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規劃職業會影響到你的一生(3 / 3)

◆職業規劃對我們的人生重要嗎?為什麼?

“選擇比努力重要”。

“對於沒有航向的船來講,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一個人放對了地方就是人才,放錯了地方就變成蠢才。”

前段時間,“前全國女子舉重冠軍今在澡堂當搓澡工”的消息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眾多國人無限的感慨!

曾獲得4枚全國舉重比賽金牌,打破過一次全國紀錄,一次世界紀錄的鄒春蘭,如今在長春一家浴池做搓澡工,每搓一個澡收費5元,鄒春蘭能得1.25元,一個月下來,掙的錢不到500元。在我們周圍,曾經風光、曾經耀眼的職業明星如今輝煌不再、默然沉寂的人隨處可見。多少曾經縱橫職場的白領麗人,年過30以後,找工作成了“老大難”、隻能做家庭主婦!多少天之驕子,曾經進大公司、拿高薪,35歲以後,卻一步步地走下坡路!

為什麼?

鄒春蘭在再也在比賽中拿不到好成績時,拿了8萬元的補償就走了,既沒有想好以後做什麼,更沒有做好今後要從事的職業的準備,以至退役多年後,還是“不到小學3年級的文化,拚音都不會”。

著名職業規劃師陳功認為:一生職業生涯長期的成功,可持續的職業發展,必須建立在適合自己的長遠規劃之上,得益於一次次在戰略高度上進行的職業選擇。成功沒有標準的道路,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天賦。我們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道。

有戰略眼光和長遠規劃的職業,才能持續地成功發展。隻看眼前的得失、現在的高薪,隻有一時的成功是必然的結果。

◆什麼時候才是做職業規劃的最好時機?

越早越好。在美國,初中就開始做職業規劃。在中國,大學生做職業規劃不是太早,而是最好時機。因為早規劃早準備,從頭做起的機會大。年齡大了,沒有人願意給機會從頭做起。再加上有了經濟壓力,從頭做起無法滿足家庭的生活需要。

◆對目前畢業生沒有良好的職業規劃的看法?

前幾年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相對淡薄一些,這也是這幾年大學生就業難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亂投簡曆。漫天撒網,卻一無所獲。更沒有事先的計劃和知識技能的準備。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認識到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今年來谘詢職業規劃的大學生比往年成倍增加。往年來谘詢的一般是應屆畢業生,今年二、三年級來谘詢的大學生明顯增多。說明就業的心理壓力已經滲透到整個大學時期,對就業的恐懼情緒在大學各年級蔓延。前來谘詢的既有來自普通高校的學生,也有北京大學、廈門大學這樣的知名大學的學生。

◆到底哪個是更好的工作?

多數人不知道怎麼進行職業規劃:到底哪個是更好的工作?首先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對於“究竟什麼樣的工作才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從事適合的職業”就是“做回我自己”、從事適合我自己的職業,代表了五層意思:

1、從事“做回我自己”的職業就是從事“最有工作滿足感”的職業,就是每天享受工作,而不是每天厭煩上班、對從事的工作感到厭倦甚至痛苦。

2、從事“做回我自己”的職業就是從事“進步和發展最快”的職業,最能發揮自己的性格和天賦優勢,是職業發展的最佳路徑。

3、從事“做回我自己”的職業就是從事“一生長期發展”的職業,能取得一生職業生涯長期的成功,而不是依賴某個偶然機會的短時間內的成功。對有些人來說,適合的職業意味著對他是最好的職業,不是唯一可以做得來的職業;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適合的職業可能意味著是唯一能夠持續發展的職業,不適合的職業很難持續發展下去。

4、從事“做回我自己”的職業就是從事“最成功”的職業,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在這個職業上能發展到很高的層次,能取得自己可以獲得的最大的成功。

5、從事“做回我自己”的職業就是從事“最有競爭優勢”的職業,與其他人競爭時有最重要的優勢——性格和天賦優勢。因為即使一個人有專業的優勢或經驗的優勢,大家都從事同樣的工作一段時間後,有性格和天賦優勢的人進步更快,在知識和技能上會逐步趕上並超過僅僅有專業優勢或經驗優勢的人,這樣這個人的這些後天優勢也會逐漸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