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第1回 安龍媒初到鄧家莊 鄧老翁指點山林士(2 / 3)

原來安公子此番訪九公,是私自改裝而來,轎馬人夫全不用,止同了陸葆安、趙飛腿、隨緣四個人騎馬,行李都捎在馬上,打算不過見了麵,問明那李公隱居之所,然後再定或在莊上動身去訪,或趕緊到省接印後,再專人去請,都不能預定。所以公館中留下轎馬,止說大人偶爾抱恙,要打住幾日,不用地方辦差,自己起火食。那個地名紅花鋪,是沂州所屬,離府城四十餘裏,離鄧家莊五十餘裏。主人仆從四騎馬,步下兩個馬夫,共總六人,不多時已到莊門。安公子一眼看見鄧翁,慌忙下馬。陸、趙二人與隨緣一齊下馬,馬夫拉過馬。隨緣忙將帽盒解下來打開,取出帽子,安公子戴好,忙叫道:"九太爺!"搶行幾步,到麵前請安下去。老翁一見,嗬嗬大笑道:"少大爺,老賢侄,今日真是從天上掉下來,快請進去罷!"說罷,一手拉了安公子的手,往內飛跑,也顧不得招呼陸、趙二人。那二人忙趕著上前叫:"老爺子請安。"九公答應,問道:"他們倆是在水路船上護送,到底船上有那些人,我那老弟想必同來?"安公子忙答應道:"父母都在京,不同來,船上就是舅母與侄兒新置的妾兩個人。"九公道:"哈哈!兩位姑奶奶也不同來。老賢侄你這樣年紀,兩位姑奶奶又正在年青,怎麼老賢侄竟會買了人?難道老弟弟夫人竟許你弄人嗎?兩位姑奶奶大量寬洪,不說也罷了,難道他姐兒兩個就都不肯出京續上任,做現成太太,倒讓這新置的姨奶奶享福?真是怪事,真叫人意想不到。"安公子道:"這置妾一事,說起來話長,容侄兒慢慢的細稟。"九公道:"是了。"忙拉著公子,竟到了上房。

褚大娘子早已迎麵叫應道:"少大爺妹夫來了,幹娘、老爺子好,兩位妹妹好,舅太太、張親家爹媽都好!船上是那幾位?大概全來了,怎麼又走水路呢?我們老爺子就要差人去迎接來住幾天,好在不遠。"褚大娘子方才問話,安公子尚未回答,又早走過這位二姑娘,也照褚大娘子一樣,一位一位的問好,隨後問道:"我那妹子想必來了,他可好?我夢見他做了新娘子,穿了紅衣裳,戴了一頭珠翠,倒是到山東來了,路上走得口渴,要喝茶。我夢中正答應倒茶,這個當兒醒了,天正交三更。到底我妹子來了不曾?"安公子聽了這些話,有些不好意思的,隻得說道:"船上就是舅母同他,父母同他姊兒倆都不來,說起話長,容我慢慢的細說。"忙走至當中,要給鄧老翁行禮。老翁哪裏肯,說道:"老賢侄,你如今是欽命大人,斷不敢當你大禮,休要折了我的福壽。"安公子止得請了一個安,隨後給褚大娘子、姨奶奶作揖,忙問:"兩個弟弟呢?"姨奶奶叫道:"老李,快把他們倆抱來見見大人哥哥!"那老婆子答應,果將兩個孩子一手一個抱了來。安公子細看,隻見一個麵黑,一個麵白。黑的恰像九公,白的與姨奶奶麵目無二。安公子看罷,讚道:"好兩個兄弟,真是有福氣的。"九公與褚大娘子齊聲道:"但願借你的吉言,將來還要你疼顧他們倆呢。"姨奶奶道:"他二叔上回來,不是替他起的小名,那官名按著我們老賢侄少大爺的大名'驥'字排,一個叫世駿,一個叫世馴,說是像兩匹好馬。"安公子道:"不錯,老人家也曾說過,連侄兒一時都會忘了。"說罷,九公攜了安公子手,續出了上房,說道:"你上次到過那個莊子是西莊,這個地方你還是初次來的呢。你看我這個箭道還寬敞麼?"領了安公子,前前後後看了一遍,重新走進上房。

褚大娘子已經將酒菜擺好,請他爺倆入座。九公讓公子上首坐,安公子不肯。老翁道:"你是客,總得坐上首的。"公子辭不過,隻得坐了。那四個服侍的孩子,早已一旁站立,上前斟酒。老翁見了公子做了大官,毫無一點官派,仍舊是從前那個樣子,好不喜歡,杯到即幹,連喝了一陣酒。安公子也是愛喝的,也陪飲了不少,又吃了兩道菜,這才問老翁道:"侄兒要問九太爺一件事,不知有所聞否?"九公道:"何事?"安公子道:"有一位隱君子,姓李名應龍,號素堂,從前曾在紀大將軍幕中,近來無意進取,隱居山中。聞人雲就莊這青雲山左右。這人年近古稀,深通岐黃,嚐舍藥治病,不知九太爺有所聞否?侄兒此番奉命往山東充采訪使,非得一個能幹人在幕中不能濟事,因此父親放心不下,命侄兒順路來見九太爺,務要訪明此人住處,親身前去聘請。若這位先生肯出山入幕,助侄兒一膀之力,何憂山東風俗不整,大案不消呢?"九公聞言道:"原來如此。這人我略有所聞。不錯,姓李,年紀六十多歲。他現隱居在青雲山下一個村莊中,離此十八裏遠。這地方我莊上有人去過,你等我去把那去過人叫了來,命他引路,我陪你去走一趟。但恐到了他那裏,他又出門,或推故不見,那就無法可想了。萬一見著了,你自然有一套竭誠請他的話,再加上我打個邊鼓,下一番說詞,他或者竟肯出山襄助,也未可知。總而言之,你我盡到了心,那個人來不來,這其中關乎機緣遇合,勉強不來。你想我這話是不是?"安公子道:"九大爺這話痛快明皙,就是如此辦法。"兩人一麵談,一麵吃,登時酒醉飯飽,命人收去殘肴,大續家散坐。那其間九公又問起何以兩位姑奶奶都不同來,專叫這長姐同來的緣故。安公子才把那兩人有孕不便坐車,父母恐無人照應,才賞給長姐做妾,現在同舅母先來;等他二人分娩後再輪班來山東的話,細細陳明,老翁才明白了。褚大娘子與二姑娘一旁也聽見了,止見二姑娘站了起來,向著老翁道:"老爺子,你瞧我做的夢真準,如今我那妹子可是做了新娘子,她走水路到德州,離咱們這裏多少路,你快叫人去接了她來,住這們幾天,好不好?老爺子,你快叫人去呀!"二姑娘連說帶催,老翁止得答應道:"不必忙在一時,我算算他們幾時動身,走了幾天,此時該到那裏了,等她到得德州前兩日,我們差人去還趕得上;若先去了,她未到,也是白跑。你且耐心煩等著。"隨即問安公子動身日期,在何處上船。安公子道:"他們俱同是一天起身,由通州上船,據說十天內可到德州,但不知此地離德州有多少路?"九公道:"事不宜遲,倒要快差人去的好。"忙叫莊丁去外麵請陸、趙二人進來。二人來到,老翁道:"這件事說不得還得你二位辛苦一趟,我也寫不及信。少大爺要在此有事,去訪個人,也要耽擱數日。此地離德州我記得不過百餘裏,你二人快騎馬去接。接著了,就雇車請他們來此盤桓數日,行李等件用得著的帶來,用不著的,派那馮小江在德州店裏住著老等,將來仍由那條路進省。你去說這是一定要他們來的。話也說完了,快收拾行李,帶好盤費,今日還早,還可以走二十裏呢。"陸、趙二人答應,忙出來向帳房取了盤費,收拾好了行李,牽出了馬來。二人將行李捎在馬上,飛身上馬,往德州而去。這裏天氣晚了,又擺上夜飯,大家用過。有隨緣與那家人將安公子的鋪陳打開,在安老爺從前住過那三間南房內,安排起床鋪。安公子又與老翁談了半時閑話,然後歸寢。那老翁說道:"明早我們起來,吃了早飯,一同騎續牲口往青雲山下拜訪那位李老先生。"約好了,老翁也回房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