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時代變遷下的婚姻
遠古時代,男人和女人在充滿敵意和危機的世界裏成為和睦相處的夥伴,男女各司其職,彼此依賴,努力為生存而共同奮鬥。為了食物﹑性﹑子女﹑住所﹑安全等各式各樣的原因,伴侶分工合作,於是約定俗成出男人外出守獵扮演供應者和保護者角色,女人則留守在家負責生兒育女和料理家務。隻要雙方盡守職忠,男女在情感上就容易得到滿足。世代遞嬗,生存的挑戰始終成為最為迫人的問題,男女分工也因此持續不變地承傳了下來。然而,現代文明使人類的生活有了大幅改變,於是,男人與女人不再隻是為了安身立命而彼此依賴,祖先的規則和策略也因此漸漸式微,男女結合不再僅僅為了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更多表現在追尋愛情和浪漫上。如今,幸福﹑親密﹑持久的性愛婚姻關係已成為現代人追逐生活的主要目標。
過去半個多世紀裏,我國社會經濟經曆的滄海桑田般的改變,已大大影響了男女傳統角色。女性走出家庭進入工作職場。在日益獨立自主的同時,現代女性不再像古代女性那樣需要男性的供養和保護。隨著避孕技術發明和推廣,女性第一次獲得了生物學意義上的控製生育的能力,她們可以決定何時懷孕﹑孩子間隔多長等一些古人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她們不再是生育機器了。
生育控製的普及以及隨之而來的性革命,進一步導致當代婚姻關係的改變。人類轉而處在的社會激烈競爭的轉型期,加速了男女兩性關係的空前緊張。從古代意義上看,當代男人其實都已“下崗”﹑“失業”,由於不再被視為養家者和保護者,男人失去了世代傳統的職責,也失去了女人們的重視和感激。現代女性已不滿足於被供養﹑被保護,她們需要另類東西,一些她們母輩不曾擁有的嶄新東西。
如今,與男人“下崗”﹑“失業”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人身兼數職,她們不僅仍是母親﹑養育者﹑管家,同時也擁有了“養家者”和“保護者”的角色。她們不再像過去那樣留守家中,而是早已成了社會激烈競爭職場中的一員,像男人一樣飽受嚴酷工作世界的重壓:前一個鍾頭,她們還在一天工作結束後與男人一起像沙丁魚似地擠在回家的公共汽車裏;一個鍾頭後,她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在家中開辟起了第二“戰場”。家庭現代女性不再守候著男人回家;而她們的男人卻仍希望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有妻子在家中熱菜熱湯﹑事事恭奉他們的歸來。
在我們多年輔導婚姻夫婦的生涯裏,不少夫婦因為衝突前來尋求幫助。引人注目的是超過半數的個案都有共同而關鍵的導火索:妻子改變了,丈夫因而感到困惑。妻子變得更具侵略性和富有自我,不再接受以往丈夫的領導角色,她們不僅於此,還反過來不斷地譴責漲幅。於是,丈夫感到這一切是對他個人所作的攻擊,是蓄意拒絕他。
類似這些生活困局和問題的事例數不勝數,因而使許多思想家和哲人都在思考自己慣常的形而上學的問題之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於婚姻全新解構、詮釋和理解中。二十世紀偉大的英國哲學家伯蘭特.羅素就深入這一問題特別撰寫了《婚姻革命》一書。的確,無論偉人還是凡眾,婚姻和愛情都成為他們生活道路中一道重要的坎,幾乎每個人都要畢其大半生與婚姻家庭打交道。作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的愛情,通常也以婚姻作為最終旨歸。可以說,婚姻和家庭是愛情最終的碩果和固化形式。婚姻承載和保障了愛情的發展,使情感得到合法形式的“成全。”婚姻成全愛情,愛情得到合理平實的發展。婚姻孕育後代,又使愛情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