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包”是怎樣長大的?(2 / 2)

在研製包子餡方麵,陳妹前期其實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麵,細細品嚐,仔細琢磨總店的用料;一方麵找來大量相關書籍,爭取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如何去腥,如何提鮮,薑和餡如何搭配效果最佳。慢慢地,陳妹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獨家秘方,這個秘方磨成了粉,被她鎖在一個箱子裏。平時拌包子餡,都是讓下麵的人準備好了菜,由她親自操刀。

在青島大包的基礎上,陳妹又開發了自己的新品種——爐包,顧客反響很好。明年就是和總店合同到期的日子,陳妹決定不再續簽,把自己的產品“爐包”單立出來,打造自己的品牌。並已經想好了店的名字叫“富家好”,好字取自她本人的名字“妹”,意為女子。前些日子,當地的一些報社還打來電話,讓她趕緊注冊這個店名,做一些宣傳,看來陳妹的爐包的確做出了些名氣。

◎殷謙後話

連鎖加盟,本是從國外引進的創業途徑,為資金、經驗不足的創業者提供了致富機會。采取加盟的方式,其實就是在抱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心理:節省創業成本,縮短創業摸索期,享受配套服務,降低創業風險。也正因為這一利好,近幾年一躍成為倍受關注的創業“金點子”。比如遍布全國的“好一家”牛肉粉、中式快餐店吉食來、鹵味燒臘坊禦坊齋等。古人也曾說過:“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與名家攜手,的確為自己的事業保駕護航,短期內帶來收益。

但誰也不敢保證這棵大樹能夠萬古常青,像青島大包這樣的金字招牌在陳妹創業初期的確為她帶來了顯著的收益,但一旦負麵報道紛至遝來,所引發的連鎖效應真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青島大包加盟店短短五年間由於原來的三四十家驟然減至目前的三家,就是“樹倒猢猻散”的生動寫照。大部分的人選擇了放棄,但陳妹卻堅持了下來,並自主研製出獨家秘方,還打算自立門戶,可見事在人為。建議眾多加盟者千萬不要做溫水裏的青蛙,以為交了加盟費就可以高枕無憂,坐享其成。

眾多創業者其實都有一種憂患意識,如微軟的“微軟永遠離破產隻有18個月”、商業樓宇電視廣告的締造者江南春“永遠領先競爭對手一步”。那處於大樹庇護下的加盟者也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不斷地創新,汲取營養,這樣即使哪一天大樹倒了,你也依然可以直麵陽光,並且可以成長得更加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