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休煩絮。飯後又命演刀槍劍戟武藝,整整演了一日方完。安公子已有等第記號,擇其最優者數人為超等,次為特等,再次為三等,內有數名兵丁年力衰老,當即除名,賞給盤費銀五兩,另謀生計,或還鄉歸田。有武弁數人,技藝荒疏,箭又不中,亦斥革除名。賞給超特二等,每名銀牌花紅,當下就分賞。人人佩服賞罰公平,頌聲載道。
次日,安公子修下出巡日期與閱過省城五營四哨官各情形的本章,由驛馳奏,一麵料理了公私事件。署中內裏有舅太太、珍姑娘、戴嬤嬤與幾個丫頭老媽,安公子吩咐了他們一番話,命戴勤、隨緣與舅太太處兩個家人來升、進祿在署照應,自己帶的是華忠、葉通、晉升、趕露兒四個家人,師爺是小程師爺與顧師爺與褚、陸、周等七位幕友,一同上路。先由省城至曹州府城。那一夜,內裏舅太太、珍姑娘備了一席餞行酒宴,與安公子餞別。席間舅太太囑咐安公子:"一路保重,寒暖飲食還須憂心,到一處後務必寄個信回來,好叫人放心。京中好幾日無信來,你也該寫信去告訴出省閱邊動身日期,隨帶何人,此去不動聲色、暗中擒盜一切底細,好教兩位老人家放心。"安公子道:"外甥早已發信去了,還要等舅母說呢。"他一家人議論,安公子就要動身出省,暫且不表。
話分兩頭,書中要說那金、玉兩位夫人要雙生貴子了。且說那安府自從公子動身後,屢次接著家信,已知安公子親到鄧莊訪著顧師爺,又奉聖旨專辦地方大案。他老夫妻見兒子有人在幕中相助,又有褚、陸等四人保駕,也放心。不覺光陰易過,續算起來離公子出京日期已半年餘矣。那時金、玉姊妹胎氣已足,將要分娩。張姑娘是有母親照料,何小姐幸虧了安太太格外留心,早將穩婆雇好,朝夕守生。又請人看脈,服了幾劑催生安胎的藥。那日正是正月十七日,何小姐覺著腹痛,忙告訴婆婆。安太太忙吩咐穩婆小心伺候,預備一切。那天天氣甚是溫和,到了申末酉初,何小姐已分娩了,產下一個兒郎,哭聲甚大。穩婆接下,收洗幹淨,繃好小孩。安太太已來看過,知道大小平安,心中不用說喜歡到萬分。這裏料理小孩吃生化湯,產母服紅糖小米粥,忙了一夜。次早又接上張姑娘也發動了,未時產下一個小子,聲音與乃兄一樣。那安老夫妻忙沐浴齋戒,一秉虔誠,先在天地神祗前焚香叩謝,隨後叩謝佛爺祖先,又吩咐人在何公祠點上香燭,安老爺親自前去焚香叩謝。就有張親家老爺換了衣服,戴了頂帽,登堂道喜。安老爺忙出來相見。張老頭道:"親家,恭喜你連得兩個孫子,這才是喜氣重重,也不枉他姊兒倆當初受的那一番苦處。"安老爺道:"都是你我的兒女,與老哥嫂同是一樣的喜。"忙遣人往城內靠近幾家與親友關切的幾處報喜。安太太在裏麵忙吩咐買喜果,染紅蛋,按人家分送,一麵預備三朝湯餅酒肴。但是送禮之家,都請他來赴湯餅之會。安老爺隨即寫了家信,寄往山東,通知兒子與舅太太,又給鄧老翁家一信,報生兒之喜,一並交提塘寄去。卻說那兩個孩子生得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是個有福之像。何、張二人自然歡喜。到了三朝,安老夫婦拜過天地神佛,告過祖先,然後往何公祠與自己祖塋祠堂,上香告祭。於是親友們紛紛齊來道喜,如烏克齋處遣人來道喜,其餘如安老爺的門生與程老師爺等,一定要登堂賀喜,當麵叩畢,出來赴湯餅筵宴。內裏也有幾位女眷,張太太是招呼女兒在兩處暗房照料。安老夫婦見了孩子,更是心滿意足,不過做滿月熱鬧而已。那續兩個小兒,安老爺起下官名,大的名繼祖,二的名耀祖。按下家中不表,要說安公子出閱曹州,怎樣辦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