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名嘴的基本方法(1)(1 / 3)

一個善於說話的人思想水平一定要高,道德品質一定要佳。古人雲“言為聲”,隻要一張口,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思想水平,道德品質乃至性格特點就會全部展現,在聽者麵前語言的運用一定要把握火候。

運用語言11個訣竅

1話裏藏話

話中藏話是一種委婉的辯說方法,在某些特殊的場合有些話是不便直接講明的。這時辯說的人就需要使用話中藏話的辯說藝術。所謂話中藏話,就是把既能擊中對方要害,而又不便講明的意思隱含在某個語句或某一段陳述中婉轉地表達出來,從而說服或反駁對方。“指桑罵槐”、“含沙射影”、“語義雙關”、使用隱喻等都屬於話中藏話一類。話中藏話通常是就某一和當前論題無直接關係的話題發表議論,借題發揮,旁敲側擊,讓對方聽出弦外之音。例如:

某女士帶領男友回家,恰遇前夫在家看電視。兩位男士相見除了尷尬之外,更是相互充滿敵意。但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風度,誰也不便攻擊對方。於是,男友對電視中轉播的足球賽發表議論道:“8號越位了。”前夫也不示弱,立刻回敬道:“那是對方有意造越位。”

這位女士的前夫與男友之間的對話就使用了話裏藏話的方法。男友的言外之意是,你們已經離婚了,你呆在這不合適。前夫的弦外之音是,你小子別得意,要不是我有意造越位,你根本沒機會到這來。雖然二人誰也沒有直接提及對方,但他們借著評論足球賽,把自己對對方的態度明確地表達出來了。

在辯說中,有時雙方地位的差異使得地位較低的一方不得不采用迂回戰術來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2運用典故

所謂典故者,典製、掌故也。現代人所說的“典故”,通常指說話或寫作時所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曆、出處的詞語。在辯說過程中引據典故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論證是一個複雜過程。對於許多論證來說,從論據到論證是需要經過一係列的推演才能完成的。然而,在實際辯說過程中,嚴密的論證卻未必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因為:

(1)辯論的氣氛和時間不允許辯論人發表長篇大論;

(2)冗長而平淡的論述不能吸引和打動對方;

(3)說話過多容易讓對方在個別詞句上鑽空子。

在辯說中恰當地運用典故不僅可以避免冗長的論證,簡潔生動地闡明觀點,而且還能有力地說服或反駁對方。

3形象比喻

抽象的概念常常使人感到乏味,人們通常更願注意和思考比較具體的事物。形象比喻是人們熟悉的修辭法,它根據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某種相似性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例如把漂亮的姑娘比作花,把教師比作園丁等。在辯說過程中,應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深奧的道理講得生動具體、通俗易懂,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邏輯的說服力。例如,在一場關於糾正腐敗現象的辯論賽中,正方認為嚴厲懲處是糾正腐敗現象的最好手段。而反方則認為,嚴厲懲處不是糾正腐敗現象的最好手段,隻有綜合治理才能有效地根除腐敗現象。反方道:“糾正腐敗現象是個係統工程,嚴厲懲處隻是這個係統中的一個環節。綜合治理恰似我們每人的這個拳頭,而嚴厲懲處隻是其中一個指頭。我們請問,是用拳頭打人有力呢,還是用指頭打人有力呢?”

綜合治理也好,嚴厲懲處也好,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相比之下,拳頭、指頭這兩個概念就形象得多了。反方把綜合治理比作拳頭,把嚴厲懲處比作指頭,使辯詞顯得十分鮮明生動,反方在辯論過程中曾反複使用這個比喻,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形象比喻不僅可以生動具體地說明抽象的事物,講解深奧的道理,而且還可以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巧拆詞語

拆詞亦稱析詞,是指把本來不能拆開的詞語硬拆開運用,以求達到風趣、幽默的效果。如“學習、學習,學而不習,等於沒學”。運用拆詞可以生動地揭示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麵。如:“辯論的辯和論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辯的論不能構成辯論,同樣,沒有論的辯,隻能是強辯、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