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
“對,恭王府。”白薇說完,拿起挎包,悄然走了出去。
夜,又歸於沉寂。
這以後,芳梅娟沒有睡著。
白薇和白蕾一去就沒了音訊,13號宅院裏寒風蕭瑟,秋海棠無憂地搖晃著,那個使飛刀的黑衣少女再也沒有出現。
一切平安無事。
春天來了。
春天使大地春意盎然,充滿了生命力,先是玉蘭露出了潔白的花瓣,氣質高雅地挺立著,雍容、驕傲。緊接著,桃花綻開了粉紅色的笑臉,杏花也故作深沉地露出了嬌羞的花蕊,垂柳搖晃著吐出了翠綠色的嫩芽,春風在大地遊走,萬物生機勃勃,可是深居糧錢胡同13號宅院的芳梅娟卻憂心忡忡,眉頭緊鎖。
這天上午,芳梅娟剛剛收拾完客廳,門鈴響了。
她去開門。
淩雨琦笑吟吟出現在門前。
“我還是對這個房子感興趣。”她淡淡地說。
“你是本地戶口嗎?”
淩雨琦點點頭。
“那就進來吧。”
芳梅娟把淩雨琦讓進門,然後把門關上。
“進客廳聊吧。”芳梅娟無精打采地說。
“不用了,我想到院子四周走一走。”
“你不是要看房嗎?”
“房子上次看過了,挺滿意,我想租住三樓的一間,上次來沒有看院,這次想看看院裏的風水。”
“你懂風水?”芳梅娟瞪大眼睛。
“小時候被人點撥,看過一些有關的雜書,多少懂得一點。”淩雨琦輕描淡寫地說著,向花園走去。
“我陪你看看。”芳梅娟亦步亦趨。
兩個人緩步上了假山上的那個朱紅色的小亭子,從這裏可以眺望到整個宅院和花園的風景,也可以看到這裏的房屋的輪廓。
春風習習,淩雨琦居高臨下,感到幾分舒適。
芳梅娟滿腹心事,神思有些慌亂,問:“你不怕鬼嗎?這是個老宅院,夜裏經常鬧鬼。”
淩雨琦心不在焉地說:“鬼都是人鬧的,你一個人在這裏居住,難道就不怕鬼嗎?”
芳梅娟聽了,臉有點紅,一閃即逝。
“我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吃過不少苦,一條命也值不了幾個錢,我看你是不平常人家出身,氣質文雅,比我的命值錢。”
淩雨琦聽了,淡淡一笑,“你不要忘記,自古以來,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陳勝起義時有一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的命比誰的命值錢?都是胡言亂語。”
“你找房子怎麼那麼著急?”芳梅娟問。
淩雨琦點點頭,“我新交了一個男朋友,條件不錯,是我理想中的老公,我們沒有房子,想租個房子。”說完,她在亭中環顧著,目光在那些老槐樹間穿梭。
“你在找什麼?”
淩雨琦說:“我聽說民國初年這裏曾被北洋政府軟禁過一個著名學者,他的女兒在園中自縊身亡,我在找她上吊的那棵樹……”
芳梅娟聽了,心下一驚,她指著一棵枯死的老槐樹說:“就是這棵樹,可惜它已經死了多年了。”
淩雨琦跨過亭欄,走到那棵老槐樹前。這棵樹雖然已枯多年,可是枝幹的姿勢十分威武,一棵樹幹就像伸出的手臂,直指藍天。
她想:當年那個妙齡少女,滿腹書香,大概就是用一條腰帶吊死在這棵樹幹上的。
淩雨琦的目光落在後門口左側的一間小房子的屋頂上。
“那間小房子是作什麼用的?”她用手指著那個小白房子。
芳梅娟似乎有些緊張,她說:“這就是當年軟禁那位老先生的房子,現在堆放一些雜物。”
“咱們下去看一看。”
“那裏有什麼看的?聽說經常鬧鬼……”
“我是鍾馗,不怕鬼。”
芳梅娟見她態度堅決,也不便阻欄,便隨她下山。
在一個山旮旯處,淩雨琦指著一片濕跡問芳梅娟:“你看,這是什麼?”
芳梅娟望著地上這片濕跡,彎彎曲曲,淌到山縫裏。
是水跡,哪裏來的水呀。
是尿跡,莫非宅院裏來了陌生人?
是男人,還是女人?
芳梅娟靈機一動,急忙說:“今天一大早,我到這裏遛彎兒,一時憋不住,就在這裏方便了……”說完,她感覺臉上熱乎乎的。
“哦。”淩雨琦將信將疑。
兩個人下了山,朝那座小白房子走去。
芳梅娟對淩雨琦說:“你要想在這裏租住,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我隻不過是一個看房子的,要由街道辦事處和房管部門說了才算。”
淩雨琦說:“我知道這些手續,不會為難你。”
小白房子的門沒有上鎖,芳梅娟輕輕一推就開了。
空氣裏飄蕩著一股氣息,潮濕、黴味,似乎還有一股女人的味道。
這座小房子隻有15平方米,有一個木床,床上有被褥,似乎很舊了,旁邊有個陳舊的寫字台,桌上有個舊式台燈,一個筆筒,斜插著一支破舊的毛筆和一柄竹扇。桌前有把木椅;屋裏的兩壁堆著4個樟木箱子,落滿了灰塵。上麵有個窗戶,有鐵柵欄,窗外漏進一些光亮。南壁和北壁上寫滿了漢字。正中有個吊燈,燈泡落滿灰塵,燈罩呈橢圓形,像一把傘,是褐色的燈傘。
淩雨琦說:“屋裏怎麼這麼黑?”她拉了一下燈繩,吊燈亮了,泛出昏暗的光亮。
芳梅娟心下一驚,出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鎮定下來,指著牆壁上那些字跡說:“大姐,你是個有學問的人,這牆上的字跡是當年那個老先生寫的,他寫的都是些什麼呀?”
淩雨琦湊到牆壁前,仔細辯認著牆上模糊的字跡。一忽兒轉過身來對芳梅娟說:“這位老先生很有學問,他寫的都是舊體詩詞,發表自己的議論,有對古代名人的評價,有對時政的不滿,有抒發個人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情懷,這些都是文物古跡啊!”
芳梅娟聽了,睜大了眼睛,喃喃地說:“原來這裏麵有這麼多故事呢?”
這時的芳梅娟心裏像裝著個吊桶,七上八下,她已經許久沒有光顧這個小屋了,但是她和淩雨琦走進這間房子,立刻意識到這間小屋已有陌生人進來過,而且可能有人住在這裏。空氣裏彌漫著女人的呼吸,床上的被褥顯然被人動過。她為了轉移淩雨琦的視線,故意把她引到牆壁上的詩詞裏。
淩雨琦對牆壁上的詩詞甚感興趣,因為她從小就喜歡古典詩詞,甚至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自己偶爾也按照詩律詞律寫出幾首詠物抒情的詩詞。
淩雨琦指著牆壁說:這是一首詠懷清朝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七絕詩:
煙滅虎門何處尋?炮台冷落幾多尊。
春風難度漠西北,一縷幽香百縷魂。
林則徐虎門銷煙,震驚朝野,引發了鴉片戰爭,以後被朝廷發配新疆伊犁,曆盡磨難。
淩雨琦又指著另一首詞說:這是一首緬懷明末抗清大將軍袁崇煥的《長相思》詞:
袁家炮,崇禎笑,煥發壯誌金咆哮,捷報卷如潮。
名聲碎,垂堂廟,千刀剮身誰戴孝?古潭龍狂嘯。
袁崇煥是一代英傑,傑出的軍事家,多次卒兵擊退清兵,清兵首領皇太極也是被他用炮轟斃,後來清兵用反間計,讓崇楨皇帝中計,認為大將軍裏通外夷,將他押往北京菜市口刑場千刀萬剮,百姓爭先食之肉,慘不忍睹。袁崇煥是清兵的克星,如果袁崇煥不被害,恐怕中國曆史又要重寫。崇楨皇帝被李自成起義軍逼到故宮後的景山自縊前長歎一聲,說:“我誤殺了表大將軍,要不然下場不該如此!”說完自縊而亡。
芳梅娟聽了,默默無語。她的眼睛緊緊盯著那柄大燈傘。
燈傘搖搖欲墜。
淩雨琦指著牆壁上的另一首七絕詩說:這是當年老先生詠歎漢文帝劉恒的一首詩:
煙雨飄瀟鎖未央,過秦細論秉燭涼。
晁公敢問冤魂在?亂馬雖消驚夢長。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堪為中國古代五大傑出帝王,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但是漢文帝劉恒、漢光武帝劉秀、漢高祖劉邦、隨文帝楊堅,魏武帝曹操、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也是功不可沒啊!
淩雨琦接著說:那裏有一首歌頌康熙大帝的《清平樂》詞:
智擒鼇拜,辟疆真豪邁。台灣平定人心快,六十一載氣概。
大漠龍旗漫卷,炮台雅克歸還。盛世康乾奠定,景陵斜陽血染。
康熙年間,南征北戰,平定台灣,疆域廣大,經濟複蘇,人心安定,康熙皇帝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政治領袖!
芳梅娟小心翼翼地來到床前,發現地上有香煙的煙灰,她想:這裏一定來了陌生人,有人在這裏居住。
她不願意讓淩雨琦看到這些情景,生怕她看出破綻,惹出麻煩,於是爬上木床,用手指著牆上的字跡說:“這些寫的是什麼?”
淩雨琦走過來,望著壁上的字跡說:“這些都是詩,你是初中畢業,你也應該認識呀。”
芳梅娟笑了笑,“我功課不好,學的東西都就飯吃了。”
淩雨琦白了她一眼,念道:這些詩是:
米芾
宋有米癲狂,奇石抱臥香。
飽嚐羲之法,落筆驚滄桑!
鬆讚幹布
鬆燃迎唐輦,讚歌入吐蕃。
幹戈抵外虜,布道今古鑒。
黃帝
黃土始為尊,帝風凜凜深。
軒昂卷紫氣,轅馬震國門!
淩雨琦聳聳鼻子,說:“這間屋裏空氣不好。”
“是啊,好長時間沒有人住了,後窗戶通向外麵,又不打開,空氣能好得了嗎?不像我們安徽黃山,空氣多新鮮。”
淩雨琦指著那些堆積在屋內的樟木箱子問:“這裏裝的都是什麼?”
芳梅娟回答:“我剛來時,街道辦事處的人打開過,是以前房子主人穿的衣服,布料、鞋帽,有幾雙高跟鞋特別漂亮,那叫摩登!”
淩雨琦突然問道:“有繡花鞋嗎?”
芳梅娟聽了,一怔,“什麼繡花鞋?”
“鑲有金黃色梅花的繡花鞋!”淩雨琦緊緊盯著芳梅娟的眼睛,一眨不眨,信佛要把她看穿。
“什麼繡花鞋?我沒有看到,隻有高跟鞋,灰色的,白色的,還有一雙紅色的,血紅色。”芳梅娟顯得有些緊張,有點語無倫次。她想盡快打破這尷尬的局麵,於是又湊到西麵的牆壁前。
她越來越意識到,淩雨琦很可能是個公安。
芳梅娟指著牆上的字跡說:“大姐,你看看這上麵寫的是什麼?我隻認識幾個字,人字和牛字。”
淩雨琦走過來,看了看,說“這是老先生詠懷炎帝的一首七律詩。”
“什麼漆綠?”
“就是古代的一種詩體,每行七個字,共有八行,會押韻,中間兩聯講求對仗。”
“什麼?打仗?”
淩雨琦不耐煩的揮揮手,“跟你說這麼多,對牛彈琴!你了聽不懂,黃山上來的姑娘!”
芳梅娟瞪圓了眼睛,“什麼?看不起咱黃山上下來的人?你們北京人不就是沾點皇家的光嗎?大部分是賣豆腐腦出身,一拍後脊梁,直吐豆腐腦!”
淩雨琦一聽,反而“噗哧”樂了,“你說的是地道的老北京人,老北京人越來越少了,現在北京南北交融,東西貫通,山東人、上海人、廣東人、東北人、西北人、四川人,應有盡有,是個大家庭。”
“那是雜交,不如我們安徽黃山,那雲彩和鬆樹,天下第一!北京的萬壽山、景山、都不如黃山。”
淩雨琦笑道:萬壽山、景山都是人工堆起來的,景山以前是煤山,皇宮裏儲存煤的地方。這首詠懷炎帝的詩是:
人體牛頭任縱橫,渭河浩淼有遺蹤。
中原鏖戰三分笑,泰嶽賢尊遍地情。
百草遍嚐驅毒素,古箏獨奏禮儀聲。
阪泉決戰歎流漠,華夏天合是聖雄。
這首詩寫得十分工整。
芳梅娟說:“這還有幾首。”
淩雨琦說:這裏有一首《憶江南》詞,是寫宋太祖趙匡胤的。
醉萬杯,兵馬隨煙潰。黃袍加身呼萬歲,白馬飄思奔幾回?清明河圖繪。
這一首是寫唐太宗時期的高僧陳玄奘的,就是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這是一首《虞美人》詞:
離別孤身西漠上,一把辛酸淚。祁連夜雨聽沙聲,駱駝草低、心落月牙墜。
真假猴頭何處覓?白馬隨雪碎。天竺朝拜有佛魅,經書萬卷、沽酒長安醉。
這首詞填得意境渾遠,內涵豐富。
芳梅娟說:“那個唐僧真的有那麼大的神通嗎?那麼多漂亮女人都想和他做那事,吃他的肉,真是長生不老嗎?”
淩雨琦拂了一下頭發,“那是寫小說,人有生老病死,哪裏有長生不老的?如果都長生不老,地球上早就裝不下這麼多人了。當年秦始皇也是派人尋求長生不老之藥,都是那些方士、術士在騙他。徐福率領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到了瀛洲,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沒有尋到長生不老之藥,隻得在日本安家,聽說現在的日本人都是那些人的後代,日本至今有徐福的塑像。沒想到日本強大起來,處處想侵略中國,彈丸之地的日本虎視眈眈想吞並中國,咱們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小日本也夠狠的,南京大屠殺殺了咱十幾萬中國人,汙淫婦女幾萬名,千古奇恥啊!”
芳梅娟又指著另一處墨跡說:“大姐,你看,這裏也有一首詩。”
淩雨琦湊近一看,說:這是一首《臨江仙》詞:
煮茶盡得其中味,野寺吟詩紙貴。大紅袍落碧螺脆。西湖龍井秀,麗江普洱醉。
小溪流水曲九回,聚香入雲烹沸。陸公已遠去,幽香沁入肺。
這首詞填得有滋有味,茶香四溢,詞中寫了大紅袍茶、碧螺春茶、西湖龍井茶、普洱茶四種中國名茶。
芳梅娟說:“我們黃山毛峰茶最好喝,怎麼沒有寫到黃山毛峰。”說著,她用袖子去塗抹墨跡。
淩雨琦趕忙攔住她,說:“黃山毛峰固然不錯,但是人各有愛,你也別強求人家呀,當然安徽的六安瓜片茶也非常有名,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皇宮貢茶之一,不可能一一列舉。”
芳梅娟氣哼哼地說:“算了,不看這些烏七八糟的詩了,老先生當年被關在這裏,也隻有靠寫這些詩混日子了。”
淩雨琦走到燈傘麵前,她用手撫摸著燈傘說:“這燈傘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好像是牛皮,又有點像駱駝皮……”
芳梅娟一見,慌了神,急忙說:“這是老燈傘,大概是牛皮,我來的時候就是這個燈傘……”忽然,芳梅娟臉色突變,問道:“大姐,你是公安吧?我看你好像是公安……”
淩雨琦聽了,放下燈傘,心裏撲騰一下。