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1)

等到江秋爾那邊擒獲寧王,便與秋子兮合軍一處,大軍橫掃鴻遠,江臨之再做困獸之鬥已經無力。好在有江臨君保著,秋子兮也封了個親王,遷居都城,在眾人眼皮底下過活。

另一方麵,在很快在無兮宮的搜查下,寧王私通鴻遠的證據昭之天下,滿朝嘩然。一瞬間,那些當初支持寧王的大臣們成了眾矢之的,之前的政敵們紛紛前來參奏、彈劾,說是他們也定然和鴻遠有所勾連。

好在秋子兮倒沒有深究,參奏得多了,秋子兮在朝堂冷冷地來了一句:“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都是公報私仇!一個個的,說得義正言辭的,當初你們這些沒說話的,心裏還不是向著寧王?一個個的還不是都盼著我死在前線?!”眾人一聽嚇得撲騰騰地跪在地上,一時間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秋子兮沉默了一會兒,讓這些朝臣們惴惴不安著,然後幽幽說道:“甭管當初你們腦子裏做的是什麼想法,如今也都過去了。那些個向著寧王兄的,如若沒抓到些私通鴻遠的真憑實據,別給我報上來。如若誰捕風捉影的,無中生有地給我栽贓陷害,別怪我不客氣。”

秋子兮一番話著實地安撫了朝臣們的心,那些之前支持寧王的朝臣們一下子吃了個定心丸,對秋子兮刮目相看。而那些準備借機鏟除異己的,也斷了這個念想。一時間,朝堂之上總算是安定了下來。

既然安定下來,秋子兮便又想鬧出些動靜來,舊事重提,非要把江秋爾立了皇位不可。雖說朝臣現在態度不似之前那般強硬,畢竟如今大秋疆域遼闊,四海安寧,這對他們為人臣子的才最為重要,至於這到底是江氏的江山還是秋氏的江山,人家秋氏的兒女都不在意,他們這些外臣沒事觸什麼黴頭。這自然不是他們想明白的,而是那楊尚書點撥了他們。他們這麼一盤算,也對別管是秋子兮坐這個皇位還是江秋爾坐這個皇位,隻要他們的官職不變那又有何分別?況且江秋爾歲數還小,比起那個冷血無情的秋子兮還好對付一些。

沒想到當朝大臣一個個的都不做聲,皇親們便沉不住氣了,跑到大殿示威來了。秋子兮秉承著,有本事你就幹一架,沒本事她才不理你的信條自顧自地推動著江秋爾的登基大典。

後來矛盾實在激化的厲害,江臨君給支了一招讓她下旨給這些僅剩的皇族們世襲罔替的爵位。果然,秋子兮一條旨意下去,這些皇族們也一個個的偃旗息鼓,不再對江秋爾登基之事做出評論。

於是,江秋爾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雖然一個江氏子孫在秋氏祠堂上祭天拜表,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呈上的鴻遠降書,卻讓每一個大秋朝臣挺直了腰板。站在江秋爾身後的秋子兮,看著眼前的牌位,眼光中寒氣逼人,心道:父皇,你心心念念的事情,最後被我給辦到了。而這大秋的江山以後便要姓江了,你是不是很生氣啊?可是,你生氣也沒有用,因為當初是你,逼著我與江臨君和親的。

江秋爾繼承皇位的第二日便沒有上朝,而是到了城樓之上。城樓外的天闊雲淡,黃色的土地延展著,看不到盡頭。那兩個頂天立地的一代神話,卻顯得那麼渺小,看不真切。兩人騎著馬,徐徐緩緩,卻沒有回頭。

江秋爾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卻沒有人出聲安慰,甚至沒有人看見他的淚水。他們都站在他的身後,一米以外的地方,低著頭、躬著身怎麼會注意到他的情緒呢?

江秋爾有些想念路輕矣了,但是他也跟著雲靈他們走了。雲靈和鬼醫也集合無兮宮的門人,從皇城中退了出去。江秋爾知道想要再見到他們可就不容易了,除非他們希望來見自己,否則這輩子怕是難再見了。

江秋爾想要喊住娘親,想要他們帶他一起走。但是他隻是緊緊地抿著嘴,沒有出聲。他知道他娘親已經離這座皇城很遠了,再也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