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讓人人都喜歡你。在你還沒有能改變環境的能力的時候,不要讓環境適應你,你要適應環境;在你還沒有權威和威望的時候,不要總是要別人適應你,你也要學會適應別人。尤其是同事之間,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適應,才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進步。
就以上四種“職場紅眼病”患者,建議去做一下心理方麵的谘詢,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能認識到這種“職場紅眼病”其實是損人不利己的,認真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盡量能改正自己的這些缺點。不妨試著凡事都以忍為先,能忍則忍,實在不能忍就回避,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調整一下心態。天生小氣的人要做到寬宏大度實在不易,但沒有一個人喜歡小心眼的人,也沒有人喜歡多疑的人。對人要真誠,隻有你信任別人,別人才會信任你,信任是相互的。總之要克服這些缺點,隻要你做到了,你會發現你和大家一樣陽光燦爛,快樂會不請自來。
以下是預防“職場紅眼病”的三味良藥,僅供參考。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跑”吧
倘若遇到“職場紅眼病”患者,不要采取“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否則你自己也會掉進這個圈子,搞不好會被傳染上紅眼病。嫉妒本身就是小氣、敏感和多疑的,難道你也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小氣、敏感和多疑的人嗎?所以,你就當對方就是一個比較另類的人,不要予之計較。俗話說,“見怪非怪,其怪自敗”,又何必是針鋒相對,自討沒趣呢?所以,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跑”吧。
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
劉禹錫說:“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意思是,做事情要小心謹慎,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麻煩,寧可多吃飯,也不要多搬弄口舌是非。當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受到賞識和表揚後,更不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更應該謙虛謹慎,這不但能調整自己嫉妒別人的心態,而且還能防止被人所嫉妒。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恨比愛有更原始的快感,但愛卻帶給人更多的幸福,仇恨不用學就會,但是愛的情感卻需要教育和培養。仇恨產生於絕望,愛則產生於希望,仇恨隻要有虛無主義的哲學和破壞性和進攻性的傾向就可以了,但愛卻需要信念的支撐。不要以恣睢暴戾的仇恨為令人欣快的激情,不要以彼此之間的隔膜和敵視或傷害為正常的生活狀態。”我們要用愛去化解,即便是仇恨,我們也要包容和寬容,最終將恨引向愛,因此當你遇人嫉妒時,如果用愛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消失了。
能忍則忍,能讓則讓,以有原則的忍讓來抑製無原則的爭鬥,這是根治雙向嫉妒和多向嫉妒關鍵之舉。不要爭強好勝,不要鋒芒所向,如果有“紅眼病患者”向你挑戰,你能退避三舍,並以不失原則的適度忍讓來求大同存小異,或是求大同存大異,都不失為化解嫉妒之良策。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予之以勵
職場中,幾乎大多數矛盾都是因誤會而產生的,所以,有些嫉妒也是因為誤會而產生的,這時候就需要你進行溝通和交流。你可以找個適當的機會,比如說娛樂、聚餐時,大度一些,故意抬舉一下他,使他對你產生好感,少些戒備的心理,此時,你應該推心置腹的與他談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化解誤會,引得他的理解,說不準他也會與你推心置腹,“一笑泯恩仇”。
除此而外,還要對他“予之以勵”,就是說,對嫉妒者還要采取鼓勵的態度。因為嫉妒者是在處於劣勢時產生的心理失落和心理不平衡,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氣壯如牛,但他的內心是空虛的,且隱藏著一種自卑、悲觀、厭世的情緒。對嫉妒者“予之以勵”很有必要,客觀地分析他的長處,強化他的信心,轉變他的錯誤想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嫉妒者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幫助,使他真正感到你是對他真正的好,讓他的嫉妒逐漸轉向公平競爭,如此以來,你不但多了一個職場上的朋友,還多了一個工作上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