試成熟度”、“自卑抑鬱在線免費心理測試”、“心理測試:你是讓老板加薪的高手嗎”。嗯,沒錯,這樣的標題,一看便是深受讀者喜歡的心理測試。
前些天,網上的一篇文章《心理測試:你是哪種職場性格》兩天的點擊率竟然達到1萬多,是首頁其它文章同期點擊率的10多倍。這個數字不能不說不驚人。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群對職場心理測試感興趣呢?
主要為年輕女性所歡迎
小楊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會計,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當問到為何對心理測試感興趣時,她這樣告訴我:
心理測試就像一份考試題一樣,能準確的顯示出你在上司、友人、同事的眼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什麼性格的人,活潑還是憂鬱。現在的一些心理測試還是比較準確的。另一方麵,這些心理測試的答案都是比較積極的,對於需要保護,需要關懷的職場女性也算是一種心理安慰。畢竟現在大家的工作壓力都比較大。
小楊的話比較有代表性。當然,職場女性對心理測試感興趣,也和女性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有關。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
心理測試越來越受歡迎以及心理學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說明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在心理學裏,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以前的人們更關心身體健康而忽略了心理的健康。然而在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很多人麵臨著“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已經和生理健康同樣重要。據科學研究,人在精神焦慮、壓力過大或生氣的時候,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心髒神經官能症等功能性病變,如果控製不好還容易出現一些不好的器質性病變。所以說,現代人應該更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你有沒有職場憂鬱症”,“你的幸福感有多少”這類心理測試被讀者所歡迎,說明了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減壓”還是“迷信”?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心理測試,剛剛大學畢業的職場新人小王便是一例。他告訴我,“我根本就不相信什麼“星座”之類的心理測試。與其說它是心理測試,還是如說是迷信。如果人的命運、工作的命運可以由星座之類的心理測試來決定。那還需要科學做什麼?一些心理測試簡直太八卦了。”
小王的話也有一定道理,網上的心理測試確實比較亂,有些純粹是捕風捉影。比如,“你的性格決定了你以後會開什麼樣的車”。有些還涉及到迷信。比如,“測測你的前世是青蛙還是烏鴉?”
心理測試應該更加科學規範
據悉,心理測試源於心理學個別差異的研究需要,早期的心理測試主要是一些智力測試,主要應用於鑒別低能兒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始應用智力測試挑選士兵,後又廣泛應用於軍隊官員的選拔與安置。二戰後,美國則開始將心理測試應用於服務行業,興起了職業測驗,並開始應用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如今,心理測試已經應用到相當廣泛的領域,對職場員工的心理健康,對企業人才的選拔有著重要的科學貢獻,它已經成為當代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心理測試越來越受歡迎時,心理測試題更應該根據心理學來進行科學編製。殷謙呼籲那些心理測試題的編製者能夠更多的考慮為讀者服務。而對於打拚在職場的人士如果感覺自己心理出現問題時,也可以考慮去看心理醫生,不要一味迷信心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