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關小西、計全仍押解餉銀,前赴京師交兌。黃天霸等當亦撤營回淮,各守責任,這也不必細表。如今且說賀人傑自離山東,已經三載,這日忽然想起他的母親來。在前,本有書信寄回山東,接他母親到淮安居住。他母親一來不曾代朝廷立過大功,他居心要人傑在人前立些功勞,將來再討一房家小,然後再去淮安居住,故此他母親不曾來。現在賀人傑實在思念不已,這日便與黃天霸說道:"叔父、嬸母在上,侄兒有件心事,要與叔父、嬸母商議!侄兒自奉了母親之命,到此投奔叔父、嬸母,承蒙不棄撫如己子。又蒙大人破格看待,賞了官職。今複蒙叔父、嬸母及大人等成全,給侄兒定下這婚事。叔父、嬸母的恩德,固是感謝不盡。但是母親遠在家鄉,侄兒一別三年,實在思念得很。意欲回去一走,看看母親精神如何,稍盡為子之道。請叔父給侄兒在大人前請三個月的假,不知叔父意下如何?"黃天霸道:"這是賢侄的孝思,回籍省親,自是正理。愚叔明日當代賀侄在大人前請假便了。但有一件,你母親遠在山東,賢侄又不免思念,最好一勞永逸,賀侄此去,就將你母親接來,在此居住。賢侄既可朝夕侍奉;況賢侄且現已定下婚事,兩三年後即要完娶,一家團聚,何等不好呢?賢侄你想這話可是不是嗎?"人傑道:"承叔指教,何敢不遵。但恐母親不肯前來,那便如何是好?"黃天霸道:"這倒不難,就說是奉大人之命,特地著你回籍迎親,以盡子職。你母親聽了這說,她必然肯來。"人傑聽了這話大喜道:"承叔父指教,明日便請叔父與大人先代請假便了。"黃天霸答應。
次日,天霸進了轅門,見著施公,便將人傑思親,欲請三個月省親的假,回山東省親,與施公稟明。施公當下說道:"難得小孩子不忘孝道,本部堂自應準許。但本部堂之意,母子各住一方,彼此究竟心懸兩地,不若趁此就將他母親接到此地,也不致懸念兒子。而況人傑既帶本標,又不能常離職守,如此辦法,倒覺一勞永逸。母子團聚,何等不好呢?天霸你看如何?"黃天霸道:"承大人格外恩典,此是極好的了。副將回去,當將大人的恩典,告訴人傑,叫他就遵大人的命,去接他母親便了。"施公點首。黃天霸退出,當即回衙。賀人傑迎接進去。叔侄坐下,天霸便將施公準假省親,並著令迎養的話告訴人傑。張桂蘭一聞此言,當下喜道:"既蒙大人恩典,著令賢侄回去,迎養你母親到來,這便是好極了。賢侄一麵回去,咱就一麵收拾收拾後進房屋,專等你母親到此居住,咱妯娌兩個便可朝夕暢談。"人傑道:"雖承叔父、嬸母如此厚愛,不免要攪擾叔父、嬸母了。隻好隨後等侄兒稍有寸進,再為報答罷!"張桂蘭聞言大笑道:"到底是要討老婆的人,也會說這樣的客氣話了。而況你叔父與你父親,如同親骨肉一般。便是你母親來了,咱與你母親也同親姐妹一樣。一家人有什麼攪擾?你今日說了這話,你想可臊皮不臊皮麼?咱嬸子大膽喊叫你聲孩子。"黃天霸聽說也是大笑。隻見賀人傑把個小白臉臊得通紅的,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張桂蘭見了複又笑道:"咱不過說了這兩句話,你就臊得這樣。將來討老婆的時節,要被人家上鬧起新房來,還不知要怎樣害臊呢!算了罷!你且去料理整頓,明日去大人那裏謝了假,並稟知回籍迎養,到各處辭了行,三日後便可動身。早去早回,好讓咱與你母親早得相見。"賀人傑這才站起來,自去料理了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